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一游台湾记

建成

<p class="ql-block">我绝对有资格成为懒人世界中的一员。也向往做个背包客,仗剑天涯。却既吃不了苦,又极其恋家。找各种借口拒绝旅游。当终于有大把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候,再没有理由为自己懒惰找借口,朋友问我想去哪里,我竟然脱口而出~台湾。</p><p class="ql-block">山清水秀的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台湾岛的美丽,不在作家琼瑶的笔下,不在摄影家阮义忠的镜头里,它一直在我的心头。依稀梦境朦胧,却如椰韵春柳,每在风里舞动。</p><p class="ql-block">打开中国地图,就能看到台湾岛像一条船,两头尖,中间宽,静静地漂在蔚蓝的海里。那原本是与大陆连在一起的陆地,也有高山森林,也有溪流沙滩,只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缘由,才与大陆有了海峡之隔。一曲《绿岛小夜曲》,多少次撩起我的希冀,那沉静的夜色,微微的海风,以及椰子树的长影……</p> <p class="ql-block">囿于两岸不能穿越海峡中线直飞的约定,从兰州飞往台岛的客机,是从浙江温州沿海飞到公海,然后拐个直角,向南进入台湾空域,所以没能从空中俯瞰台岛概貌。刚从舷窗看到一阵葱郁,几片楼群,就已经降落在桃园国际机场了,脑海里只留下五颜六色的楼顶,白色、蓝色、绿色或者橙色。台湾的楼,好像随主人的兴致来装饰,一幢幢看起来挺个性。</p><p class="ql-block">谁知一踏上台岛的土地,我早先预料的激动竟未出现。虽然出机场时给每人发了一张《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可骨子里压根就没有从“解放区”来到“敌占区”的概念。接触到的人都客客气气,面带微笑,我还以为进入了贵宾服务区。这里的景致儿,几乎与闽南、粤东一带无二。行道旁的木棉还不到开花的时节,杂间的三角梅却已笑傲群芳,不大的香杉林,坐落在小山丘下,旁边的屋舍若隐若现,晚稻还没收,正酝酿奉献金黄。及至进入繁华闹市,满街繁体字招牌,和满街带着闽南调的国语,仿佛一下子置身五十年代的厦门。我对台湾的美感,便从朦胧变得具体。</p><p class="ql-block">台湾岛的地形以山丘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且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最高处,是清朝《福建通志》上“云雾罩于其上,时或天气光霁,遥望皆白石”的玉山。玉山是一座令人仰望的山,主峰突起,山势高峻,海拔高达3952米,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两侧峭壁千仞,西侧是绝壑深沟,东侧则是碎石陡坡,由是被尊为台湾的“五岳之首”、“百山之王”。环主峰而立的东、北、南峰也都在3800米以上,只有西峰略低,高度为3518米。从这近乎青藏高原的山顶,到山下海拔1000多米的茶园,几乎垂直的空间,分布着寒原带、冷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四种气候型态,衍生出多样化的动物群种及植物林相,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尤以山下的黄玉和高山茶最为出名。</p> <p class="ql-block">晨岚退去。我们在一所装修得金碧辉煌、酷似庙宇的小学校旁,看见了阿里山迟暮的日出——太阳从云霭里升上林梢的那一瞬间,七彩的光束,从高高的树尖投射下来,一束,又一束,犹如激光,又似彩练。它既不像泰山的日出,仿佛有两轮太阳在缥缈的雾幕上跃出海面;也不像黄山的日出,冉冉的朝阳燃烧着晨雾,一片金光。阿里山的日出,是在一闪一烁之后,直接挂在天上,感觉就像被蒙了眼睛,猛然放开,却发现躺在红烛待晓的洞房,没有期待,没有前奏,有的只是惊喜。</p><p class="ql-block">比起阿里山日出的突然,日月潭就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画,静静地铺在那里,不以人喜,不以人愠,但将真容迎远客。游览水明如镜的日月潭,我们一家是带着“条条框框”的。这条框便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日月潭》,说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阿里山,有一个很深的大湖,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光华岛,把湖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薄雾轻飘,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之时,泛舟湖上,周围的嵯峨苍翠和所有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p><p class="ql-block">到达日月潭的时候是上午九点半,没有赶上“薄雾轻飘”和“晨星”,也没遇到“濛濛细雨”,但在明丽的阳光下泛舟湖上,确实是晃动在青山绿水的倒影里,周边山林中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隐约可见,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当年常去的观景亭就在水边。山水之美,凝于一处,近乎仙境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其实,仙境谁也没见过,都是主观臆想。自从人类登上月球、造访火星,对于“天界”的神秘感已经大大降低,科技的发展倒逼人类更好地认识山石田土、水木清华,以便准确定位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诚如这日月潭,它不光是一处自然景观,而且是一处内涵环保理念的人文景观。因为日月潭早晚的水位相差很多,作为蓄能发电的上水库,有一部分水是日夜搬家的,白天用电高峰时泄流发电,水会流到300米外的明潭、明湖两个下水库,晚上用电低谷,又会利用低廉的电价将水从这两个下水库抽到上水库。这是目前最可靠的蓄能方法,国内也在开始建设,据说陕西的“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就有这样的设计。</p><p class="ql-block">从日月潭这样的高山湖泊,下到海岛的最低处,那就是另一番体验。在岛北端野柳地质公园丰富的姜石、解理、壶穴与溶蚀盘中,我们见到了原始的蕈状岩、姜石的发育过程,见到像象石、珠石、玛伶鸟石、花生石、二十四孝石和仙女鞋和等岩层中形状特殊的结核,观察急涌的海浪一点一点腐蚀消磨峭壁的过程,感悟一天一天的时间,是如何消磨一个人的生命。而台岛南端的垦丁,据说因大陆去的一批垦荒壮丁而得名。这里三面环海,成半岛状,已辟为公园。凸出的猫鼻头和鹅銮鼻两爪,一爪伸向大陆方向的台湾海峡,一爪伸向巴士海峡,让人想起鲨鱼的尾鳍。</p> <p class="ql-block">水太多了,水面也太大了,大到人忽生一叶扁舟的感觉,仿佛脚下的土地不是岛屿,而是一条没有航向的船,正漂泊在风大浪急的大洋里。</p><p class="ql-block">垦丁的天气不是风就是雨,很少有长时间的阳光明媚。海风很大,岸上的红树林全被刮成斜的,穿在身上的风衣也像船帆一样圆圆地鼓起。一位高山族民谣歌手正在演唱,顺便推销他的专辑光盘,噼里啪啦就砸下一阵雨来,伞又撑不住,躲又没处躲,歌者和听众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好在这种雨来得快,去也匆,几分钟过后,便云散日露出彩虹。这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梁,让天与地变成通途,登天似乎只是抬腿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台湾所处的准确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海峡为我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无论从军事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它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地理位置都显得是十分重要的。平生几次来过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看金门、台湾,站在台湾海峡西岸看海峡。多年以来,我心中总会冒出一个想法来:什么时候能站到海峡的东岸往祖国西岸看一看那该有多好呀。想不到的是,这次总算很快就能如愿以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