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和家人一起自驾赴浙江桐乡濮院镇游玩,看到镇上有座寺庙,叫“香海禅寺”,我虽不是佛道中人,但也蛮喜欢寺庙建筑的,自然顺便入寺一观。</p><p class="ql-block">先介绍一下这个香海禅寺(资料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香海禅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濮院镇,距杭州60余公里,距上海100余公里。</p><p class="ql-block">据《桐乡地方志》记载,香海禅寺本名福善寺,始建于元至大年间(公元1309年),为濮院乡绅濮鉴舍宅建寺。清顺治帝赐额"香海寺",遂更名沿用寺。</p><p class="ql-block">香海寺初建时,正殿左右二梁均有元代名家赵孟頫亲笔题款。明清以来,殿宇多次重修,清代康乾年间,渐成浙江盛刹。前有钟鼓两楼,后有殿宇七幢,四周碧水环绕,两侧僧寮簇拥,蔚为壮观。寺中巨钟重一千三百余斤,声闻十里之遥。唯清咸丰以后,寺院屡为战火所焚,日渐圯殆,殿宇改作它用,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2002年,在地方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香海禅寺重建,选址在濮院镇北杨家桥东,占地面积170亩。2004年闽僧贤宗法师应邀驻锡香海禅寺 。香海禅寺践行"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的佛教精神,方丈贤宗法师与全体僧众历经近二十载努力,深耕细作,以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华藏世界"为设计理念的大雄宝殿已完成建设。坐于大雄宝殿内的五方佛、万手观音和万佛墙,佛佛相映,向大众呈现出佛国净土的光明灿烂,恭刻在大殿内立柱上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经文,向大众传达着佛陀慈悲的深切教意。</p><p class="ql-block">香海禅寺秉承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遗训,遵循"文化兴教"的原则,在寺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工程,开办了香海禅修学院、开放公共图书馆,面向大众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培训、禅修等活动,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传递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佛教思想,成为了一个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佛教修学寺院。</p><p class="ql-block">怪不得该寺庙周围还有工地,好像还在积极扩建,看看已建的楼栋建筑,我还以为是僧人之寮。</p><p class="ql-block">老姐说,那栋栋楼房是给禅修人居住的。据说来此禅修的人很多,许多有钱人甚至还是企业公司组织员工花钱到这里来学习禅修的呢。</p><p class="ql-block">还有这样的事?看来我是孤陋寡闻了!不是讲佛教是不问红尘事的嘛,怎么这禅修还能有益于商业经营?看来社会上所说的“佛渡有钱人”现象确实存在哟!虽说寺庙的有些活动是免费的。但是,这捐赠率还是很高的嘛!普渡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众生的心甘情愿。呵呵,穷人烧香拜佛求发财,富人禅修去杂求静心,各有得失。</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寺庙黄墙黛瓦,金壁辉煌,皆邪气漂亮!呵呵,或许能和闹忙的医院有的一拼的就数香火旺盛的寺庙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些香火鼎盛的寺庙,还可以与当地的小镇或古镇一并打造成一个宗教与旅游相结合的人文景点,吸引各地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缺的重要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海禅寺的禅修是很有名的。可我对于禅修不甚了解。查一下字典,所谓“禅”,字典的解释是指</span>佛教的静思。如坐禅。所以说这是一种行为动作,不知是否理解为就是一种不动的动作。佛教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禅那”。还有就是静坐后开始冥想,思嘛!作一种深沉的思索和想象。问题是想什么呢?天马行空,思绪万千,不知从何想起,想些什么。不知道僧人会想什么问题?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好好想,能想出个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来就算有悟性,想不出就是无悟性。</p><p class="ql-block">呵呵,这样穷想八想也是蛮吃力的哟!有人讲,禅是有变化之意的,如禅让,禅变之意。所以,思之尽,想之透,方能悟出真谛来。</p><p class="ql-block">看来禅修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我觉得自己连烧香拜佛事都做不到,更何况禅修了。不想了,想的头痛唻!阿拉没有悟性,还是逛逛寺庙,欣赏一下宏大辉煌的寺庙以及寺庙内精美的佛像吧。</p><p class="ql-block">走起。</p> <p class="ql-block">香海禅寺前的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这是万佛宝殿内景</p> <p class="ql-block">观音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寺庙内正组织的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道家还是佛家?</p> <p class="ql-block">这幅罗汉图售价6万元</p> <p class="ql-block">这幅观音图售价25000万元</p> <p class="ql-block">这幅书法售价25000元</p> <p class="ql-block">上图书法作品的标价</p> <p class="ql-block">上图书法作品的标价</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大殿里供奉着布袋和尚。上方挂一大匾,上书三大字“无尽莊”。这是什么意思?我去过不少寺庙,没见过有此说法,不懂什么意思?遂向一工作人员请教,她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环顾四周,我这才注意到寺庙内竟不见一个僧人。后一直到我们游玩了小镇返回寺庙取车时偶尔在寺庙内广场上的一个商业摊贩前看到一个僧人,便向他请教,僧人曰,这是无穷无尽广大的,所有的,包容的好的东西尽在这里的意思。我问他是不是指金银财富。僧人笑曰,我指的是所有的好东西,不单指财富。他说那大殿里供奉的布袋和尚是和这三个字相匹配的。</p><p class="ql-block">我会心一笑,我懂了,谢谢!</p><p class="ql-block">顺便在此介绍一下布袋和尚:</p><p class="ql-block">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世传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p><p class="ql-block">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最爱游化雪窦,在雪窦寺弘法,雪窦山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地”。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由于契此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味,而受民间信仰者视为财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为七福神之一。“布袋和尚传说”先后列入宁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于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广场上的商业摊贩,感觉该寺庙商业气息浓郁,难道不影响禅修吗?</p> <p class="ql-block">这里供奉的是财神</p> <p class="ql-block">我伲在寺庙内逛了一圈后,音乐会还没结束。</p> <p class="ql-block">围绕音乐会台前的群众</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漂亮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女孩自动地随着音乐的节拍在翩翩起舞,甚是可爱。匆匆一逛,走马观花,我们没有过多的停留就去了小镇游玩。总的感觉这寺庙很漂亮,就是商业气息浓了点。当然,现在的寺庙不但需要扩建以及弘扬佛教文化没有物质基础也是不行的,现在的佛教既需要众生的捐赠,也需要一些自身的商业行为来维持,或许这也是禅修静思的一部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5.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