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慎勿举(2)

陶然亭长

<p class="ql-block">(接前文)</p><p class="ql-block"> 2.<b>有区分的共同责任。</b>教育后代是个艰巨复杂而又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需要所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一心同功,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成员为了维系与下一代的亲密关系,一味地做“笑面佛”、“老好人”,对下一代提出的要求不问合理不合理照单全收,自己把“红脸”的戏做足了,至于得罪人的“白脸”谁爱做谁做。</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前,我还在塘头中学做老师时就和同事樊先生经常说起一件关于家庭教育的趣事。</p><p class="ql-block"> 老师把一位男孩子的家长请到办公室来了,没说几句话,孩子爸妈就自己先吵起来了。女人抱怨男人:“教育孩子的事你从来不管,他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你总做老好人,得罪人的事情都让我去做,我呆啊?以后我也不问了!”这样的故事真是让人既好气又好笑,得罪“人”?这个“人”是谁啊?怎么在家庭教育里也玩起“混社会”的那一套呢?这女人到是有责任心的女人,她勇敢地承担起了做母亲的责任,而那位老好人父亲,未来他会发现,他扮的“红脸”其实是“白脸”,或者说“三花脸”,我们相信他对儿子的百依百顺是出于爱,但爱和水一样,多了就是泛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溺爱是要死人的!作为男人,他也许是合格的,但作为“父亲”,他的资质还不够。</p><p class="ql-block"> 当然,自己扮红脸,让别人扮白脸,这还不是最差的,最差的莫过于还不允许别人扮白脸,谁跟孩子急,摆脸子,Ta就跟谁急,甩脸子,当面护短,且“义正辞严”;如果不幸这个人又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可以这么说,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命”就不好,能不能改“运”,就看他自己悟性高低了。可惜,以我几十年的见闻,正面的例证罕有,“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这是最可悲的宿命。</p><p class="ql-block"> 教育责任可以有主次,可以有分工,但作为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家庭成员,没有人可以滥用免责条款。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好,如果你承担起了“带孩子”的责任,那么你同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这里的“带”,不是放羊,不是养猪,教育、引导、管理天生就是其题中之义,如果你放弃这种责任,那么你最好就不要接活儿,否则,你可能含辛茹苦,但终是千古罪人!</p><p class="ql-block"> 该说的要说,该罚的要罚,该拒绝的要拒绝,该要求的要要求。爱孩子,是老母鸡也会的,没有技术含量!怎么爱,是技术,也是艺术,这门艺术叫“教育”,而“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p><p class="ql-block"> 顺带介绍一句西方谚语: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从未让他恨过你,那就说明你从未做过父母。</p><p class="ql-block"> “忍”,一般人只理解到“制怒”这个层次;其实,还有一种“忍”更难,那就是忍住“爱”。这种“忍”可以避免“恋爱脑”,隔着“彩虹屁”闻见真实的“体味”;还有就是在子女教育中,忍住“爱”,才不至于把孩子“溺死”!在家庭教育中,妇人之仁,始于害人,终于害己!(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