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天堂里的母亲

清风

<p class="ql-block">  “树高不离根,母爱似海深,孩儿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我们的母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姓尹,名年媛,</span>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草坪村人氏,生于1937年4月30日,殁于2023年11月4日,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节来了,我们的母亲离开我们已半年之久了。呜呼!我们思念母亲,想念母亲,惦念母亲,怀念母亲,带着拳拳哀思,泣泪泼墨,缅怀天堂里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年时父亲和母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母亲3岁就没了父母,家里只剩下姨母和母亲两人,且姨母当时也只有8岁。为了生存,母亲不得不给人家做童养媳,洗衣做饭、砍柴割茅、挖土种菜、穿针引线样样都会,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正直,认真倔犟的性格。解放后,新中国废除了童养媳制度,母亲从此获得了新生。1954年,经组织介绍,母亲与当时在村里搞土改的工作队员曾志诚(也就是我们的父亲)喜结连理(俩人一直相亲相爱到终老)。成家后,母亲年轻好学,积极向上,思想进步很快,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先后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村妇女主任等职,</span>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党性强,</span>一心为群众,无私奉献,只要党组织安排的工作,布置的任务,她都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怕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群众,她把</span>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农村基层工作中,曾多次被省、市、县授予<span style="font-size:18px;">“劳动模范”、</span>“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和表彰奖励,多次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她无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span>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1年上级党组织颁发给母亲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父母亲一生生育了我们兄弟三人,并历尽千辛将我们抚养长大,培育我们读完高中,一直到我们三兄弟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庭的特殊性,父亲在单位工作,母亲在农村务农,当时这种情况被称为“半边户”。母亲在她的青年和中年时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工作,凡事自己带头,想方设法把分管的任务落到实处,生怕走在群众的后头。为了家庭,她生怕饿着冻着我们,教育我们从小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礼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想而知,母亲不知</span>经历、忍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但她顽强、坚韧地挺了过来。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我们三兄弟还小,都在学校读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里就母亲一个劳动力,她</span>经常起早摸黑,勤奋劳作,但分配的粮食还是很少,经常不够吃,母亲就用少量的米饭拌大把的青菜合炒着一起吃,并取其名为“蓑衣饭”,就这样也是经常有上顿没下顿。尽管如此,母亲宁可自己挨着饿,咬紧牙关,硬是坚毅、矍铄地扛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了,我们的母亲老了,头发白了,腿脚也不听使唤了,由于严重风湿关节病的折磨,膝盖要靠长期贴膏药止痛,连上街买菜都要扶着轮椅才能步履蹒跚地行走。同时,母亲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但她依然乐观向上,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始终保持一颗快乐、刚毅的心。</p><p class="ql-block"> 她不愧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她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父亲九十岁生日和母亲八十三岁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84岁时和孙女同日生日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慈爱的一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母亲曾一度被红卫兵打倒、批斗,但她始终初心不变,信念不改,始终相信党,相信组织。文革结束以后,母亲更加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终胸怀一颗大爱之心,一心扑在工作上,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深得村里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span>亲戚邻里之间,母亲为人友善,乐于助人,和睦相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不与人争强好胜,红脸吵架,深受</span>亲戚邻里的称赞和好评。</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8日,94岁的老父亲因年老多病去世,9月4日还山。后两个月,也就是11月4日,我们亲爱、心爱、敬爱的母亲也带着无限的爱恋与不舍离开了人世。有人说,母亲和父亲一生相濡以沫,情比金坚,感情太好,她是带着满怀的爱恋追随父亲走了。也有人说,母亲是多种疾病缠身,病的太重,病无所医,她是带着满腔的不舍离开了。但不管怎么说,母亲走了,永远地离开我们走了。呜呼!每当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想起母亲的抚养、培育和恩德,我们悲痛万分,无以为报,唯愿母亲一路走好,庇佑子子孙孙平安、健康、幸福、吉祥。</p><p class="ql-block"> 她当之是一位和善的母亲,她的一生是慈爱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年轻时和我小时候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我们的母亲,我们再也看不到你的音容笑貌,再也看不到你扶着轮椅缓步行走的背影,再也看不到你柔情的微笑和慈祥的母爱。</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我们的母亲,望你在天堂里享受美好的生活,不再有任何的病痛;愿你在天堂里和父亲团聚,不再有任何的愁离;祝我们的母亲和父亲在天堂里有美好的梦境,不再有任何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我们的母亲,现在你已儿孙满堂,大部分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我们一定继承你和父亲的遗志,克颂先芬。</p><p class="ql-block"> 儿孙们永远永远怀念您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年老时和全家人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曾剑敏2024年5月执笔作于株洲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