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掠影》之162,郯城的第一

山水客

<p class="ql-block">五一节未敢远游,老年人闲空多,何必去与年青人去争车票,挤景点!让好不容易才得以旅游散心的年青人少点拥挤,也算我等老者的一点贡献!</p><p class="ql-block">不能远游,那就近游,到郯城四周转转,看看许多熟悉的地方又有什么变化,许多老景点又有什么新景,也挺好。这不我又去了趟离城二十多里的《郯城麦坡地震遗址公园》,简称断裂带。</p><p class="ql-block">提起这个断裂带,不少郯城人不屑地说,有什么看头,几个红土堆!是的,表面看不出奇,不如去逛逛那宏伟壮丽的郯国古城,但那是近年来的人造景观。或者不如去看看那棵千年的古银杏,但不过才千年之久,这断裂带可让你"一步跨亿年”,让你亲眼看到三百余年前8、5级的郯城大地震留下的迹痕。</p><p class="ql-block">这次大地震是我国东部有史记载的最大的地震!而这个地震遗址在全世界仅有两处,我国仅此一处,两项第一!我们郯城可以在全省全国称第一的还有吗?已来郯生活了六十年的我,见闻寡陋,实在想不起,至于什么"银杏第一县",“钻石第一县",都不确实,邳州的银杏种植利用不比郯城差,也称银杏第一县,而著名的“常林钻石"产地现属临沭县,那比“常林钻石"还重的"金鸡钻石",只闻其名,不见其身,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这麦坡地震遗址,奇就奇在三百余年前的大地震,把一亿多年前形成的黑褐色的岩土和二百万年前形成的红色粘土暴露于地上,在这片马陵山的山坡上,从北向南有一条黑红分明的界线,约长六七里,东边黑西边红,你两只脚一只站西,另一只脚迈出向东,这就从二百万年的红土迈到了一亿多年的黑土,完成了"一步跨亿年″的壮举!</p><p class="ql-block">当然,反之从东迈西,一样也是一步跨亿年。看似平淡无奇,如想象一下,三百年前的8、5级大地震何等残烈,但今天还能看到吗?早己让岁月抹平了,但在这里,就可以亲眼看到大地震留下的杰作:把一亿年前形成的岩土和二百万年前形成的粘土翻压在一块了,真是天翻地覆,地动山摇。有人形象地说让百岁的爷爷和三四岁的孙子重孙见面了,奇哉!壮哉!美哉!</p><p class="ql-block">我的一首小诗见证了我此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郯城麦坡地震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百岁难,一步跨亿年。</p><p class="ql-block">敬畏自然力,马陵现奇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日山水客写于郯</p> <p class="ql-block">(诗文图片均属原创、图片36幅)</p> <p class="ql-block">一步跨亿年可近试处</p> <p class="ql-block">新建泉井饮水地</p> <p class="ql-block">未敢喝,仅用水洗了下脸上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新建地震科普基地,但尚末开展。</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在山坡顶游,以下是在山坡下栈道上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