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horse Road”

雪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伦敦“BLACKHORSE ROAD”站台内瓷砖画】</font></b></h3> <div><br></div>出门前,再次检查包里是否备了雨伞。伦敦的天气,阴晴雨雪,变化不定——这一结论,来自五年前的4月,在伦敦一周左右的深刻体感。但昨天,晴空万里——直到晚上七八点,依然光芒万丈。<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div><br>循着谷歌地图,从我居住地附近的“Queens park”站上车,经两部地铁后,顺畅抵达“Blackhorse Road”站。虽车厢陈旧,虽时隔五年,虽开动时通道口风声呼呼,但每每遇见卖艺人或低沉或高亢的弹唱,听见停车时声声“注意空隙”(Mind the gap)的提醒,顿觉人情味十足。 “Blackhorse Road”,可译为“黑马大道”。为什么起这个名?我相信大多数路名或站名都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存在——就像大部分的人名都有寓意一样,它们也有着自己的故事——尤其是伦敦。<br><br>中世纪的伦敦,街道名称逐渐发展起来。它们或取自于附近的一棵树一条河一家小旅馆,或取自路尽头的一座农场,还可能是以那里曾经发生的事件命名,如我中转的“Piccadilly Circus”(皮卡迪利)站,其“Piccadilly”,就源于“piccadill”一词——领口庞大的荷花边装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b>【 piccadill / 图片来自网络】</b></font></h3> <div><br></div>“领口庞大的荷花边装饰”,有否让你想起莎士比亚的定妆照?这种领,据说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后在法国流行,名为“Ruff”——指轮转的皱褶领,是贵族的象征。可这种服饰装扮下贵族身份的强制性表现——怎么看,都像套上了中国古代的刑具。<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b>【莎士比亚定妆照 / 图片来自网络】</b></font></h3> <div><br></div><div>这高贵的“刑具”,在17世纪的英国贵族界达到了最高峰——以至于制作它的裁缝罗伯特·贝克,都可以在当时的伦敦盖上一栋豪华住宅(可能就盖在现在的“Piccadilly”附近)。及至20世纪, “Piccadilly”周边的大圆环建起来后, 车站的名字就被正式命为“Piccadilly Circus”。<br><br>那“Blackhorse Road”背后,又有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是本义的“黑马跑道”,还是引申义“本不被看好的马匹,却在比赛中成为出乎意料的获胜者”的祥瑞之地?又或是“聚集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的潜水池?我查不到史料,唯有房产广告商对“Blackhorse View(黑马苑)”的介绍:位于伦敦东北Walthamstow(沃尔瑟姆斯托)区,俯瞰欧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Walthamstow Wetland……<br></div><div><br></div> <b><font color="#9b9b9b">【伦敦“BLACKHORSE ROAD”站台内瓷砖画,站台与通往出站口的电梯 / 笔者摄】</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b></div><br>出站,沿两旁低密度的联排别墅和独立住宅的街道,向北而行,不到5分钟,就来到了位于路口右侧第二栋,毗邻街对角岔路口两家天主教小教堂的红砖、拱顶、四柱烟囱、三角墙,带院子,类似姜饼屋的三层都铎风小楼前。<br><br>那一刻,我虽身在伦敦城区,却有置身乡村的恬静。这样的恬静,无论是罗素广场附近的狄更斯故居,还是我暂住的帕丁顿附近的小屋——即使少有葱郁林木,也依然能有静谧的镇定自若——你总能在伦敦的某个转角,把喧嚣全部阻挡在外。而同时阻挡的,还有一种关系的联结——这样的别墅,也是每一户的城堡——每个人,都住在城堡里。这城堡,就是孩子们八月在伦敦的家。<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9b9b9b">【今年八月伦敦的家部分外景 / 笔者摄】</font></b></h3> 家的内部——身为设计师的房东夫妇,将5房2卫的空间,融高雅文韵的中式风格与典雅浪漫的欧式风格于一体,自然呈现出一种折中主义风格。在这一美学之上,舒适、安稳的家的气息,也呼之欲出。<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b>【今年八月伦敦的家部分内景 / 房东提供】</b></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附近,仅3分钟步程的位置,折叠进一家小型的“Stoneydown Park”。入口,有一个户外游乐场,攀岩、秋千、滑梯、海盗船……或是孩子们撒欢的去处。红色巴士站、大型超市和各种风格的餐饮小店也与地铁比邻而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要去辗转从家到大英博物馆总计25分钟的车步程。待孩子们来时,也和现在的我一样,持一张“Visitor Oyster Card”(伦敦公交一卡通),一如伦敦市民,以非客体身份,乐享这座城的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这,也是悦写“人文地理足旅”,最真实也最接地气的融入当地人常态生活的“人文”体验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站。Blackhorse Road。刷卡。穿行伦敦“Tub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2024年05月01日于伦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b>【伦敦“BLACKHORSE ROAD”站外景 / 笔者摄】</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