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抚州之--张恨水与黎川

墙角梅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墙角梅</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nova 8 Pro</p><p class="ql-block">地点:抚州黎川</p><p class="ql-block">文案:墙角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5.2</p> <p class="ql-block">  文化抚州,才子之乡。这里历史上孕育了一大批才子大家,“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张恨水的文学梦想正是从这启航。</p><p class="ql-block"> 正如张恨水之子张伍所言:“黎川是父亲文学创作的启蒙圣地,是黎川的山水蕴育了张恨水,是黎川的人文山水赋予了张恨水的才华与灵气”。</p> <p class="ql-block">  黎河北岸,新丰桥头,南津渡口,张恨水旧居便坐落于此。这,正是张恨水的“梦里江南”!</p> <p class="ql-block">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1895-1967),恨水是笔名,“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张恨水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成名作品为《春明外史》,其许多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因长篇小说《金粉世家》与《啼笑因缘》的问世,使事业达到巅峰。</p> <p class="ql-block">  “恨水”笔名,取于南唐李煜的《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并非民间传说其追求冰心女士不得而取……</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1945年在重庆红岩村接见张恨水时,他就“恨水”笔名向毛泽东作了汇报。</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张恨水辗转生活过许多城市,百年过后,只有在黎川的旧居仍然保存完好,这是全国唯一幸存的张恨水生活硬件遗迹,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张恨水旧居为清代中晚期建筑,旧居为砖混与木楼结构,占地380平方米,楼下是生活与工作接待场所,中间有一方天井,楼上设有古色古香的卧室、学堂和书房。</p><p class="ql-block"> 少年恨水在这里接受了古代文学启蒙并喜欢上了小说和诗词,学业上有了不少进步。在200年的时间里,这里做过染坊、纸行、货栈,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旧时政府厘卡也设在这里。1905年,张恨水的父亲张联钰办公于此,负责辅助当地政府厘金的征收。</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初,少年恨水在黎川度过了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的经历,不仅改变了张恨水的一生,也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增添了一名不可多得的文学奇才,黎川成为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发源圣地。 </p> <p class="ql-block">  黎川对张恨水文学生涯的独特影响,张恨水的文学启蒙竟是从黎滩河乌蓬船上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1905年初春,10岁时少年恨水随父母来到黎川,在一条乌蓬船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通俗小说《残唐演义》,从此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造就了一位杰出的作家,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奇观。恨水在黎川开始接受古代文学的启蒙教育。在私塾先生的影响下,他购买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小说,传统文化从此在他脑海里扎下了根,为后来通俗小说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他的小说连载于报纸副刊上,反响强烈,连带报纸销量大增,一时洛阳纸贵。</p><p class="ql-block"> 张恨水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春明外史》连载5年之久,而《金粉世家》则从1927年2月14日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历时5年3个月,于1932年5月完毕,共112回,约100万字,充分表明张恨水受读者欢迎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啼笑因缘》更是大热之作,即使连载完毕,读者并不罢休,于是各类续作出现在市面上,这部小说是被续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创了记录。原著一版再版,以此原著改编的电影,都是当时最红的导演、明星参与,一次次刷新受欢迎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张恨水创作量高居中国现代作家之最,三千万言的巅峰数据至今无人超迈! </p> <p class="ql-block">  “书生顿首唤国魂”!一生写情的张恨水有博大的家国情怀,他1945年发表抗日小说《虎贲万岁》,是我国第一部战史小说。</p><p class="ql-block"> 读恨水抗战作品,字里行间不仅有书香,还有硝烟味和烽火情 ……张恨水经抗战洗礼,加速了其由旧融新的文学转型,从此他一跃为抗战文学先驱,国难小说的开拓者!在其著作超身的成果中,抗战文学作品独树一帜,量踞第一,总字数800万言,可谓“高产中的高产”!有三十余部长篇抗战小说与五部中篇抗战小说,还有若干短篇小说及数千篇涉及抗战内容的散文随笔,留下了不容置疑的南京大屠杀的形象记忆,“客观、忠实”为指导思想的《延安一月·序》,正面战场的生动战史以及针砭种种腐朽现象的漫画式篇章!</p> <p class="ql-block">  在张恨水的“梦里江南”里,黎河及新丰桥对其印象是那般深刻!1924年3月3日,张恨水在《上海画报》发表《旧岁怀旧》一文,对新丰桥作了形象的描述:“长桥大抵跨河而通山,桥正中建屋,敞轩而观四面。桥下临闸,以围大数丈之木轮,置闸口中。水自上流头来,激轮辗转如飞,浪花作旋风舞,至为可观。”</p> <p class="ql-block">  这里风光秀美,凝聚天地之灵气,恨水文学梦的启航地。这已经是现代不少文人墨客的“梦里江南”!</p><p class="ql-block"> 来吧,这将赋予您才华与灵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