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一直想再游山西。原因有二:一是几次游览均是行色匆匆,很多想去的景点都擦肩而过;其次对南北朝时期北朝及以前的北方中原历史了解较少,感受不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正值春夏之交</span>本着学习和体会的想法我们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主要线路如图所示,从太行山东部绕行到太行山西部。太行山、五台山、大同地区是游历的主要区域。正好和春秋战国的三晋(魏、韩、赵)地理位置相吻合。</p> <p class="ql-block">东胡也是我想了解的地方!也是北朝时期主要政权的所在地。另外对石窑开凿和发展研究喜爱,也使我们不得不选择了这条线路。</p> <p class="ql-block">行程共计四千公里。大约分为几段:太行山东段;大同周边;五台山太原;晋西南;晋东南。正可谓:八千里(4000公里)路云和月,会友、赏景、寻古、探幽!</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东麓篇:我们从南京行驶590公里/6小时,第一站到达山东菏泽。考虑年龄的因素不想过于疲劳。正遇菏泽牡丹节。</p> <p class="ql-block">菏泽正可谓牡丹之都,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已有1400余年历史。其品类繁多有1308个品种,以花大、型美、色艳著称。栽植面积已超过1.6万公顷,</p> <p class="ql-block">像人头一样大小的牡丹第一次见到。黑牡丹、绿牡丹、红牡丹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菏泽的牡丹主要是以复瓣为主,所以看似更加浓烈!</p> <p class="ql-block">政府和企业也是用足了心思。这样的冰激淋牡丹谁不想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妈妈给孩子买上牡丹花伞和各种小饰品。</p> <p class="ql-block">老汉也不放过向美丽的姑娘们推荐牡丹花环!请付款!</p> <p class="ql-block">据说牡丹尺寸可达二十公分以上,芍药直径大约在十五公分左右。牡丹为木本植物,芍药为草本植物。这是两者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曹州牡丹园游人如织,我和太太不知不觉己游过三时。</p> <p class="ql-block">菏泽休整一夜,第二天晨出发去安阳殷墟。 行驶220公里大约为2:45分钟。殷墟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车马坑</p> <p class="ql-block">庙宇房基桩</p> <p class="ql-block">妇好墓。三千年前的女将军!</p> <p class="ql-block">文字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学习一些甲骨文。展区大有改进。</p> <p class="ql-block">对照上下照片可以看出“+”甲骨文,就是今天的“甲”字</p> <p class="ql-block">殷墟出发到临漳铜雀台(邺城遗址),行驶25公里大约需要40分钟。</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时间匆忙,邺城遗址在网上也只查到一个碑的照片。没想到铜雀台竟然还保存着一台。金凤台!据说另外两台由于漳河改道而在岁月的冲刷下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10年、213年、214年)三国时期曹操在漳河边修建三台。分别是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三台为邺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铜雀台的有名还与后来杜牧诗句有关“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当然当年蔡文姬在三台之上演奏《胡茄十八拍》,曹操堂上踌躇满志也是十分重要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邺城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都城!临漳古称邺,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遗址。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p> <p class="ql-block">左思作三都赋。其中魏都赋就是描述当时的临漳邺城之都城风貌!洛阳纸贵也成为千年佳话。</p> <p class="ql-block">建安文学也是在此地诞生。代表人物三曹、七子。“建安七子”、《洛神赋》、《七步诗》都和此地交接!</p> <p class="ql-block">遗址不大但使人浮想联翩,久久不忍离去啊!仿佛各位英雄豪杰驰骋风云、中原逐鹿一幅幅历史场景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临漳铜雀台出来行驶15公里大约20分钟,到达磁县中国磁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近千年前的磁都就在此地,遍布太行山东麓。不过基本是民窑。但也出口国外,成为人们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磁县出来,北上再行驶32公里县道大约50分钟就到达邯郸市。邯郸市应该是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历史事件、典故都和邯郸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邯郸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西汉时期,邯郸为赵国(藩国)王都,与洛阳、临淄、宛城、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境内)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五代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初为后唐国都,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陪都。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p> <p class="ql-block">丛台是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建,据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建造是为赵王检阅部队、欣赏歌舞而建的。是邯郸古城的重要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时台基楼宇亭阁林立装饰繁华壮美而名扬天下,后人称丛台。胡服骑射改变了汉人文化就是千年前在此地发生。可以说是推动历史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有古城墙、七贤祠、碑林、始皇出生地等景点。虽说都是后来所建,但仍有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史记记载:“程婴死,赵武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氏立程婴等“三忠祠”早已有之。后人又建七贤祠。秉公执法、抗匈英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抗秦名将、廉颇老矣、回车避让、</span>肉袒负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将相好和</span>、赵氐孤儿、完壁归赵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历史事迹千年传扬!蔺相如、廉颇、公孙杵臼、韩厥、程婴、赵奢、李牡七贤如雷贯耳永世流传!七贤词今为新建,然不能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始皇帝出生地己关门。不管如何也是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学步桥。出至于“邯郸学步”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燕人感觉赵人走路美好,故努力学习。不想最后忘了燕步,也没学会赵步。故事出自庄子的秋水篇。</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回车巷已经变成网红打卡的步行街。蔺相如的府邸以及当年将相车马相遇的小巷,早己被时光打磨的没有痕迹。</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响堂山和女娲皇宫游览,心情十分期待!</p> <p class="ql-block">邯郸到北响堂山石窑距离47公里车行一小时十分钟左右。响堂山石窟分北区和南区两部分,两区相距不超过十六公里,大约二十多分钟路程。此图为北区响堂山大门。</p> <p class="ql-block">坐游览车几分钟到达常乐寺。寺门为唐制大屋顶建筑。常乐寺始建于北齐时期(公元550年左右)。为石窑的附属寺院。</p> <p class="ql-block">常乐寺塔为砖构八角九层楼阁结构。上面两层已毁,残高33米。有史料证明为北宋塔。距今已有千年左右。第一眼所见就让人叹服!于南响堂宝塔对应,此塔称为“白塔”。</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可见两大殿毁迹。残存两台基和石柱、坐像(无头)、经幢(创音)。即使这样也可见当年庙宇的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个比较完整的经幢应该是当年始建时幸存的。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基础浮雕仍是那样精美。卧佛形象栩栩如生!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从殿内向山门外望去,宝塔和残石雕刻。</p> <p class="ql-block">反相视图。</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老残缺物件,仍然不失厚重而壮观!有一种悲凉的美!北响堂山第一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摆渡车继续将我们拉上石窑区域。北区石窟规模不大,大约百十来米的崖壁上,只有9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石窑中的主要佛像头部都已经消失,听说是被外国人盗走。也有些是在几次浩劫中损坏。</p> <p class="ql-block">残存的部分和部分完整的小佛像仍然十分精美!浑厚大气是我对他们的看法。然而仔细品味亦有很多精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穹顶的装饰已经十分华美!后面我们还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很多色彩已经斑驳,但仍然能体会当年的美艳!下图荷花盛开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佛龛的佩饰花纹浮雕十分精美。听说北齐高氏皇帝本身就是汉人。</p> <p class="ql-block">乐者神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保留下的佛像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神态安详,衣衫完整而飘逸。</p> <p class="ql-block">最为著名是响堂山石窟的经刻。据称是“天下第一”!有游者说全国经刻约有三十万字,这里就占了三分之二。如果不是皇家供奉建设,是不可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走到第九窟就是刻经窟。这些文字使人久久不忍离去。感觉其中有律书、楷书、好像也有魏碑字体。</p> <p class="ql-block">和看门人聊了很多,他的眼睛始终是放光的。他非常自豪,并且喜爱自己的工作。很愿意向游人介绍。据说此处刻经已经印刷出版了。文化的传播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开车大约一二十分钟就到达了南响堂山。感觉南响堂山开建要早于北响堂山。山门也是十分庄重。</p> <p class="ql-block">进了山门喜见宝塔。据说此塔为宋塔,而且埋有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圣物。相对常乐寺白塔,此塔称为红塔,</p> <p class="ql-block">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各层出檐,檐下仿木斗拱,逐层收分,某些层有窗高度约40米。由于年代久远,破损是必然的。只是更加强了它的厚重感。绕塔数圈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此屋不起眼但发掘出三颗佛首。是近年来发掘重大事件。不知是哪位善知事所为。使国宝得以存留,真的是了不起!墙面的三个孔洞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石窟最为突出的是飞天石雕。很早以前见敦煌壁画的飞天这里是浮雕。</p> <p class="ql-block">听说飞天有平直和垂直的两种飞行。响堂山是垂直飞行的。可能是代表着外来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每个飞天都很生活,装饰在穹顶上。你仿佛能看见歌舞仙女翩翩起舞如彩蝶般飞舞,能听到飞来的美妙音乐在穹顶上缭绕。</p> <p class="ql-block">窟中佛像更加精美。</p> <p class="ql-block">力士窟。身高一米多的两位力士位列两厢。骨骼壮硕,肌肉发达,一见就感觉力大无比!配殿有罗马柱相装饰。</p> <p class="ql-block">此碑系隋代“滏山石窟之碑”,碑文记载南响堂石窟开凿于北齐天统元年,为灵化寺僧人慧义创制,由大丞相高阿那肱资助兴建而成。一千四百年的石碑,太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石窟全貌。从敦煌、云冈、响堂山、龙门、麦积山形成了一个佛教和石窟艺术引进、学习、发展的完整圆环线路。</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到娲皇宫80公里大约行驶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车堵都是矿车)。由于美篇容量限制原因,接下来见:三晋之旅——梦回千年(1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