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日是李伯安先生逝世27周年纪念日,转发父亲徐小龙为好友李伯安写的纪念文章《良师益友》,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1998年5月2日,当代杰出的人物画家李伯安先生与世长辞。李伯安先生生前是河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曾策划编辑了大量优秀获奖图书。在做好编辑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太行山”系列等大量水墨人物作品。特别是在他生命最后,历时十年创作了《走出巴颜喀拉》这幅“中国美术史上最富民族精神、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水墨人物长卷作品”,把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推向了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李伯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良 师 益 友</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忆李伯安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小龙 </span></p><p class="ql-block"> 早在一九八一年伯安老师约我为中州书画社(河南美术出版社前身)创作门画《岳飞·郑成功》时,我俩开始相识、相知。</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在巩县(今巩义市)鲁庄公社电影队当宣传员,刷广告、贴影讯、画幻灯片……。我把画稿送给李老师看时,他首先肯定了画面安排和人物设计,而后提出设色纯度不够的缺陷。他翻出一些年画作品给我看,数说着年画的特点:造型的装饰性;设色的鲜活性;节日的喜庆性等等。他语言温和,不时有甜甜地笑。我原本胆怯的心在他那柔声中慢慢平静下来。原来,执掌出版生死大权的编辑竟如此平易近人!——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 鲁庄,是块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贵如油、黄土飞扬的穷地方。初冬,就在这里迎来了看稿子的伯安老师。当时,我又激动,又惭愧,拉着他的手说:“稿子已修改完毕,近两天就送过去,咋能烦您跑来跑去呢?”他笑笑说:“你去,我来,都是一趟,再说,如存在小问题,在这里加工也方便些……。”作者送稿,顺理成章,编辑登门,本来倒置!我咋能好意思。幸好,李老师认可了修改稿,不然,我可真要跳崖了。第二天,我俩四处走走,这里没有名胜,没有景区。走动中,他说:“这里的自然条件固然差,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生命力很强的儿女,正象岩石中生长的树,枝枝桠桠,扭曲扭曲,倒有一种和命运抗争的力度……。”这类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既新鲜又陌生。我说:“喜欢这里的人,你可以在这里画上几个月。我放电影,公社的村村寨寨人熟得很哪!”,“几个月,怕不行,几天倒是可以的。”他没有放弃搜集素材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雪里送炭,老师亲自登门,学画的机会到了。影队的贾队长给我的工作做了调整,写写画画的事无法推卸,照旧做下去。晚上散场,要写几十张第二天演出的海报,影队条件差,纸铺地上,蹲着写。李老师也掂起毛笔帮我,劝也劝不住,只好由他了。第二天一早,有两项任务,到村里张贴海报,更换下周电影宣传版面。李老师对我讲:“你去贴海报,我在队里帮你搞版面,这类活我干过,我会干得相样的,放心吧。”我哪里来的不放心,只觉得不该让老师干这类杂工。当我赶回电影队的时候,宣传版面已悬挂在影院门口,格外醒目,俨然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电影宣传版面,原本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好,只要群众看懂就行。李老师的工作态度,又一次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街上,一个卖老鼠药的老汉,形象不错,我们把他扶到电影队,作为第一个模特儿。老人腿残,席地而坐,他没有干过这行当,极不自然。李老师坐在他对面,和他拉家常,谈闲话。慢慢老人不拘束了。李老师摊开画具,脱去外套。初冬稍寒,我怕他感冒,要他别脱上衣。他笑笑说:“没事儿,穿太厚,运笔不方便。”只见他一会儿精雕细琢,一会儿笔走龙蛇。在他的笔下,形象逼真,墨色淋漓的老人跃然纸上。这一次,我大开眼界,不禁暗暗佩服老师的深厚功底。他画画中间不不只一次的督促我同时画。可是,我始终未曾动笔,不知是缺乏胆量,还是被他娴熟的技巧所吸引。看顾他画画,确实是一种享受。二个小时写生完毕,我扶起老人,塞给他一元钱作为报酬,几乎同时,李老师又递过去二元钱。事后,我埋怨李老师,不该再给钱。两个小时,没准老鼠药卖不上一包呢?李老师笑笑:“你没见他腿残了,怪可怜的,你我加起来三块钱,不多。”</p><p class="ql-block"> 仁者爱人,李老师菩萨心肠。我对他的印象开始升华。</p><p class="ql-block"> 这段日子里,我给他找模特儿,摆姿势,配道具。我俩相处和谐,配合默契。念子庄,斜里,西候等地画了七八天。一周时间,李老师搜集了二十几位人物形象。我呢?也鹦鹉学舌一样涂抹着。这段时间,同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也是心情愉快,令人难忘的一段。老师要回单位了,等车时间,他在写生稿中抽出一张“牧羊人”,重画一幅,留作纪念,上款题:小龙学弟。我哪能承担起呢?作为学生还不够格呢!这段时间,在老师的带动下,写生能力能所提高。后来,我创作的版画“主妇”,就是那次搜集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八七年的一天,我到时郑州办事,专程到时省地矿厅招待所去拜访李老师。当时,他租用招待所教室做画室,创作《走出巴颜喀拉》。我和冯馆长同往,在招待所问过三个人,均不知李老师的下落。地方不会错,是李老师亲口告诉我的。下决心,四处找,逢楼就上,见门喊。终于在一幢布满灰尘的楼道里,我们见面了。他领我们走进画室,一堵板墙几乎占据整个空间,一条桌案,一个矮櫈,一条毛巾,十分简陋。板墙上面是他正在创作的《天路》局部,画面上人物密集,高大,线条粗壮,气势磅礴。和画前站着的身着背心的瘦弱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画作愈显苍劲,画家愈显文弱。此时此刻,我怜悯和崇敬之心兼而有之。创作条件如此之差,太苦了!而对艺术的虔诚程度太感人了!画室里,我凝视巨制,凝视画家,被作品征服了,被画家征服了!只有伯安先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在这个充满金钱的年代,以惊人的毅力,以信徒般的虔诚献身艺术,作出天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恢宏巨制!</p><p class="ql-block"> 画室里空气凝固良久,悄无声息。也许,伯安老师为调和气氛,说道:““小龙,你看,画中素描成份是否大了?”我有何高见,惟有顶礼膜拜了。</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买了一刀宣纸,随身带着,他问:“啥纸!”答道:“广西纸”。广西纸吸水性灵,但没有安徽纸驮墨,我一直用安徽纸作画。”我抽出一张,要老师试试纸。他毫不犹豫,画了一张尺对开的藏民头像,勾擦相间,结构硬朗,线条雄奇,笔墨淋漓……。这次造访,李老师又赠我一幅藏民头像。我如渔人得利,应该满足。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忐忑来,直到伯安老师送我们出了大门,我才明白过来,不该占用他那宝贵时间。此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里,倒不是不愿去,只怕打扰他。</p><p class="ql-block"> 丰产路上,我们一行三人不期遇上伯安老师,巧得很,我们正好站在他家门口。他领我们进家毛尖招待。我问他长卷的进行情况,他拿出一大摞作品照片给我看。我仔细端详,默默品味……。未了,他要我谈谈看法。我便信口开河道:“太棒了!画里明显吸收了版画的强烈对比关系,构图上吸收了壁画跨时空的处理方法,营造了力的氛围,画面线条、墨块、人物造形无处不显露出力度来!”我又询问了他的病情,劝他注意休息,并介绍几种气功方法活动颈椎。辞行的时候,我要他给我找找底版,我想放大一套,作为学习的范本。</p><p class="ql-block"> 当我又一次见到他,尚未开口,他便拿出一叠照片送我,有12寸的《朝圣》、七寸的《藏汉》、10寸的《秋高图》等,计十三幅之多。</p><p class="ql-block"> 对朋友的至诚、至亲,在李老师那里,我都得到了。</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对李老师的作品反复拜读,其中还临了一幅一张半四尺纸大。尽管不像样子,却仍有所得。这段时间,我画了几张小画,趁出差机会,在郑州同李老师、李明先生会晤,拿出来请教诸君。李老师说:“小龙啊,线的力度不够,中国画是线的艺术,线用不好,画面骨架就全散了……。”又说:“最近我正在编《逸品十家》,待出版后,我给你一本,参考参考。”过了一段时间,李老师托人给我带回了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言必信,行必果。他就是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去了,拖着病痛的身子去了……。追悼会,因不知时间,没能参加,没能和他见最后一面。每每想起他,心情就沉痛,每每见到电话本上他的号码,眼圈就发红。我失去了位好老师,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有他,伯安老师永在,伯安兄永在!</p><p class="ql-block"> 李伯安老师去了,思念、感激、崇拜、敬仰……,驱使我创作“殉道巴颜喀拉”以作永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徐小龙《《殉道巴颜喀拉》</p> <p class="ql-block"> 徐小龙,(1945-2019年)河南巩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巩义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郑州市美协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出版画册多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伯安作品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 走出巴颜喀拉(局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