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8.弘扬建筑五师精神》

陈露清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日</p> <p class="ql-block"> 第八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一.无锡凤凰山潜艇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9师295团,1952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5师(简称建筑5师)13团后,下设大队。</p><p class="ql-block"> 1953年9月,建筑工程部成立“直属工程公司”,建筑5师划归建工部,成为刚组建的直属工程公司的主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1955年5月,在东北建设“一汽”时,在长春集体转业,由原供给制改成工资制,成为了真正的建筑企业。</p><p class="ql-block"> 1956年,直属工程公司对下属单位进行了一次机构调整,对原设立的10个工区,从101到110工区进行调整,将木工厂、钢筋预制厂、混凝土搅拌站合并为联合厂,另设机运处、动力站、修理厂。</p><p class="ql-block"> 13团(团长杨制先)二大队(二营),当时是104工区二大队(二营),调整为直属工程公司第三施工处第二工段,段长高怀礼,党支部书记倪忠。</p> <p class="ql-block">  1958年8月,建筑工程部决定,将“直属工程公司”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奉调到四川德阳建设工业区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江油工业区江油钢厂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8年,第三工程处第二工段改为建筑工程部一局第一工程公司105工区。</p><p class="ql-block"> 主任赖成东,党支部书记王世同,工区下设3个施工队、1个加工队。</p><p class="ql-block"> 1959年,赖成东调离,高怀礼任105工区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0年7月25日,以建工部一局一公司105工区为基础,从一局所属单位抽调部分管理、技术人员及工人,正式组建建工部一局第四工程公司,局以建一(60)干字41号文任命于延庆、王世同为公司党委负责人。郭震、杨洪泽、王实业为行政负责人(均未到职),高怀礼为实际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公司从德阳到雅安承担施工任务,不久雅安工程下马,时逢“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p><p class="ql-block"> 1961年初,公司奉调到江苏省无锡市承担国防科研工程任务,建设凤凰山海军潜水艇研究基地建设。公司经理王实业,副经理高怀礼、薛衍庆(后增)。</p><p class="ql-block"> 同年10月,建工部决定,从中国建筑公司机关和后备处抽调部分管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充实到四公司。一局根据建工部决定,以建一(61)号干字28号文收编中国建筑公司唐山工程处,为公司403工区,公司原403工区改为404工区。</p> <p class="ql-block">  1960年,无锡市辖崇安、南长、北塘、太湖四个区级人民公社;辖无锡县一个县。</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国家大力加强海军建设,成立了舰船研究院(七院),下成立了702研究所。它的最早前身是1951年,船舶模型研究所,成立在上海黄浦江边。</p><p class="ql-block"> 1957年,船舶模型试验研究所改为船舶科学研究所。1965年,船舶模型试验研究所总部从上海搬迁到江苏省无锡市,在上海设有分部。</p> <p class="ql-block">  建工部第一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在无锡凤凰山建设的潜水艇基地工程,就在太湖边上的山里。</p><p class="ql-block"> 当时为建设此工程,一局从其它公司也调入少量人员到无锡支援参加建设。</p><p class="ql-block"> 1975年,彭建伦接班顶替父亲,他父亲彭茂根是无锡籍老师傅,是改编后的建筑5师,在上海江湾培训时,在江、浙、沪一带招工了一大批的老技师到的单位,彭老师当年在一公司,差点被抽调回原籍参加凤凰山潜艇基地的建设施工。</p><p class="ql-block"> 据彭老师的儿子彭建伦介绍,他们家距离这个地方十多公里,小的时候就能看到山里的厂房。彭建伦到洛阳接班工作后,在以后的国家建工总局(前身是国家建委、建工部)二局二公司水电连,和他同一个班的四川中江籍的刘昌勇,当年就在基地参与了施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彭茂根老师没有去成无锡回老家工作,在德阳继续建设二重厂、东方电机厂。三线建设开始后,调到达县地区宣汉县胡家乡,参加062基地7111厂的建设工作,1973年在胡家时退的休。</p> <p class="ql-block">彭建伦</p> <p class="ql-block">  “1962年5月,根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大力精减建筑队伍,集中力量保存骨干的原则,开始进行机构调整。7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建工部党组作出决定(草案),为了统一指挥,减少层次,加强领导,改进工作,决定以四川省建设厅和建工部一局为基础,成立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局,为建工部派出机构,领导部属西南地区向建筑安装企业;归口管理建筑材料和城市建设工程,监督检查部属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8月底建工部正式作出决定,9月初西南工程管理局的印章正式启用。何郝炬任一把手。</p><p class="ql-block"> 西南工程管理局设在成都簸箕街(现叫解放路)。一局一公司和建设厅下属四川省建六公司合并,驻德阳105,名称为西南管理局一公司(简称西南一公司),书记李子乾。</p><p class="ql-block"> 德阳还有一个和一公司同级单位,西南工程管理局德阳基地管理处。下属单位:职工医院、建筑机械厂、水泥管厂、半工半读中技校、子弟中学。</p><p class="ql-block"> 一局三公司和建设厅下属四川省建一公司合并,名称为西南管理局五公司(简称西南五公司)。</p><p class="ql-block"> 1962年9月12日,根据建筑工程部(62)建刘办字51号文决定,第一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名称改为建筑工程部西南第七工程公司。</p><p class="ql-block"> 1963年3月,建筑工程部(63)城建发字第20号文任命于延庆为公司党委书记、王世同为副书记。同年11月,建筑工程部(63)建人干字第412号文任命金力更、薛衍庆、高怀礼为公司副经理。</p> <p class="ql-block">  1964年7月30日,局(64)政干字3号文任命于延庆兼任公司政治处主任,宫魁元任政治处副主任。同年年底,公司撤回四川参加三线工程建设任务。无锡凤凰山潜水艇研究基地土建工程建设施工任务完成。</p> <p class="ql-block">  “以中船集团、中国科学院为主,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成功完成“奋斗者号”的研制工作。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坐底,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p> <p class="ql-block">  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西南工程管局第七工程公司),为潜水艇研究基地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二. 宜宾812核工厂</p> <p class="ql-block">  1965年,西南工程管理局撒销,成立建工部西南指挥部,重新成立建筑工程部“第一、二、三、四工程局”。当时一局在成都,二局在重庆,三局在渡口,四局在贵阳。</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26日,根据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65)建一办第1号文决定,西南工程管理局第七工程公司改称建筑工程部一局第七建筑工程公司。10月15日,根据局(65)建办字7号文件定,公司改称为建筑工程部一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p> <p class="ql-block">  一局在四川时名称更换频繁,如:建筑工程部一局第四工程公司(1960年7月25日组建),到1962年更名为建筑工程部西南第七工程公司,受1962年“第二次厅局合并”而变动,“前一局”机构名称跟着变。</p><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撤销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局。“后一局”的单位名称又变动。</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26日,建筑工程部西南第七工程公司改称(建筑工程部一局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同年10月15日,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改称第四建筑工程公司。</p> <p class="ql-block">  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奉调到了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建设三线核基地工程812厂。</p> <p class="ql-block">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云贵高原,北连川中腹地,岷江、金沙江在这里汇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是国家的又一次工业大布局,旨在一旦发生侵略战争,预防对我国工业造成破坏性影响,尤其是重要的科研、军工企业的影响。安全,讲的可靠和备份,备份多抗风险能力就强。减少对东北和沿海地区的依赖,在中国的大后方以西南三省为主,重新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迁厂、建厂,有四分之一的研究、厂布置迁址到西南三省的云贵川地区,尤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最多。</p> <p class="ql-block">  宜宾812厂的立项、选址、开工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马的。</p><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新疆罗布泊,随着我国第一棵原子弹蘑菇云的腾空升起,试爆成功。向西方宣告摆脱了核大棒的讹诈。</p><p class="ql-block"> 第一棵原子弹核燃料的来源,就是当时的包头202厂生产的(现名: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它是我国第一个核燃料生产、加工厂。</p><p class="ql-block"> 未雨绸缪,当年党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工程,核燃料生产厂,又是重中之重。1964年,第二个核燃料生产、加工厂,812厂的建设计划随之开始。</p> <p class="ql-block">  包头202厂组织人员开始了在三线地区的选址工作,通过一年的时间,在大西北、大西南广大区域的斟探、汇集、对比、筛选,提出了多个建厂方案,最后经二机部批准,确定了在四川宜宾建厂。</p><p class="ql-block"> 1965年11月,宜宾812厂破土动工,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812厂,整个工厂分布在三个地方,三块厂区。分别在宜宾市叙州区柏溪镇、翠屏区天池、高县来复镇。工厂依山而建,在群山峡谷中,非常符合三线建设的要求“靠山、分散、隐蔽”。</p><p class="ql-block"> 厂部和生活区建在柏溪镇,重水厂建在高县来复镇。生产区和生活区被合理划分,厂区每道大门都有持枪的解放军守卫,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  宜兵812厂,又称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为主的生产基地。同时生产核级锆合金管材制造,精细化工生产,金属锂生产,锂电池制造等。</p><p class="ql-block"> 1965年,四机部决定将799厂的磁性材料与器件车间和产品设计所的研究室全部分出,与国防科委直属后11研究所和15研究所合并,在宜宾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磁性材料厂与器件厂。</p><p class="ql-block"> 宜宾除了久负盛名“五粮液”酒出名,还有我国的“核电粮仓”之称。</p> <p class="ql-block">  812厂自投产以来,至今已达到年产金属铀800吨,已进入世界前列。可以满足30个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换装需求。先后为我国第一个民用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二期提供了核燃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多个核电站提供了燃料组件。</p> <p class="ql-block">  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虽然在1960年7月25日组建,但是其经历丰富。</p><p class="ql-block"> 50年代公司有用名“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与其它公司共同直属。</p><p class="ql-block"> 建筑工程部西南第七工程公司,是一局进川后,在1962年8月“厅局”合并后改的名称。</p><p class="ql-block"> 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第七工程公司,是在1965年时,建筑工程部撤销西南工程管理局后改的名称。</p><p class="ql-block"> 1970年时,又称为国家建委一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p><p class="ql-block"> 1971年后,一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下放四川省后,称四川省建四公司。</p><p class="ql-block"> 1993年后,归四川华西集团总公司。</p><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至今,归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一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自1971年,从国家部委下放划归省属国企后,至今已有53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建四公司与现中建二局一脉相承,与中建二局二公司关系最近,如:于延庆(后调中建五局任副局长),其弟于延和、于延斌,当年就在一局一公司工作,后在中建二局二公司工作。前面已叙述了二者的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当年同在国家部委一局的直属下,60年代,四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另外的系统,承担着国家保密任务的建设工作,为中国潜水艇科研基地的建设和核燃料元件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长河,使人容易淡忘曾经的过去,记载的历史却可以追朔长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本文照片:有网上下载,有私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  参考引用文献:企业志。</p> <p class="ql-block">  感谢看到本文的人,对不对,不实之处,批评指正,以利修改,纠错。</p> <p class="ql-block">  更感谢看到本文的人,如能提供典型的、正能量的人和事迹。</p> <p class="ql-block">  感谢老五师子弟群里的各位老大哥、老领导的帮助和支持,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p> <p class="ql-block">  感谢四公司的老领导沈伯林对《光辉的历程~弘扬建筑五师精神》系列文章编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二公司的彭建伦提供的信息、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