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回想】 开滦煤矿博物馆有感。【文字原创】宁静致远(胡锡润)2763588

宁静致远(胡锡润)

<p class="ql-block">宁静致远(胡锡润)2763588</p> <p class="ql-block">去看采掘光明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  序篇: 唐山距离天津很近,一百多公里,坐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说起去唐山早就想去,这次大学同学杨丽华从法国回津,我俩相聚正好旅游一趟。</p> <p class="ql-block">  我们提前买好早上7点半火车票,定好7点车站集合,可是时间已经到了7点10分,还不见杨丽华的身影,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在地铁上,马上就到了,7点25分了还没见到她,我焦急万分,这时只见乘车口上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本次列车晚点15分钟,我焦急中松了一口气,扭头一看,杨丽华站在我身边,原来她在找进站口的时候,有人给她指了相反的方向。我说你看火车晚点救了咱,不然咱得去改签。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急着去唐山,因此买的火车票没有座,我买票时就想,先上车,碰碰运气,实在没有座,站一个多小时也能承受,当我们登上列车时,见到门口和洗手池旁站满了没座位的人。我说咱往里走,刚刚走了三排,只见座位对面分别空着两个座位,我们坐下,直到火车开动,我们一直稳稳的坐在座位上。</p><p class="ql-block"> 我想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吧!它让我们这次旅游的开始就一直顺利,它让我们四十多年的友情坚固中带着顺畅,它让我们风调雨顺,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正篇: 到唐山一定要去开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开滦煤矿博物馆,一股浓浓的黑色映入眼帘,它的黑是光明的源泉,是温暖的源泉,是力量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矿井下的采煤状况。</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家里的《人民画报》上看到了开滦煤矿的介绍,了解了煤矿工人井下作业的艰辛。今天,来到唐山,开滦博物馆必须要仔细的看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展示了开滦人在千米井下采掘煤矿的艰苦精神和博大情怀,彰显出几代开滦矿工薪火相传的"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巧妙地反映了开滦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强国之梦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用美制作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合同。</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的批文。</p> <p class="ql-block">采煤拉开了中国铁路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黑黑的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顿饭都离不开烧煤,它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温暖和光明,但它的挖掘者和制造者却付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心血。今天,我们的生活虽然用电和燃气替代煤,但我们不能忘记哪些给我们温暖和光明的劳动者,他们的付出让我们世代牢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