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记载历史,人文荟萃,风光秀美

亦东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这里原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与东侧的建筑群同为醇亲王府,后称摄政王府。早在康熙年间初建为明珠府第,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改为成亲王府,光绪十四年改为醇亲王府,有300多年历史。1949年,顺应时势,末代皇帝溥仪生父载沣将整个醇亲王府出售给国家,使其成为北京唯一被新政府收购而非接收的王府。</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早年追随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始终不渝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191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结婚。1932年组织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创建保卫中国同盟。</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从上海来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1981年5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被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京逝世,享年88岁。1981年10月,这里由国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翌年5月29日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故居庭院占地面积20108平方米,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有南湖,后湖和畅襟斋、箑亭、听雨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古建以西是后建的中西合璧两层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称主楼,兼办公及会客。</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生平展的展厅位于西侧,以丰富的图片和文物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宋庆龄同志光荣的一生。展览共划分12个板块,包括:孙中山先生、求学立志、风雨同舟、继承遗志、团结抗战、迎接曙光、杰出领袖、 心系人民、 和平使者、缔造未来、国之瑰宝、事业延续等,再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品格、情操和对理想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及二十世纪以来她为之献身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从上海来到北京,党和政府即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寓所,但她以国事为重,一再逊谢。1961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划下,国家为宋庆龄修建此中西合璧小楼。宋庆龄自1963年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小楼保持了宋庆龄生前的原状,一层是小会客厅、小餐厅及工作人员办公室。二层是卧室和书房。</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一生酷爱读书,她的藏书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文书籍。她英文功底深厚,绝大多数信件和文章都用英文写作。她的法文、德文、俄文也具有一定水平。</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宋庆龄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房间内的家具和办公用品,经多年使用,大都比较陈旧。宋庆龄70岁至88岁的18年中,不顾年高体迈,仍每天忘我工作很长时间。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经抢救无效,她在这里病逝。</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一楼走廊向东进入了一座院落,院落里有一天然形成的奇石,它形似一把长长的宝剑,被称作“剑石”,在“剑石”左右两边各有一棵西府海棠树,是清醇亲王府原栽古树。</p> <p class="ql-block">  岁岁平安石相传出自清成亲王永瑆之手,他将繁体字“歲”字下面的“一少”写做“一小”,寓意为“不是过一年少一年”,而是过一年小一岁,希望人们越活越年轻。</p> <p class="ql-block">  瑰宝亭是1993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而建。周恩来总理生前高度评价宋庆龄的杰出贡献,把她誉为“国之瑰宝”,故此亭名为“瑰宝亭”。</p> <p class="ql-block">  听雨屋,清醇亲王府原有建筑,与箑亭左右呼应,隐喻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  这株国槐为二级古树(清代)约110年,主干旁孳生的新枝将老干合围,宋庆龄的工作人员形象地称它“子抱母”。</p> <p class="ql-block">  南楼,始建于明代,双层建筑,窗型非常有特点,可以看出古人的精巧做工。当年纳兰性德和他的诗友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吟诗作赋。</p> <p class="ql-block"> 清醇亲王府原有建筑,形状像是一把展开的扇子。“箑”即古“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