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返程,海南到西安,我将行程划作了“三部曲”

钰驾亲征

<p class="ql-block"><b>第一部 桂林的山水被阳朔的鱼和漓江的鹰抢走了风头</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三月中旬以后,天气便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这是老天告诉我们该回家了。20日一早,我们便收拾停当,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旅居了5个月的海花岛,开车走上了返程之旅。</p> <p class="ql-block">出岛还算是顺利,提前预订了11点40的轮渡,10点到达海口新海港,排队进港不到半个小时,到达徐闻港下船已经14点了。上高速,天黑前入住广西玉林城市印象酒店。</p> <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耳熟能详伴随了我很多年,但我一直都没去过。这次返程路过,自然不能再错过了。在网上查了很多攻略,觉得都逛下来似乎也没必要,重点逛几个经典景区能对得起返程路上的油钱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经在网上查询,桂林最具人气且最有特色的景点就是阳朔的漓江山水,那个人民币20元票面上景色便在这里,而这里,就是阳朔的兴坪古镇。于是,在这个兴坪古镇,我们便遭遇了阳朔的鱼和漓江的鱼鹰。</p> <p class="ql-block">这里所说的阳朔的鱼是特指阳朔的名菜啤酒鱼。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在阳朔县城,满大街的招牌都是啤酒鱼,但据说有一家特别有名,是上了央视美食节目的,但具体是哪一家咱也弄不清楚,只依稀记得是周姐还是刘姐之类的,后来到了兴坪古镇,在上船游漓江之前,我们先去品尝了刘姐的啤酒鱼,也算是不留遗憾吧。</p> <p class="ql-block">阳朔的鱼,得漓江山水之灵秀,浇之漓江水酿造的啤酒🍺,再加之世代相传的高超美食技艺烹煮,从此便有了鲜活的人间美味和漓江山水美景之外的又一个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其实啤酒鱼的烹饪过程并不复杂,其灵魂全在于那包自制的酱料。在服务员小姑娘给我们操作的时候,我们全程进行了拍照,先是在锅底放入葱姜蒜等佐料,然后将切成花刀的鱼🐠放入锅内,加入自制酱料,再依次(至少分两次)倒入啤酒,然后盖盖儿,焖煮5分钟。桌上有一个沙漏,服务员说沙子漏完就可以开吃了。</p> <p class="ql-block">当揭开锅盖的瞬间,一股香气便弥漫开来,鱼肉鲜香,夹杂着微微的辣挑动着你的味蕾,令人不禁食欲大开,吃的是酣畅淋漓。阳朔的啤酒鱼,果然名不虚传!后来我们回到家,也采用此等手法用豆瓣酱海鲜酱将一条鲈鱼也如法炮制,味道也是与此不相上下,也算是阳朔一游的额外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便游了漓江景区。坐游船沿漓江逆流而上,至小渔村原程返回,中间在一处可停留20分钟左右,让游人尽情拍照,其间有当地渔民划着竹排靠过来,竹排上最夺人眼球的就是站立在横杆上的鱼鹰。渔民上船,让游人肩抗横杆,与不可一世的鱼鹰拍照,每次收费两元。而那鱼鹰,应该也是见惯了此等场面,不飞不跑,不吵不闹,全程默契配合,极其乖巧。但仔细端详,却是鱼鹰的腿上被细绳拴着,根本就没有展翅高飞的空间,而又弯又尖的鹰嘴,也被绳子紧紧地缠着,怪不得鱼鹰如此配合,看来也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吃尽了苦头,不得不收敛了锋芒。</p> <p class="ql-block">鱼鹰虽然看上去憋屈,但沿途的风景却是极美的,到了小渔村返程时,游人可以上到船顶平台,尽情地欣赏美景与拍照。尤其是到了20元票面风景处,人们更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20元纸币,看是否一致,并与之合影。</p><p class="ql-block">整个漓江船游的过程大概有50分钟左右,就此我们结束了阳朔之行。</p> <p class="ql-block">从兴坪古镇出来,我们便沿着省道一路蜿蜒,傍晚时分赶到了大圩古镇,在万寿桥上欣赏了漓江的晚霞夕照。入住一家民宿,享受了千年古镇的幽静的一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计划是进入桂林市区,游览象山公园,打卡桂林的地标象鼻山。但一早起来,天气阴沉,开车进入市区后,淅淅沥沥的雨便从天而降,远处的楼房与山体也因雨雾而变得苍茫起来,此情此景打卡象鼻山的计划肯定是要泡汤了,而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说桂林的雨还要持续两天,于是,我们在市区享受了一顿桂林米粉后,果断开车出城上了高速,直接奔了贵州而去。</p> <p class="ql-block"><b>第二部 肇兴侗寨的惊喜,镇远古镇的失敬,黔东南来去匆匆!</b></p> <p class="ql-block">进入贵州地界,便是黔东南,天气果然是艳阳高照。这里的景区众多,经反复思考,我们舍弃了千户苗寨而选择了更近更具性价比的肇兴侗寨。而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到达侗寨的时候,正是中央电视台到肇兴侗寨录制侗寨群众文化娱乐节目的时候,我们有幸遇见了穿着各色节日盛装的侗寨男女老少,以黔东南特有的山水为舞台,在央视摄影师的镜头下,上演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大型实体真人秀。</p> <p class="ql-block">到了夜幕降临,侗寨更是绽放出了她独特的美。站在观景台上,整个侗寨的夜景尽收眼底,美不胜收。语言苍白,还是让图片说话吧。</p><p class="ql-block">正沉浸在侗寨的夜景中难以自拔,忽闻一阵动听的歌声从寨子里传来,原来今天是周五,每周例行的侗寨村歌大赛如期在寨子里的信团鼓楼举行。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侗族大歌为名。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其中多声部混声与音乐伴奏合唱扣人心弦,技惊四座。而每个周末,当地都要举办村歌大赛,各村各寨的群众都踊跃参加,在这里一展歌喉,歌唱家乡,歌唱生活,为游人展示了侗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在肇兴侗寨吃了早饭,便驱车开往镇远古镇方向。在接下来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我们曾经纠结于千户苗寨和镇远古镇的取舍。后觉得千户苗寨与肇兴侗寨都是同一类型,且镇远古镇方向离遵义更顺路一些,所以我们就奔了镇远古镇。</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到达镇远古镇,烈日当头,古镇的街头上几乎没有树荫遮阳,走在至少有数百年历史的石板路上,晒着亿万年之久的太阳的热量,让我这仅有60年历史的现代准老汉不胜荣幸但也消受不起,匆匆在古镇上转了一圈,找了一家临河旅馆的临河房间,有临河阳台,下午坐在这里喝茶吹风,应该也是一种享受,房价出乎意料的便宜,要价120元,稍微讲了一下价,100元搞定。但老伴儿觉得已经在大圩古镇住过了一晚,在这儿似乎没有住的必要了,干脆一脚油门去遵义算了。非特殊情况下,老伴儿的话就是圣旨,于是,因为太阳炙热的缘故,我们在镇远古镇几乎没有游览,只是蜻蜓点水地转了一圈,便告别了这里,这个5A级景区到底算是逛了呢还是逛了呢?</p> <p class="ql-block"><b>第三部 遵义膜拜,武隆狂奔,旅游不是暴走!</b></p> <p class="ql-block">到达遵义的时候,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直接抵达遵义会议旧址广场地下停车场,准备在附近找家酒店住下,然后次日再参观旧址。没想到,到旧址门口时得知到晚8点才闭馆呢,而现在才下午6点。于是,直接入馆参观,怀着朝拜的敬仰之情穿越了那一段血雨腥风对于我们当今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的艰难岁月,又一次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伟人的伟大和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入住距旧址仅百米之远的一家酒店。然后出门觅食,领略了遵义的步行街以及周边夜市市井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次日起床后吃完早点,慕名去了伟人在遵义的居住旧址。我们没有打车,也没有看有没有公交,想着当年这些伟人们都能从城里的各个居住地步行或坐担架参加遵义会议,我们为什么不能步行去追寻伟人的步伐呢!</p> <p class="ql-block">在手机导航的指引下,我们穿街走巷,感受着遵义日新月异的变化,遥想着当年伟人所在的处境与坚韧不拔的果敢,再一次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p> <p class="ql-block">出遵义上高速,不久便进入重庆地界。我们接下来的旅游地是武隆的天坑地缝,现在已经整合成仙女山景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仙女山景区游客中心所在的仙女山镇。在武隆一下高速,公路便开始了迅速拔高,急转弯是一个接着一个,海拔高度也是一个劲儿的不断攀升。导航上显示距目的地还有三四十公里,天色也慢慢接近黄昏。终于,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类似埃及金字塔样式的游客中心,也见识到了建在山脊上的精致小镇。原来这里号称是重庆的后花园,不少重庆人在这里置办房产,用于夏季避暑,怪不得小镇的建设有着浓重重庆山城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想把仙女山景区所涵盖的天坑、地缝和仙女山三个景区都逛逛,所以就在游客中心附近找了一家酒店直接预订了两晚,因为看攻略说一天只能把天坑和地缝走完就到下午了,酒店的老板娘也说一天逛不完,何况是我们年逾花甲的老年人。谁知,第二天不服老的我们竟一口气把三个景区全部拿下!我们自己也是服了!</p> <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游客中心8点半上班,我们准时进门,成为首批进入景区的游客。第一个景区是天生三桥景区,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天坑。景区门票是125元,包括景交车和电梯费,当然60岁以上可以享受半价。到了景区,先是坐一部悬崖边的电梯下到天坑的三分之一处,然后沿石阶路继续向天坑的底部下行,到达第一个天生桥就是天龙桥。</p> <p class="ql-block">天龙桥,桥高200米,跨度300米,下到天龙桥坑底,就是天福官驿站,一座建在天坑底部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也曾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拍摄地。再继续往前走,还有一处是好莱坞经典大片《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一座机器霸王龙的金属雕像在这里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接着继续沿唯一的游览路线继续前行,就是第二座天生桥青龙桥,也是垂直高差最大的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度150米,跨度400米,宛若一条青龙直冲苍穹,阳光穿过云雾,抬头望去,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天生桥是黑龙桥,洞孔深邃黑暗,顶部的岩石形态犹如一条黑龙藏身其中,令人胆战心惊。过了黑龙桥不远就到了景区的出口。从电梯处的入口到这里的出口,据说游览路线是5公里。然后再坐10余分钟电瓶车或步行3公里就到了地缝景区的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俗称地缝的景区大名叫作龙水峡地缝景区,门票105元,也是包含景交车和电梯的费用。从这里再坐景交大巴前往地缝景区。而我们在这里,犯了一个老年人稍不留神都会犯而我们应该不会犯的错误,就是在车场排错了队上错了车,稀里糊涂回到了仙女镇游客中心。到了游客中心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出示了我们买的地缝景区门票,游客中心特意派出一辆大巴拉着我和老伴儿两人专程赶往地缝景区的入口,整个过程耽搁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吧。</p> <p class="ql-block">进入地缝景区入口,依旧先是电梯把你送入地下80多米深处,然后再沿着顺崖而建峰回路转的550级台阶走到栈道。此时,人在栈道行,水在脚边流,水因地势、乱石而异向,或急或缓。身在谷底,仰视天小,峰回路转,远树白云,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p><p class="ql-block">总体上来说,天坑和地缝都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巧夺天工鬼斧神雕的杰作,但相对来讲,如果体力不是太好两个景区要二选一的话,个人倾向于天坑,因为更震撼,更有话题感。</p> <p class="ql-block">从地缝景区回到游客中心,才下午两点多,吃完午饭,索性开车直奔了仙女山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这里平均海拔1900米,拥有森林33万亩,天然草原10万亩。在夏季,这里的平均气温为24℃,是一个非常适宜避暑和休闲旅游的地方。仙女山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而著称,被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其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在重庆独树一帜,让游客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门票50元,观光小火车25元,最值得一看和游玩的地方是树顶漫步和大草原,还有一段号称最美公路的U型公路。树顶漫步我们没去,其实就是在森林的上方,建了一个空中玻璃平台,上去以后可以俯瞰整个森林,号称树顶漫步,但是要另买票。大草原是一个休闲拍照的好地方,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点缀着木栈道,小木屋,以及白色的蒙古包,远处山恋起伏,森林莽莽,被称之为东方瑞士其实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沿大草原站继续前行,便是最美公路,黑色的公路在山包间上下起伏,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形成了鲜明对比,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在跑马场站继续上小火车,途径菩萨坨、石门坎、龙凤天坑最后回到木梯子站,这里既是终点站,也是起点站,至此,仙女山森林公园环游圆满结束。开车回到酒店,整个人困乏至极,腰酸腿疼,匆匆洗了个热水澡,早晚上床睡了,哎呀,毕竟60岁的年龄了,今天的表现应该是超水平发挥吧?</p><p class="ql-block">沿途预定的旅游目标完成了,虽然节奏有点快了,但毕竟愿望已实现,接下来便是风驰电掣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3月的倒数第二天,我们终于回到了阔别5个月的家,结束了23/24海南窝冬旅居自驾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