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一)

雪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伦敦MARYLEBONE STATION 入口 / 笔者摄】</font></b></h3> <div><br></div>在去往Marylebone(马里波恩)火车站的路上——Marylebone Station,也是孩子们今年八月从伦敦往返莎翁故乡Stratford(斯特拉特福)的站点——我再次遇见了流浪者——一个行动中的流浪者。<br><br>受狄更斯早期作品的影响——《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等,流浪者和伦敦,总是随影随形地出现在我对伦敦的认知地图里。<br><br>在伦敦的这四天,我见过伴着狗打着地铺,睡在店门外墙角处长相英俊的年轻男性流浪者——狗,似乎成了他唯一的亲人;见过超市门口,裹着三角长巾,锁骨凸起双膝盘坐的中年女性流浪者——在她前面的一小块空地上,用白色粉笔写着“I’m hungry.”;见过地铁站口穿裸露着脖子和肩头,多处破口牛仔上衣的年轻女子,紧搂着一个约四五岁没有穿鞋袜的蜷缩在她怀里的男孩——女子的眼神中充满恐惧;见过特拉法尔加广场喷水池边,用有衬垫的拐杖支撑虚弱的身体,拨弄古旧风琴的老年男性流浪者……——他们,以雕塑般的姿势,凝固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br><br>他们,是伦敦的街角主角——“他们如游吟歌手一样不可或缺,他们奇特的装扮上,如饰品般挂满了老伦敦的标志。(查尔斯·兰姆语)”他们,也是宇宙间唯一无需担心容颜和世界沉浮的他者。他们是“站着的箴言,是徽章,是遗物,是座右铭,是麻风病院里的布道,是儿童的课本,是苦口良药,是脑满肠肥、如狂如醉的市民之潮中的休止符——只需你看上那穷人和破产者一眼(摘自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br><br>流浪者与伦敦,已经成了这座伟大的城的风景——如果说,英剧《伦敦生活》里的光鲜奢侈是伦敦的手背,那么流浪者或许就是伦敦的手心——生活在一个埋头追逐金钱的城市,赤贫中依然存在着一份活着的勇气。然而这份勇气,很少被关注——这座城的人似乎谁也挤不出时间看一眼他们——这也应验了塞缪尔·约翰逊的那句话——“像伦敦一样的大城市里”“人人陌路”。<div><br></div><div>而我在Marylebone Road 上遇见的,让我想见了这群“雕塑”的另一种真相。<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2024年05月03日于伦敦</font></b></div><br><font color="#9b9b9b"><b>(未完)</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