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茅家埠都锦生故居

高棣

<p class="ql-block">  昨天是五一长假第二天,天气晴好,我们一早去茅家埠,参观中国丝绸界前辈、爱国人士都锦生故居。</p><p class="ql-block"> 都锦生是以首创丝织风景工艺、创办都锦生丝织厂而闻名中外的爱国实业家。他一生信奉实业救国,其事业因之而起,其生命亦因之而终。</p><p class="ql-block"> 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是由都锦生亲手织出。之后,他亲手绘制和轧出五幅“西湖十景”的意匠图和画版,新颖别致的“西湖十景”织锦画很快赢得了过往游客的青睐。现在说到织锦,都锦生的大名对杭州人来说几乎是无人不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都锦生故居就在距西湖不远的茅家埠23号,与茅家埠船码头(牌楼)只有一条小马路之隔。故居由入口、祖屋、作坊和纪念室、陈列室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  院落内,都锦生塑像伫立在小竹林边,西装笔挺,圆圆的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而就是这个文质彬彬的实业家,织出了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开创了织造风景画的先河,并在抗日时期不畏残暴,坚守民族大义,深为后人称颂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都锦生织锦品牌商标图案产生于1922年,由都锦生先生亲自设计。将“C”、“T”、“S”三个英文大写字母,经过艺术加工,先将“T”、“S”两个大写字母交叉组合在一起,外面再加上第一个大写的字母“C”,组合成一个商标图样的整体图形。</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的展厅内,文字、图片、实物将人们带回到都锦生出生、创业以及抗战的动荡年代,内容不多,却看得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都锦生,1898年生于西湖茅家埠,1917年考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就读机织科。1921年3月,都锦生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织造的第一幅黑白丝织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首创成功,实现了他把西湖美景织成风景织锦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都锦生亲自参加爱国游行,在杭州沦陷后,日本侵略者逼迫都锦生在伪政府任职,被严辞拒绝,都锦生遭到追捕,家中财物也被洗劫一空。避居上海后,重办的工厂又被日军炸毁。然而都锦生从未丧失信心,一直在炮火声中勾勒着未来中国织锦业的发展。1943 年,45 岁的都锦生因脑溢血不幸去世。</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都锦生先生经历了艰苦创业,蓬勃发展至因战祸而毁于一旦的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在此以都锦生先生的生平事迹来展现他的崇高品质和民族气节。</p> <p class="ql-block">🔽都锦生先生慷慨解囊,资助办学。</p> <p class="ql-block">🔽都锦生先生怒烧日伪报纸,拒任伪职。</p> <p class="ql-block">🔽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都锦生丝织厂在上海的闸北分厂被日机炸毁。1937年8月,日机轰炸杭城,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工,都锦生将十二台手拉机转运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的生产。1939年,都锦生在杭州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被日本侵略者烧毁。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上海租界,都锦生丝织厂又被迫停产。都锦生眼看自己的企业尽遭破坏,悲愤交集,忧郁成疾,于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葬于杭州茅家埠附近的小兔儿山上,现移葬至杭州南山公墓。都锦生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令人扼腕。</p> <p class="ql-block">  二层小楼带着典型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这里是都锦生故居的住宅,一层为会客厅,二层为卧室休息区。</p><p class="ql-block"> 会客厅起名润馀堂,黄底黑字的匾额下是锦生织造厂织造的代表作之一——根据画家潘天寿的画作织造而成的《松鹰图》。典雅的清式家具、对子孙寄予厚望的对联,还有墙壁两侧展示的织造作品,让整个会客厅显得雅致而充满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栋简单的小楼就是早期都锦生丝织厂的生产作坊。1922年,都锦生在此开工织造,采用自产自销、产销并重的经营方式。这里展示的是都锦生先生办厂初期织锦作坊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都锦生的父母在给他起名时必定是抱着希望他拥有锦绣人生的美好愿望的。人如其名,这位实业家不仅有着锦绣人生,也为锦绣而生,并为自己、为民族织造业织就出一片“锦绣河山”。</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该建筑是都锦生先生所建的,现为杭州市级文保点。原为家庭生活起居的场所。现在此重点展示都锦生先生的创业历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家中办厂成功的基础上,1926年,都锦生在艮山门外购地10多亩,建造新厂房,扩大生产,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5台,职工130多人。丝织画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获金质奖章。后又建第二、第三工场,并在全国各地开设营业所,至20年营业所已遍及上海、南京、汉口、北平、广州、香港等13个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p> <p class="ql-block">🔽1957年3月23日、1957年4月26日、1960年12月23日、周恩来总理三次来参观、视察。</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曾指示:都锦生织锦是中国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锦生织出</span>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p> <p class="ql-block">🔽都锦生新颖别致的“西湖十景”织锦画——雷峰真迹。</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都锦生故居后,顺便游览了一下茅家埠。这里旧时为茅姓人家聚居村落,村口埠头布满茅草,因而得名。明清时期,前往灵隐、天竺上香的香客们多在此泊船登岸,故成为“上香古道”起点。2003年经整治修缮后,恢复湖埠、香道、水滨民居等景观特点,野趣不减,清幽愈胜,成为西里湖湖畔一处“世外桃源”。这个景区临近杨公堤,紧靠西湖(离西湖仅200米),闹中取静,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是一个休闲调节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玉涧桥:又名玉建桥,原位于桐庐县印渚镇丰收村,为双孔石拱桥全长29.1米,宽4.8米,桥墩迎水面作出分水尖,拱璧为纵联分节并列式砌法。该桥建于明代,《徐霞客游记》载“桥甚新整,居市亦盛”。2003年按原貌迁移保护至西湖湖西景区。(以下3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通利古桥:建于清中叶以前。当时,香客常常乘船经通利桥在家埠登岸,或步行上香古道途径该桥去天竺诸寺进香。桥为单石拱桥,长约14.5米、宽3.5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3年恢通利古桥,并对这一古桥予以保护,作为一处展现古道历史风和传统风俗文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上香古道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