柬埔寨🇰🇭 吴哥窟 涅槃宫 巴孔寺圣剑寺 塔普伦寺 巴肯山落日

远东

<p class="ql-block">位于暹粒市西南15公里吴哥古迹群</p> <p class="ql-block">"涅盘宫"(Neak Pean)</p><p class="ql-block">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这么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p> <p class="ql-block">"涅盘宫"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是取自岛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加亚华尔曼七世在位时期,积极进行各项建筑工程,他在位37年中,以攸关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为第一优先,包括盖水库、铺路修桥、建101所驿站、102所医院。其中涅盘宫算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当时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而大水池(圣池)是为病人沐浴而设,现在水已经干涸。</p> <p class="ql-block">而大水池(圣池)四边各连接一座小水池,而大水池的水得通过四座雕像:象在北方代表水、马在西方代表风、狮在南方代表火、人在东方代表土,当时的人们在主池底部种满草,雨季池水涨满,药草于水中自然分解而成为药池,药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阴器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设有莲花座,病患便跪在这里以药草水淋身治病。由于四座小水池据说有不同的疗效,病人分别被判别病症,将遵循指示去做药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盖屋顶还雕刻着诊治病人、按摩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佛学"涅盘宫"譬喻 : 涅盘为众圣之所游,故譬之于宫殿。</p> <p class="ql-block">👇🏻"飞马救人" 雕像</p><p class="ql-block">飞马救人的故事 : 曾有一群商人于海上遇难,菩萨化为飞马(Bahala)前来营救。飞马最先救起了一位商人,这位商人因此是唯一坐在马背上的受难者,其余的商人则尽可能的紧紧抓住飞马下半身可以抓牢的地方。这时由菩萨化身的飞马告诉他们 : 我会带着你们离开这里,但是你们的眼睛必须要闭起来,一旦张开,你们则会再被恶魔带回。一行人都允诺了菩萨的要求,但在飞行的途中,坐在马背上、最舒服的那位商人突然听到后方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不禁张开了眼,就在这个时候他摔下了马,遭到恶魔的吞噬。这就是为什么飞马救人的石雕,马背上没有人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巴孔寺"</p><p class="ql-block">是吴哥古迹中的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根据1935年发现的寺碑记载,此寺庙乃是881年吴哥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建立的国寺。</p> <p class="ql-block">"巴孔寺" 印度湿婆神是以原始的阳具 ,一根石雕圆柱代表神的本身,它常直立于方形凹槽(指女性)通常祭司时在它的周围举行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古代高棉人信仰湿婆神(Siva),是以最原始的阳具 Linga 形式来表示。阳具是以一根石雕圆柱代表'神的本质' ,阳具直立于女性生殖器'一块方形凹槽' Yoni基座上。 这种阴阳具Linga-Yoni 的组合石雕被供奉于早期的高棉神殿内部,祭司便是在它的周围举行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巴孔寺"原为废墟,法国远东学院古迹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从1936年开始修复,经过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复原貌。巴孔寺是一座五层的方形金字坛,底层边长65米,各层的基点原有塔门,最顶层中心矗立一座宝塔。</p> <p class="ql-block">巴孔寺神殿山 : 它算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因此意义非凡,它曾经是市中心的大型庙宇。远远一看,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5阶式的高塔象征印度教里的神山'须弥山',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p> <p class="ql-block">五层阶层式建筑的"巴孔寺",是当时这个城市(Hariharalaya)的中心。这是一座王国庙,属神殿山的建筑,象征了众神所住的"须弥山"" (Mount Meru),将王权和神权结合在一起。这里的规划表现着印度神话:众神居住的须弥山是宇宙中心,围墙的四周则有海洋 (护城河) 的围绕。</p> <p class="ql-block">高棉国王登基后,第一件事是不能忘祖,所以要先建祖先庙,祖先庙建好后,才再建王国庙,竖立自己的威望。因陀罗跋摩一世上台之后,先建了祖先庙,再建"巴孔寺"。</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p><p class="ql-block">是柬埔寨吴哥一座建于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主要庙宇。 它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该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庙宇的入口</p><p class="ql-block">直深埋于从林中。圣剑寺中间部分高,代表了宇宙的中心"须弥山"。据考证,吴哥王朝的皇族在15世纪时曾弃吴哥城而去,而圣剑寺的香火却一直很旺。</p> <p class="ql-block">主要看点:圣剑的传说、珠宝镶嵌的塔、男性的象征物石器,层层石门、仙女雕塑。</p><p class="ql-block">圣剑寺同样是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造,传说中,耶跋摩二世给了他的继承人一把圣剑故名。据传圣剑寺也曾是国王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在1927年至1932年曾被修缮过。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说是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在寺中东侧院子里曾有一块碑铭,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儿子所写,现存放在angkor Conservation内。</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众神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p> <p class="ql-block">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p> <p class="ql-block">寺名来源</p><p class="ql-block">寺名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的传说。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吴哥城时曾在此居住,这里曾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最重要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数千人供养和维护着这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四扇门外均有极长的通道。通向东门的笔直通道干干净净,视线毫无遮拦。两旁则长满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树冠罩住了头顶的天空,盘曲的树根在地面上四处突起。从幽静的路上走过时脚下发出“娑娑”声响。寺内通向中央圣堂的道路由拱顶长廊组成,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路上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的仙界跳舞女神Apsara,姿态曼妙。</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呈十字型,中心是中央圣堂,周边是由拱顶长廊连着的东、南、西、北四扇大门,门外则是漫长的甬道。再往里去就是中央圣堂,那里的内墙因饰以青铜而闪现出迷人的光彩,内里供奉着Avalokiteshvara。那是依照国王的面容设计的神像,有高僧日夜陪伴左右,烟雾缭绕,木鱼送经,昼夜不息。圣剑寺,循着落叶无尽的甬道,一阵风吹过,真腊国王千年前的一瞬间,就这样被抓住,或是被错过。</p> <p class="ql-block">藏书阁</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看落日 </p><p class="ql-block">是吴哥窟西北 1.5 Km的一座小山高70M ,从这可俯瞰以巴肯山为中心的"耶输陀罗布罗"所在地,一直到15世纪都是柬埔寨首都。</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有旷野残垣中的日落,让人体会到“镜花水月”的美。</p> <p class="ql-block">耶苏跋摩一世创建了这座对应"须弥山"的寺院"巴肯山",将其作为都城的中心。它合理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建立了6层的平台,在中央建立了5座殿堂。在登山台阶到达顶峰平台之后,会发现一个平台式广场,在广场后面留有金字塔式的建筑古迹,这就是巴肯山了。</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建筑一共五层,底层有44座塔,其他各12座塔,一共是108座。</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p> <p class="ql-block">巴肯寺(Phnom Bakheng)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它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整个设计意图来自印度的曼陀罗式风格。巴寺的108座宝塔,按严格的几何图案对肯称地布置:顶层的五座宝塔,一在正中,四角各一,如五点梅花;庙山的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有一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另有44座宝塔环立庙山四周。14世纪初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访问真腊时称巴肯寺为“百塔洲”,当时的百余座塔还是金塔。今日不少宝塔已经残缺不全。</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古迹群的"塔普伦寺"用石头砌成的佛教寺庙,建于12世纪末,高棉国王七世为祭祀他母亲而建,也叫“母庙”。</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兴建于1186年,塔普伦寺属于吴哥文化较为后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当年寺内曾住3000多僧侣</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 考古学家有意保留茂盛森林,让人们知道古迹是如何被森林覆盖的。</p> <p class="ql-block">加亚华尔曼七世统治真腊的的时间在1181年到1201年,他即位时大约已过五十岁,在1186年为了纪念母亲,即下令着手兴建塔普伦寺。当年它是一所拥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庙宇和修院双重功用的神殿。</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林寺一体的独特景象与标记。</p> <p class="ql-block">结实雄大的塔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Kapok)树所盘踞,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p> <p class="ql-block">而今卡波克葱茂的树叶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一并保护。</p> <p class="ql-block">因过长时间无人居住,许多树木长在寺庙之上,寺内多为树抱石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回廊浮雕</p><p class="ql-block">4面方位开有4座门廊,主殿面向东方,北侧突出门廊上有6臂保护神Vishnu的浮雕。由东门走进来,会经过一道长长回廊,长廊顶端有成列仙女Apsara的浮雕,透露出飘逸浪漫气息,所以有“舞者长廊”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神殿内则是供奉“智慧女神”传说是依据加亚华尔曼七世的母亲形象而塑造雕刻,当初被发现时即被当地人称之为卡波克(Kapok)的大树所盘据而放弃整修。</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处内室称为“回音塔”,站在塔里面的某一定点,用力拍胸脯时会产生宏亮的声声回音,神奇有趣。</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Angelina Jolie 就在"塔普伦寺"这里拍了电影《古墓丽影》,取了著名的“树包屋”镜头。</p> <p class="ql-block">摄影 : 远东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