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职业》之更夫

王平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人没有钟表,没有手表,没有显示时间的设备,只能看着太阳判断个大概时间,早上、中午、下午、黎明、午后、黄昏……。晚上没了太阳,没了参照,甚至连月亮都没有,如何知道时间呢?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出现两个更夫,一人手里拿着梆子,一人提着铜锣,边走边敲,给大家报时。那么,更夫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又是怎样报时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早在西周时期就按“地子”把一天分成了12个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辰时、酉时、戌时、亥时等。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子时开头,为现在的23点到凌晨1点;丑时为凌晨1点到3点,余类推。</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白天和晚上区分开来,古人又把12个时辰分成了两个时段,即白天7个时辰,晚上5个时辰。白天的7个时辰分别是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辰时、酉时等。晚上的5个时辰分别为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等。</p><p class="ql-block"> 为了和白天有所区别,古人又给晚上的5个时辰起了个名字,叫更。戌时(17点到21点)为一更。亥时(21点到23点)为二更。子时(23点到凌晨1点)为三更。子时就半夜了,“三更半夜”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丑时(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寅时(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五更以后天就亮了,晚上结束。</p><p class="ql-block"> 古人没有钟表、手表,怎么划定这12时辰的呢?大概有三种方法,一是日晷,日晷是隋朝大臣袁充发明的。原理是按太阳投射的影子来确定时间。日晷为一圆盘,圆盘上标有12个时辰的标志,圆盘中央竖一直杆。直杆的影子投射到那个标志就是那个时辰。二是刻漏,刻漏有水漏和沙漏。水漏是唐朝发明的,二者的结构大致相同。都由上下两个通过小孔相连的容器组成。上面的容器装水或沙子,水或沙子通过小孔缓慢流入下面的容器。下面的容器标有12时辰的刻度。水面或沙面到了那个刻度就是那个时辰。三是燃香,唐朝时发明了香篆钟,根据香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判定时辰。宋朝的香篆钟已经很先进了,把香做成圆盘,上面标有12个时辰的标志,香燃烧到那个标志就是那个时辰。建国初期农村人蒸馍还用燃香的方法估计时间;说话办事还用香来表示时间,比如有人问:“什么时间回来?”对方会说:“一柱香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用刻漏判断时间时,古人除了把一天划分为12时辰外,还把一天划分为100刻。100不能被12整除,所以一个时辰大概是8.33刻。古书里常有“午时三刻问斩”的说法。那个“刻”就是这么来的。“午时三刻”太阳直射地面,古人认为这时候阳气最盛,能够压住阴魂,所以在这个时候处斩犯人。“刻”是古时最小的时间单位,所以就有了“刻不容缓”、“顷刻之间”、“一刻千金”“时刻准备着”等成语或词语。</p><p class="ql-block"> 古人除了把晚上分为五更外,还把每个更次又细分为5点,实行五进制。秦腔《游龟山》中胡凤莲有句唱词:“耳听得谯楼上二更四点……。”那“二更四点”的“点”就是这么来的,意思是,夜深了,差一点就三更了。</p><p class="ql-block"> 古人不光晚上打更报时,白天也报时。白天报时敲钟;晚上报时击鼓。古时每个城市都有钟楼和鼓楼,就是为了报时修的。有的地方晚上报时在谯楼。谯楼是城市防御设施,设在城楼,有瞭望、巡夜、军事联络、军事指挥等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夜间击鼓报时的功能。“晨钟暮鼓”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常说的“钟点”或“点钟”也是从这儿来的。白天敲“钟”,晚上打“更点”,一天的时间就是“钟”和“点”了。故而有了“钟点”或“点钟”的词语。</p><p class="ql-block"> 更夫负责晚上报时,一般由两人组成,前面一人挑着灯笼、拿着梆子;后面一人提着铜锣。俩人一前一后,一人敲梆子,一人敲锣,敲完还要喊一句注意安全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打更的规律是,先敲梆子,再打锣。梆子是前奏,提示人们注意后面的锣声,锣声的点数才是要报的更次。锣声都是第一声长,随后的声音短粗。</p><p class="ql-block"> 一更锣声是:“咣—”,单独的一声长音。一更为晚上7点到9点。人们还没有睡觉,要做饭,要烧炕,要点灯,要用火,古人的房屋都是木房或草房,极易着火。故而打完锣要喊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p><p class="ql-block"> 二更锣声是:“咣—,咣,”一声长音,一声短音。二更为晚上9点到11点,人们开始睡觉,盗贼也开始活动。故而打完锣喊:“关好门窗,防贼防盗。”</p><p class="ql-block"> 三更锣声是:“咣—,咣,咣,”一声长音,两声短音。三更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此时已到夜深,人们都已入睡,没什么事了。故而喊:“子时三更,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四更锣声是:“咣—,咣,咣,咣,”一声长音,三声短音。四更为凌晨1点到3点。天气逐渐变冷,容易受凉感冒,故而喊:“丑时四更,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 五更锣声是:“咣—,咣,咣,咣,咣,”一声长音,四声短音。五更为凌晨3点到5点,五更过后天就亮了,古人提倡早睡早起。故而喊:“早睡早起,保重身体。”</p><p class="ql-block"> 听到锣声人们就知道几更了,该干什么了。读书人三更要睡觉,不能再熬了;赶路的人要早点上路,四更就得起床;军人四更造饭,五更开拔……。各自安排自己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更夫边打更边喊,既是报时,提醒安全,也是对坏人的震慑。</p><p class="ql-block"> 更夫多用刻漏(水漏、沙漏)或燃香的方式判断时间。需要严密观察,不能误事。所以,更夫都由非常敬业的老者担当。</p><p class="ql-block"> 更夫由官府发给薪响,工资不高。但打错更的处罚很重,轻者扣罚薪响,重者棍棒伺候。《古今楹联拾趣》中就有这样的故事,一更夫酒醉打错更,东城敲了三下,西城敲了四下,闹得满城混乱。上司很生气,要予惩戒。更夫急忙求饶。上司爱作对联,就说,我出上联,三天内你若对出下联,处罚可免。上司出的上联是:“东城三,西城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说的就是打错更的事。更夫哪里对得上来?急得抓耳捞腮,茶饭不思。有个叫曹宗的神童知道了,给了下联;“南斗六,北斗七,群星灿烂,灿烂群星。”对仗公正,绝妙至极。上司看后高兴,免了处罚。</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就有了更夫。《周礼》说:“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hu同呼)旦以嘂(jiao同叫)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那时没有计时装置,就以鸡的属性报时,所以报时官就叫“鸡人”。</p><p class="ql-block"> “鸡鸣狗盗”的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孟尚君要逃出秦境,深更半夜来到函谷关。岂知关门紧闭,鸡鸣才开。情急之下,孟尚君的门客学了鸡叫,才把关门骗开,逃了出去。可见战国时期还是鸡人报时。</p><p class="ql-block">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是唐代诗人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一句诗。降帻指红布做的鸡冠状帽子;晓筹指更筹,写着时辰的竹签。是说鸡人头戴着红色鸡冠状帽子,手执更筹报晓。把鸡人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隋朝发明了“日晷”,唐朝发明了“水漏”和香篆钟。有了这些计时装置,鸡人就下岗了,代之而来的就是正规的更夫,并一直延续。</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更夫还很多。那时已经有了钟表,手表,怀表等。但只是当官的有,有钱人有,普通百姓没有,所以,更夫依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城里装了报时钟,到处通了广播,加之钟表、手表、怀表等逐渐普及,更夫便退出历史舞台,彻底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