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泸定,“国重”红色泸定桥

耍奶奶

<p class="ql-block">从小读课文就知道的泸定桥,去去来来间不知道走过多少次,而每一次,似乎都是一次感概……</p> 【百度】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br>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作为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br>  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起义名将翼王石达开在泸定桥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民国24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