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紫阳茶香 石泉食美》</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离开万源,告别四川,走下八台,再次入陕,路过紫阳,大家决定,今天行程,品紫阳茶,吃石泉鱼。在即将步入夏天的陕南鱼米之乡,暂时放下关中老碗,走进来来回回远眺的山坳小城紫阳,下榻久负盛名的美食城石泉,用多年积累下来的喝茶经验,按照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理念,感受紫阳茶香,石泉食美。</p><p class="ql-block"> 紫阳茶闻名遐迩,小时候就知道,因此,到紫阳品一品正宗的紫阳茶也是一种享受。走进紫阳县城,由于县城道路狭窄,想找一处停车的地方并不容易,于是,随着导航指引,我们开进一处八层楼深的地下停车场,然后再乘坐电梯上了八层到达地面,走出电梯,对这样地下八层,地上二十八层,而且还是一处长达一里路的综合体建筑,这对于一个山区县城来说,确实是大手笔,有种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觉。我们一行走到紫阳这处规模巨大的综合体尽头,在一家紫阳富硒茶专卖店停下来,热情的女主人用紫阳人特有的方式接待了我们,先是每人一杯一百多元的绿茶,过一会每人一杯二百块钱的毛尖,在我们准备吃饭的时候,又给每人泡了一杯三百块的红茶。而且还让大家端着茶杯到吃饭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茶店女主人还跑到吃饭的地方,要为我们买单,这个热情瞬间让人不知所措,最后在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下,茶叶店的女老板才回到了自己的专卖店。吃完饭,我们端着茶杯回到了茶叶店。女老板先是问我们吃好了没有,然后烧水,主人一边弯腰煮茶,一边絮絮叨叨介绍紫阳的富硒茶叶,富硒茶的珍品为紫阳毛尖系列,分翠峰、银针、翠芽,特点如何如何。介绍完毕,主人笑盈盈地说,尝尝我们的新茶,润润喉,歇歇脚,买不买无所谓,生意不成仁义在。主人一席话,惹得一壶水“咕嘟嘟”笑出了声,我们坐着闲聊,看茶叶在茶壶中慢慢舒展,看茶水慢慢变得嫩绿。一时间,茶室香气扑鼻而来,我们纷纷端起茶杯。茶水入口,先是小口啜饮,后是大口品咂,只觉茶水绵软醇甘,唇齿间透出一股清香,淡淡萦绕鼻尖、喉间,回味无穷。刹那间,老板的热情,茶叶的香气,开水的沸腾,大家的笑声汇聚成一种紫阳茶香四溢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喝茶是一个品的过程,就像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悟。喝几杯茶,留下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时光流动的味道。想想品茗也如读书,要静下心来,才能回味三分。朋友们饮了几杯茶,慢慢地品出了味,开始起身论价,你两斤,他三斤,一时间茶室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趁大家选茶的间歇,我从老板的电脑上看到了茶园风景。茶园中间修建了一条漂亮的木栈道,木栈道在一片云雾中沉醉,走在上面有点滑腻的感觉,那是露水在作祟。站在木栈道上向远处眺望,飘忽在茶园山间的云雾,环绕着青翠的峰峦,空气里湿漉漉的,弥漫着一团水汽。厚厚的一团云雾笼罩在坡梁上,给坡梁上增添了一分神秘莫测的气息,那如棉絮一般的云海缓缓移动着,衬托着山的高峻。忽然就想起“水浅能映月,山高不碍云”这句话,慢慢品味这句话蕴含的哲学意味,就像品咂那几杯绵软醇甘的紫阳茶。茶园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绵延不绝一望无际,宛若仙境,美不胜收!想茶树在这儿吸纳天地日月精华,茶叶的品质岂能不好?看了这片茶园,我明白了氤氲在茶杯里的紫阳茶香为什么那么醇香宜人,明白了紫阳是“硒谷之乡”和“贡茶之乡”的缘由了。 紫阳茶园空气清新,适宜人健康生活,茶园更适宜绿植蓬勃生长,不管茶树还是花草都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紫阳人的茶叶子如今变成了金叶子,紫阳的茶文化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石泉食美,早已闻名遐迩,特别近些年来,石泉在陕南县市中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把石泉食美当做一张靓丽的名片进行打造。要不然四月底我们来过一次,刚刚五月初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这里。石泉最有名的石锅鱼,也是石泉食美的标志。据悉石泉县城大小石锅鱼店不下上百家。昨天我们到达石泉,这里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大街小巷人流如注,大小鱼庄高朋满座。我们此行仍然是四个人,还是在最有名的石锅鱼店,还是五斤多的江团鱼,上次消费了308,这次花了306,也许这就是执著带来的痴心,也可能这便是石泉食美的根深蒂固。这家号称县城老街“西门第一家”的汉江石锅鱼,餐馆不大,装修也颇简单,对有洁癖的人来说,可能卫生条件都不达标。但无法否认的是,沸腾在厚重敦实石锅里的汉江鱼,还真是鲜嫩味美,无比诱人。和全国很多地方张扬所谓“饮食文化”的路数一样,汉江石锅鱼的发明权,也被嫁接到汉高祖刘邦的皇冠上。据说刘邦打天下的那段历史,有一天带兵在石泉一带打仗,由于没有足够的粮草,于是,士兵们便就地取材,在石头上逐出一口锅的形状,再到汉江里抓鱼放在石锅里煮熟,这便是石锅鱼的来由。眼下中国餐饮市场上崇尚官家乃至皇家的时尚,也熏染到了秦岭巴山腹地的小城石泉,于是,你有满汉全席、毛家菜、官府宴,我也有汉高祖创制的汉江石锅鱼,在这里吃着石锅鱼,感受皇恩浩荡,品味美食文化,体验人流如织的五一假期。此时此刻,在石泉食美的历史进程中,虽说石锅鱼也只是近些年来的红火,尽管官府菜、宫廷宴,都是真实的历史存在,但制作技术并不复杂的汉江石锅鱼,却肯定是源于民间的一种草根美食。先不说店家宣称的石锅中添加有“秘制香料”是在糊弄人,但也不否认他们在调料的选择上确实动过一些脑筋。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呢?不就是把鱼和豆腐、土豆、魔芋、绿叶蔬菜切得大小合适放到石锅里去煮吗?这么简单的的料理,也要劳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亲自发明,难免有些故弄玄虚,大材小用了吧!</p><p class="ql-block"> 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汉江石锅鱼之所以被众多食客追捧,主要原因不是缘于烹饪的精致,而是得益于食材的鲜美。汉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条没有污染的大河,汉江里生活着上百种鱼类,而流经安康市(自然也包括下属的石泉县)的一段,就有90多种。清洁的江水养育出洁净的鱼,清澈江水浇灌出洁净的蔬菜,正是这些较少遭受农药、化肥荼毒的原生态美味,使得汉江石锅鱼成为人们舌尖上的宠爱。至于和汉高祖刘邦有关的故事,店家可以姑妄言之,食客也不妨姑妄听之,哈哈一笑而过之,无须认真对待。</p><p class="ql-block"> 品,紫阳茶香,尝,石泉食美,在品尝的路上,感受生活的丰富,享受假期的乐趣。尽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每每想到紫阳茶香四溢,再次感受石泉食美诱人,都有一种身临其境中的不虚此行,更有一种得空再来的留恋往返。</p> <p class="ql-block"> 紫阳毛尖—— 中国历史名茶、贡茶。它产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紫阳县。作为历史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紫阳毛尖外形条索紧结绿润显毫、嫩香栗香浓郁、滋味甘爽嫩滑的特点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p> <p class="ql-block"> 紫阳茶的功效与作用紫阳茶除了富含茶叶本身的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外,还富含微量元素“硒”,饮用紫阳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清心除烦的作用,还起到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紫阳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而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正是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才使得人体的自由基能得到一定的消除,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效应,对人体的机体和细胞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从而导致衰老效应,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自由基从而减缓人体的衰老。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我们有一杯陕西紫阳茶都能安抚我们浮躁的心!还能抗衰老、抗氧化、还能给人体补充体内不能自然合成的“硒”。</p> <p class="ql-block"> 人体为什么需要适量补硒呢?因为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品茶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能领略到水土、气候、人文、地理、历史的深厚底蕴,还有养生、医学方面的有趣知识。而“品”这个字,源自佛经,用于划分经文的章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紫阳富硒茶,是中国陕西省南部紫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区位于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气候宜茶。境内产销茶叶历史悠久,且天然富硒区,所产茶叶硒元素含量高,具有特种保健功效。紫阳富硒茶属历史文化名茶,在唐代即为宫廷贡品“每岁充贡”,在清代属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今为世界上首次通过科学鉴定的天然富硒茶,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天然富硒茶产品。</p> <p class="ql-block"> 饮用紫阳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紫阳茶品种多样,我尤喜欢喝“紫阳银针”茶。这种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这种茶正应了苏东坡的诗:“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色、香、叶俱全,品一口,叫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石泉,是一座来过就忘不了的城市。也有人说,石泉,是一座来了就瘦不了的城市。不仅因为环境好、气候好、风景好,更是因为,这里真的太好吃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石泉独有的饮食习惯,涌现了一大波“灵魂吃法”。除了食物本身的特色外,再搭配上独一无二的吃法。在这座温暖朴实的小城里,美食也显得并不孤单。让我们随着季节的脚步,品尝风味特色,让舌尖上的记忆温暖新一年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石锅鱼,用石泉特制烹饪方式制作而成;在“咕嘟咕嘟”的声响中,鱼肉的孔隙充分吸收了各种佐料的香气,质感嫩滑,松香爽口,麻辣味足,加上当地酸菜,更觉回味无穷;石锅鱼不仅美味,还兼具养生功效,深受食客喜爱。石泉烤鱼选用当地养殖鱼,味道鲜美、肉质滑嫩,既没有塘鱼的粗粝,也没有海鱼的腥味,不仅让当地人百吃不厌,更是征服了五湖四海游客的胃,成为了难忘的味觉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石泉人心里,开始吃菜苔,石泉的春天才算是真的到了。此时的菜苔最为细嫩、清甜可口,所含营养素也十分充足。菜苔最好吃的做法是搭配腊肉腊肠焖烧而食用。想必没有哪个石泉人能拒绝一盘菜苔烧腊肉的诱惑吧?腊肉和菜苔焖烧在一起,组成了地表最强鲜味组合!</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石泉县立足县域生态、富硒、绿色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发展壮大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同时通过打造“石泉食美”富硒预制菜公共品牌,联合企业实施“石泉食美”小碗菜餐饮连锁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100个以上的城市开办1000家以上的加盟连锁店。目前“石泉食美”小碗菜项目已在西安、武汉、成都、郑州等城市投入运营14家,签约34家,有合作意向的40余家,“石泉食美”小碗菜品牌逐渐成为石泉优质农副产品和特色美食走向全国市场的有效载体。“石泉食美”小碗菜连锁店每天所需的大量食材,有力带动了石泉第三产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位于秦巴山下的石泉小城,有着“秦巴水乡,石泉十美”的美名,这里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也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2.2%,山可以静心,水可以洗尘。</p> <p class="ql-block"> 位于陕南秦巴山间的石泉,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此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事实上,如今的家乡石泉,是由“山、水、洞、峡、滩、城、瀑”组成的“秦巴山水,石泉十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喝完紫阳茶,吃了石锅鱼,老战友保国两次出行都是总负责,有他一路上周到细致的安排,大家的吃住行堪称无忧无虑,自从担任出行的总,于是,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 “爱上一个地方需要多久”,也许只是那么一眼,那么一瞬间只是来过,就怦然心动只是来过,便念念不忘我相信总会有不经意的瞬间让你爱上石泉</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石泉古城街,轻踏着古人们走过的路,看着斑驳的石墙、老旧的屋檐,这些静静伫立的老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旧时光之中。</p> <p class="ql-block"> 郁郁青山之间,袅袅白雾之下,众多古村落掩映其间,静静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文化的传承,每一处角落,都值得去品味、去追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石泉,真真切切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是一个创业的宝地,是一处旅游的佳境。金蚕之乡桑海之美:蚕自古被奉为神物,蚕桑文化肇起于农耕,并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象征和农耕文化的主要图腾。西汉皇室褒奖蚕农的御制品“鎏金蚕”的出土,震惊世人,见证了石泉作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的灿烂文明。汉江浣女脱俗之美:沿着沙路前行,双脚被掩埋,扁舟渔火拖起一条狼烟,向着地球血管方向,亿万年奔走不息穿过石泉这个地方。眼前,那浣香女的秀发,卷进写满故事的书藏,引风流人物,沿着唐宋词的意境走来,醉倒在绿洲,泼墨了汉江,在这里:“宜居、宜业、宜游”,的石泉,用真诚欢迎五湖四海的客商和朋友前来旅游观光、居住休闲、投资兴业,相信这片美丽热情的土地一定会给您带来惊喜和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