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国·濑户内自由行之2,香川篇·高松

Stephenxie

日本香川县位于四国的东北部,是四国地区最小的一个县,却称得上是四国地区的交通门户。春秋航空从上海浦东直飞高松空港只需要2小时15分钟,乘火车从这里去四国中另外3个县的首府分别为:→松山2.5小时;→德岛1小时10分钟;→高知2小时16分钟。此外,高松港又是四国濑户内海跳岛游最便利的港口,前往小豆岛、直岛、丰岛、男木岛、女木岛的轮渡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由此高松成为我们本次四国自由行的大本营。 我们的行程除了第7和第9天分别为小豆岛和直岛以外,第2天到第6天逆时针方向进行了爱媛、高知和德岛环游,而在香川县主要游览了高松、丸龟和琴平。 Day1,春秋航空上海浦东出发的航班提前15分钟降落在高松国际空港。高松机场实在非常mini,不过最大的好处就是办理入境非常高效快捷。 走下机舱,迎面而来的是花卉图案顶棚的廊桥,让人一下子进入到欢快、轻松的氛围之中。 从打开舱门到办妥入境手续并提取行李只花了半小时,1楼到达大厅简洁明快,接待柜台旁安装有空港利木津巴士的自助售票机,一旁还有中国人雇员给予帮助。 我们购买了12:35启程的巴士票(1000円),比原计划提前了25分钟。走出到达大厅左转,在门前的2号站台上车。 事先在高松空港官网查看了巴士线路图和时刻表,考虑到第二天就要动身去爱媛县的松山,因此首日的酒店就安排在高松站附近,选择JR Clement酒店为我们的下客站,车程47分钟。下车才知道其实高松筑港站才是离酒店最近的站点,即便如此从下车到酒店存放行李也只花了10分钟。 高松站也是香川县乃至四国岛的交通枢纽,其风格简洁明亮,站厦大大的笑脸迎接着来到自称为四国之都门户的四方宾客,渗透出四国旅行的轻松惬意。 高松站的北侧就是高松港旅客大楼,有空中步道从高松站通往高松港的登船码头。 距离JR高松站200米左右就是琴平电铁的高松筑港站,月台背后则是高松城遗址玉藻公园,本篇后面详述。 办妥JR PASS兑换和酒店入住才下午2点半,我们抓紧时间从高松筑港搭乘琴电巴士前往第一个目的地:栗林公园。大名鼎鼎的栗林公园获得法国旅游指南《米其林绿色指南・日本篇》评选为最高等级的三星殊荣。而整个四国地区得到这一评价的只有高松的栗林公园和松山的道后温泉两处。 以紫云山为背景的栗林公园于17世纪20年代,当时赞岐国的领主生驹高俊在南湖一带造园,建成了现在栗林公园的原形。1642年随着生驹氏的移任,新的高松藩藩主高松松平家初代大名松平赖重继承了栗林公园。经过上百年的岁月,1745年第5代藩主赖恭时代完成了栗林公园园内六十景的命名。 期间,历代藩主对栗林公园进行了不断的修筑,直到明治维新为止的228年间,此园一直是松平家共11代藩主的别墅。1875年,栗林公园作为县立公园向一般游客开放并于1953年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名胜」。 栗林公园终年开放,门票410円,每年的1月1日(元旦)和3月16日(开园纪念日)为免费入园日。 东门是栗林公园的正门,进入后正面就是紫云山。入得园来,扑面而来的便是厚密的樱花林,官方将此处命名为「樱花前线标本木」。 日本樱花的花季是2月至5月,在日本由南往北依次盛开,最早可以观赏到樱花的是冲绳岛,而最迟的则是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祭。樱花盛开的时间素有「樱花七日」的谚语,高松地处日本中部,我们好运气,原以为已经落英缤纷了,却恰好赶上了樱花祭的尾巴。 人在其中,醉了。 栗林公园官网上和门票上都非常贴心的标注了主要景点,包括南庭、北庭和3种推荐线路,并有详细的地图和指引。 比较经典的景点集中在南庭路线,一路跟着指示牌走就好。看完樱花林后我们首先向左行进,登上一处小小的「芙蓉峰」,立刻呈现出栗林公园最美的园景。 眼前的池塘名为「北湖」,中间的红色小桥名为「梅林桥」。整个园林围绕着不同的湖泊和假山,游道贯穿,曲折迂回,移步换景。 从芙蓉峰下来,就看到和船乘场,一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乘船处,池边停着一叶仿佛隐匿于世的孤舟。小船每班能乘6人,有船夫坐在一旁待客,不过却暂时没有乘客,毕竟它的行驶范围只限于南湖区域。 穿过「讲武榭」,前方隐约可见园中最为知名的茶室「掬月亭」的身影。刚好碰上日本祖孙三人游园拍照,少妇还穿着和服,相当随意闲适。 经过南湖西边一汪小小的池塘,名为「涵翠池」。 跟随着那祖孙三代,沿着小径一直走。 掬月亭,得名于唐诗「掬水月在手」,南庭游线的核心建筑,米其林二星。导览册上介绍其四面皆为正面,是历代藩主的茶室。现在可付费入内体验茶道。从园内的小桥与楼阁的名字不难看出,很多意境与用词都取自中国传统文化。 过了掬月亭,前面是「大正天皇手植松」。栗林公园虽以「栗」为名,但如今能见到的基本都是松树。据说江户时代在北门附近曾有不少栗子树,是为了在饥荒时应急而用,但后来因「妨碍猎鸭」而被砍伐殆尽。 南湖西南角有一道水闸,水闸另一侧就是「小普陀」区域,据说栗林公园就是从这里建起,并不断扩展成现在的样子。 走上南湖西边的「枫岸」,小径两旁种植了许多枫树,绿树成荫。想象一下到了11月中下旬的红叶季节,这里便与南湖的枫屿交相呼应,何等的鲜艳动人。 南湖一带是园内最为精致的所在,以面积约7900平方米的湖泊为中心,湖面有杜鹃屿、枫屿、天女岛3个小岛和先仙矶以及偃月桥,一派艺术气息浓厚的景观呈现于人们眼前。沿着湖岸散步欣赏这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可谓赏心悦目。 南湖上这三座各具特色的小岛,其中最出名的就属「杜鹃屿」了,树丛被修剪成了巨大的心形,让传统的庭园也有了吸引年轻人的可爱气息。 在「枫岸」中驻足看向历代藩主使用的茶室「掬月亭」,果然如导览册上所说的「四面均为正面」。 远远地看到游船出没在小桥流水之间,泛舟赏景者也成了岸上观光客眼中的一景。 超大的锦鲤以美丽的偃月桥为背景,一派欢快雀跃。 登上模仿富士山建造的「飞来峰」,从这里眺望南湖,可以欣赏到栗林公园最招牌的景色,紫云山为背景,掬月亭、偃月桥一众栗林公园内精华风景尽收眼底,可以拍出官网和宣传册封面的画面,是园内首屈一指的展望之地。 下了「飞来峰」,跨过「迎春桥」,前面便是建有「小松亭」的「渚山」。 从位于南湖东侧的「渚山」望出去,又是葱葱郁郁另一番风景。假山、池塘、名木、奇石、茶室、芳草、小岛、木桥,可谓名副其实的「一步一景」。 建于「渚山」的「古理兵卫九重塔」作为松平第一代藩主赖重公的“庭院烧”,是正保4年(1647)从京都招募的纪太理兵卫重创作的九重塔。 「掬月亭」近处的「露根五叶松」则是历史上德川家第11代将军赏赐的盆栽移植至此,长成了高8米,宽3.5米的巨木,颇具强烈的存在感。<br> 离开南湖区域前往北湖,经过的这座「日暮亭」为1898年建成的茶屋。草顶草庵型的建筑物中有茶室5间,两侧设有茶室庭院。这里原有一座建于1700年的「旧日暮亭」茶屋,被迁移到西湖附近。 这就是「芙蓉峰」上依稀可见的「梅林桥」,静静地伫立在北湖的西端,似乎貌不惊人却恰似画龙点睛。 走过「梅林桥」进入屏风松道。南侧的低松树为箱松,北侧的高松树为屏风松。栗林公园的松树大约1400棵,其中约1000棵是由历代匠人们亲手修剪的,经过300多年来的不断修剪,宛如盆景一般保持着优美的姿态。 这株「鹤龟松」被称为园内最美的松树,100多块石头组成了龟状的巨石群,上面种植的是如鹤起舞般的黑松。在栗林公园众多松树中,「鹤龟松」、「箱松•屏风松」和「露根五叶松」被列为必见的三大松,最值得一赏。<br> 走回中心区域,是园内最大的建筑——工商奖励馆,其建于1899年,前身为博物馆,现在馆内主要展示香川县特产以及实际演示。 工商奖励馆分为本馆、西馆、东馆和北馆,由走廊相连。 闻名于世的大师中岛乔治设计的座椅在二楼展示。 栗林公园的北庭是次要景区,这里相对平坦,风景也比不上南庭丰富,游客寥寥无几。不过花菖蒲园内的菖蒲却开得格外绚丽。园内的花菖蒲一部分是当年神宫御苑馈赠的,后来又自添了几百株,现园内共有千株花菖蒲。 尽兴游罢栗林公园,回到酒店附近的高松站,为之后的行程踩踩点。高松站是一座所谓的终到站,列车行驶到这里就到头了,统统都要往回开,因此站台如同很多欧洲的火车站,轨道与站厅呈直角分布。 高松站左前方就是四国最高的高松标志塔(高松symbol tower),其正前方则是高松港旅客大楼。高松标志塔29层设有免费展望台,位于ALICE IN TAKAMATU by QUEEN ALICE店铺上,开放时间为10:00-11:00和15:00-17:00。 今天过了29层展望台的开放时间,上到30层只能瞭望内陆一侧的风景。 几天后完成四国环游,从直岛回到高松港,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29层展望台,濑户内海美景在眼前一览无遗。 回到首日,趁余晖未落,登上通往港口码头的空中连廊,刚到海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对双立柱艺术作品Liminal Air-core-,它是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的展品之一,由日本艺术家大卷伸嗣设计。 这两件高达8米的彩色柱,气势非凡的伫立于高松港上,明亮颜色的柱子像在凝视着大海,是所有来高松的旅人所看到的第一个作品。柱子的部分棱边由镜面组成,因此它们的表情随天候和时间而变化。 空中连廊一直通到1号和2号码头。从这里,后面几天我们将开启濑户内海跳岛游行程。这两个码头比较繁忙,因为濑户内海上小岛众多,且都有人住,岛上居民往来都是靠轮渡通勤,而1/2号码头专门停靠可供汽车上船的普通船。 防波堤从高松港延伸入大海,「赤灯台」就伫立在防波堤的尽头。这是世界上首座全玻璃灯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濑户路标」,因为从傍晚到夜晚的时段尤为美丽,2019年9月被评为「日本夜景遗产」。这张照片是我们跳岛回程,从轮渡上所拍摄。 香川县作为日本三大乌冬面之一讃岐乌冬的发源地,来到这里是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乌冬面啦!就近找到高松站厅2层被当地列为乌冬推荐餐厅的「杵屋」。 分点了两套定食:蛋包饭+海鲜乌冬&鳗鱼饭+天妇罗乌冬,2710円,吃得好撑,不过说实话这儿的乌冬面还真是好吃,爽口弹牙,越嚼越能吃得出面的香,口感非常好。 四国行第9日,从直岛返回高松,游玩高松城古迹玉藻公园,从高松港步行过来仅3分钟之遥。<br><br> 高松城为国家指定史迹,形式上属于轮郭式平城。高松城是天正元年(1587年)由丰臣秀吉发起,与当时的藩主生驹亲正着手所建的城池,是生驹家4代、松平家11代历代藩主居住的城堡,也被称做「玉藻城」。 这座面朝濑户内海而建的滨海城池,是「日本三大水城」之一(另俩是爱媛县的今治城和大分县的中津城),目前整座城堡遗迹作为「玉藻公园」向公众开放。 建于生驹时代的天守阁于1670 年由松平氏重修,成为四国最大的天守阁。1884 年天守阁因破败而被拆除,如今在天守阁遗址上建造了一处展望台。 昔日的本丸天守阁,现今只留下这石柱的遗迹。 带屋檐的廊桥称为鞘桥,是连接城堡中心部分和外城的唯一联络桥,当初好像是栏杆桥,江户时代中期改建成现存的廊桥。 护城河尽头有一座水闸,因为护城河沟与海相连,为了调节涨潮和落潮的水位而设置了水闸,河沟内有各种鱼类,游园还可享受喂饵的乐趣。 高松城的护城河与海洋直接连接,这在日本也非常罕见。可以在直接引进海水的护城河上搭乘木船享受环城泛舟的「城舟体验」,或参加名为「鲷愿城就」的鲷鱼喂食等各种有趣的体验活动。 内苑庭园是披云阁重建时,大正6年(1917)年结合而建的山水庭园。 内有号称江户时代的三尊石和重达11吨的洗脸盆,以及昭和天皇和皇后亲手栽种的松树。 园内的「披云阁」建于1917年,也是一座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的建筑。现在经常被用作举办茶会和音乐会等各种活动的场所。 披云阁在松平时代的规模是如今的两倍,作为藩的政府机关及藩主的住所,明治5年(1872)因老化被拆毁,现在的披云阁是大正6年(1917)所建。在披云阁中有142块榻榻米大的大书院及各种居室,其中波浪间曾作为昭和天皇和皇后两殿下的寝室。 从左至右依次为月见橹、渡橹、水手御门,与月见橹连成行的药医门格式的水手们,可称作是海的大门。这是我见过离海最近的城,不过十来米。 月见橹作为北面的角楼在延宝4年时完成,有监视出入船的作用,同时,因为从这座楼可以眺望藩主乘船返回,也有「着见楼」之说。 据说作为恢复高松骄傲的象征,天守阁重建复兴的呼声在高松市民中越来越大。不过在我看来,就目前日本小城市的境况而言,重建复兴天守阁大致也只能停留在部分市民的呼声层面罢了。 别看高松市人口只有60万,但高松的中央商业街却在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中央商店街从北向南依次为兵库町、片源町、丸龟町、南新町,首尾相连,总长2.7公里。 其中最为壮观繁华的是丸龟商店街,其北端的玻璃拱顶广场内林立许多富有时尚感的商店,是一个拥有意大利拱廊式建筑风格的美丽空间,阳光从20米高的玻璃拱顶上洒落下来,营造出明亮又充满开放感的氛围。 中央商店街南部连接着瓦町FLAG,瓦町站是琴电三条铁道线路的枢纽中心,也是巴士路线的重要車站。我们本次在高松住过的4家酒店总,后两家都在瓦町附近,非常便利。 记录一下在高松落宿的4家酒店吧。抵达四国的首日,我们住在这家高松站前的Hotel AreaOne高松。选择这家酒店唯一的理由就是方便,因为次日一早就要上火车去松山。酒店就在高松站对面,步行仅5-6分钟就可以到改札口,去轮渡码头和高松筑港电车站也都在10分钟以内。 这家1990开业的酒店有年代了,但是设施和卫生都维持得很好。酒店不供餐,含早餐的订单要去高松站内的面包房领取指定的面包,因此没有选择早餐。人民币330元一晚可以说相当实惠。 行程第6日从四国周游回到高松那晚,我们选择了这家高松站前超级旅馆Hyper-Inn Takamatsu Ekimae,还是因为方便次日展开的濑户内海跳岛游。它和Hotel AreaOne高松只有200米的距离,就在JR高松站斜对面,老远就能看到红色的招牌。 房间陈设略旧,桌面一台小小的电视机,房门仍是用锁匙开启,不过仍保持了日本酒店业惯常的清爽和整洁。 452元人民币一晚双人间含早也算是非常经济了,早餐谈不上有多丰盛,但是食材新鲜可口,尤其是温泉蛋泡饭非常好吃。 行程第8天从小豆岛回到高松,选择了距离瓦町站5分钟步行距离的高松永安国际酒店(Hotel Wing International Takamatsu),一楼有免费的饮料机和制冰机。后来遇到几位国人游客,方知这家酒店是春秋机+酒的配套酒店。 这家2021年开业的酒店比起前两家设施配套就好很多了,一楼大堂随意取用DHC品牌的洗漱用品、化妆水和乳液等。房间比想象的小一点,进屋后只能坐在床边,配置干湿分离的三分离卫生间。只是洗手台在书桌旁,稍微偏小一些,很担心弄湿地毯。 同品牌的Hotel Wing International之前我们在长崎和横滨都住过,早餐相对丰盛可口。603元人民币含早的房价算是中规中矩吧。 行程第9天,结束四国之旅的前夜入住天然温泉玉藻の湯ドーミーイン高松中央公園前(Dormy Inn Takamatsuchuokoenmae Natural Hot Spring)。多米酒店在日本各大城市以楼顶温泉著名,这家是高松的2号店铺,2018年开业。酒店斜对面就是机场巴士中央公园站。 除了惯常的干净整洁,房间也比较宽敞且配置合理。房价相对贵一些,含餐双人间人民币799元。 位于顶楼的玉藻の湯室内浴池是从香川县高松市北町引进的天然温泉,可以随时在露天浴池享受充足的新鲜空气,同时欣赏夜空和风景。 另一亮点是餐食:早餐有炸物、天妇罗、纳豆、三文鱼、咖喱饭,以及当地特色赞岐乌冬面,品质极好。晚上还提供免费拉面,非常鲜美的汤汁。房间的冰箱内和大浴场外还配备浴后的冰镇红橙啫喱及乳酸菌饮料。 行程第10日,中午将前往机场回国,早餐后前往多米酒店近旁的高松中央公园溜达散步,该公园的土地原本是棒球场,迁出后就改建成了公园,这里有大片草坪、树林与小川,上午时分格外宁静。 公园里有多座出身香川县的名人铜像,这两位棒球手俨然成为高松市民眼中英雄。 以及艺术家们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 少女和平群像あけほの 抵达高松首日前往栗林公园的巴士上看到这两幢灰色的香川县厅舍建筑缄默立于天底,竟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孤傲。它就在中央公园的西南角,今天正好观赏一番。 香川县厅舍于1958年建成,由一栋 8 层楼的主体建筑和一栋 3 层楼的长廊型建筑构成, L 型平面的怀抱里是一个日式风格的小庭园。主体塔楼的立面是三开间的正方形,每一开间又有混凝土小梁分成五间,水平栏板和挑梁的不断重复是对日本传统的五重塔的隐喻。 搜索资料后发现香川县厅舍原来是获得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一个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的代表作。县厅舍属于所有市民,底层外围以柱子架空,市民可自由穿梭走动,无论是建筑前的庭院,还是县厅舍的室内,都提供着长椅可以让路人随时休憩。 丹下健三说:「就像石头可以唤醒中世纪的感动,混凝土一定可以向人们传达现代的感动」。其设计特征一方面是让人想起傅统木建造的建筑物,但清水模的外观同时让人有现代印象,从而颠覆了以往政府机构主流且具权威性的印象,面向市民包容开放。 对市民开放的一楼大厅也作为展览厅使用,壁面是猪熊弦一郎的陶板作品,这个词也是千利休提出来的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精神内涵。圆润的小椅子或许是丹下健三专门为了与墙上壁画搭配而做的设计,无论是配色还是位置的摆放,都能与墙面找到一一对应。 资料称香川县厅舍被评价为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融合日本传统和现代主义作品的价值也在竣工后50年的今天依然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