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刀削面,时光的印记

文慧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文慧</p><p class="ql-block">剪辑/制作文慧</p> <p class="ql-block">大同小吃种类繁多,尤以刀削面闻名全国和海内外。来大同如果不吃上一碗刀削面总觉得是一种缺憾。满大街的店铺,随便进一家店都是热气腾腾,浓香四溢,各种削面应有尽有,任你选择。猪肉的、牛肉的、羊杂的,荤的、素的,琳琅满目……随便吃上一口,那舌尖上的一抹就能让你足够体会那一碗面的酣畅淋漓,感受岁月的流逝和时光沉淀的印迹。</p><p class="ql-block">来大同之前,本以为刀削面不过是一碗面而已,只要鲜香可口,满足味蕾就足矣。来了大同才深刻感受到,刀削面在这里不仅仅是一道美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业已成为一种城市特色和文化的象征,</span>它见证了大同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大同人民的生活记忆,每一口刀削面都是对大同悠久历史的一次品味。其前世今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背后,传承的是一种文化,蕴藏的是深厚的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大同刀削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据《魏氏春秋》记载,当时的汤饼,即刀削面。在辽代,西京大同就有许多主营刀削面的店铺。明代,久盛楼饭庄为大同最好的削面。而到了民国年间,大同城内大北街的迎宾楼专营刀削面。现如今,大同刀削面也已随着大同的日益转型发展,融入了多元社会,面随人意,且声明远扬。</p> <p class="ql-block">猪肉卤削面</p> <p class="ql-block">浓香牛肉面</p> <p class="ql-block">鲜香羊杂面</p> <p class="ql-block">搁锅面</p> <p class="ql-block">鸡蛋炒面</p> <p class="ql-block">浓香羊肉面</p> <p class="ql-block">香菇黄花素面</p> <p class="ql-block">抿豆面</p> <p class="ql-block">抿八股</p> <p class="ql-block">传统猪肉豆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同刀削面也是功夫面。一是对“和面”技术要求非常严格,水和面的比例需要精确控制,和出的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火候的掌握要恰到好处,以确保面团的质地适合削面。</span>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就容易粘刀、断条,<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也是第一道功夫。其次,</span>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也是关键所在,除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外,削面的姿势、下刀的深浅、浮力的把握等都跟削出的面息息相关,这个“度”的把握需要长时间的操练,才能确保削出的面面叶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爽滑而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同刀削面吃的是面,传承的是文化。吃刀削面不仅有着各种讲究和说道,还要配以独特的调料、汤汁和臊子,亦可搭配卤蛋、豆腐干、鸡腿、肉丸和多种口味的酱料或小菜,如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等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喜好,增加面食的风味。</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在大同人手中,刀削面也在一面之间有了自己的多面人生,逐渐开启了多姿多彩的面食时代,不仅品种多样,汁料繁多,口味丰富,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价值也越来越深,大同刀削面已为国内乃至海外更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p> <p class="ql-block">一碗刀削面,凝固了时光;一把削面刀改写了大同上千年的历史。大同以面为媒,打开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大门,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大同以面为媒,架起了通往世界友谊的桥梁。一碗面连接着你和我,连接着大同未来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