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古城

平安

<p class="ql-block">  黔阳古城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建筑群,历时数载,得以保存下来,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文庙原系学宫,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亲笔书写"万世师表"匾额悬于大殿前,原有大殿、左右厢房、盘龙石阶、棂星门、洋池、照壁、教泽堂、御碑亭、名宦、乡贤、孝义三祠等,现仅存四周围墙、下马碑、洋池及状元桥。状元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县龙光甸为龙启瑞及第状元主持在文庙洋池而建。</p> <p class="ql-block">  窖子屋,自古湘西多匪患,所以大户人家多建"窖子屋"。所谓"客",如其字形,有客藏之意。窖子屋是从四合院演变而来,其特点是房屋的格局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外围有封火墙,出于防御考虑,其外立面没有开窗,厢房的窗户全部开向内部信道,而内部信道完全靠天斗与亮瓦采光。屋子上部建有晒楼,有采光、通风、晒晾货物等多种功能,还能瞭望料敌、报警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节孝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曾为供奉黔阳古城历朝历代节女孝子,是神庙,民国时为戴笠临时公馆及黔阳县"人民抗敌后援会",现为戴笠与军统黔阳特训班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然翔园民俗博物馆,展示还原上古古巫摊面具,从而解读出了远古文化的内涵,是人类公认的活化石展品有摊面、摊具、摊器、摊仗、图腾等,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黔阳古城城墙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其城池围龙标山而建,明朝以前为土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苗,正统十五年(1450年)靖远伯王骥令指挥杨茂以石重筑,后屡造水患,屡有修复,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县龙光甸用红砂石修复。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现仅存不足1000米的城墙根,角楼不复存在,城门也仅剩下西城门(中正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