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星堂泰州朱姓源流

郭建华(泰州)

<p class="ql-block">朱姓的初探</p><p class="ql-block">泰州苏陈镇朱姓为第九大姓,2022年末有朱姓人口1351人。春星堂朱氏有传为朱文公之裔,乃名门望族。明洪武赶散由苏州震泽迁泰,已逾六百余年。苏陈支系主要集中居住苏陈河西、叉巷口向北等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夏天,苏陈叉巷口北的一处青砖黛瓦的四合院老宅里,目不识丁的笔者舅母朱王氏从衣箱底拿出一本线装旧书随同衣物一起“晒伏”,被同居一院的叔伯舅舅朱景江发现,翻开一看:“这是泰州《朱氏家谱》”,遂带回阅读并收藏。2013年底,已退休的我参与修编“恒敬堂郭氏族谱”,后又加入泰州谱牒文化研究会,产生对老家谱研究产生兴趣,遂借朱氏族谱来拜读参阅。这是一本宣纸毛笔小楷手抄体残本朱氏家谱,主要内容为年表,灰白色颜色的家谱前几页破损,不见封面内容(堂号、修编时间、主修人等)及一世、二世年表,是繁体字、以同一辈分竖向排列、注明姓名、字号、所取功名及功绩、生卒时间,配偶姓氏、生卒,合葬地、生育子女数等内容格式的家谱。从第三世起,记载至第二十世;涉及年代从第三世生于明永乐元年(1403)记起,(由于卷首撕损,迁始祖大名及徙入时间不知)至第二十世毓林(字桂枝)生于光绪十五年卒于民国六年(1917),还录入第二十一世的国祯、国祥、国臣、国玺、国雄等,但不是苏陈支,也不知道居住地在何处?(只知此支有葬在华家舍的);记录最晚者是苏陈支第十九世景瑄(字文炎、星南)元配陈氏,生于宣统二年(1910),因溺水卒于民国十九年(1930)六月初四(无出)。说明该谱最后一次修编时间在民国二十年至三十年左右。谱中有多名庠生、增生、贡生、监生,还有举人、进士等,重点人物有事迹,还有介绍列入地方志书的崇祀乡贤,说明朱氏是书香门第,耕读世家,仕宦之家。谱中不少人卒后葬苏陈叮当河“朱家山”祖茔,年表中不见记载所住地及出生地,一目十行翻了全谱,由于初涉家谱,因时间及知识面原因,留下的许多朦胧和疑惑……。2016年底,又将朱氏老谱借来细阅、研究,并对照老谱中相关入地方志知名族人,单独列出至泰州地方旧志历史资料中考证参阅、研究核实,总算初探到些眉目。</p> <p class="ql-block">苏陈“春星堂”朱姓,明初洪武(1368-)初年,迁始祖朱通甫由苏州震泽迁入泰州一带。一世迁始祖朱通甫生继公一子。二世祖继公生恭冕、恭昂二子。三世长祖恭冕公生子景叙(宜),景叙生长子冠,无嗣;次子锦生子鑑,迁海安角斜场。三世次子恭昂公生于明永乐(1403)元年三月十九,卒于明景泰六(1455)年五月六日。生景明(珎)、景O(璊)两子。景明(珎)生第五世廉及二女,葬泰州智家堡;景O(璊)失考。廉生第六世国用、国济、国衡、国严、国资五子,部分移居城东苏陈庄,祖宅旧址就在苏陈河西岔巷口向北,老祖坟在苏陈查家庄南的叮当河朱家山。随着繁衍扩大及生活、生产、仕宦需要,从七世起,除苏陈一支定居祖地,另有定居泰州旗杆巷、朱家大门及分居各地落地生根,谱中未注明各户居住地,除居住苏陈支系外,其他支系后代居住地不知,只能慢慢搜集寻找到其他支系裔孙。</p> <p class="ql-block">朱姓祖茔</p><p class="ql-block">朱氏老谱中第七代祖、曾仕明朝广东提举吏、广东市舶吏的朱承芳与夏氏相继于明万历三十~三十二年卒,并合葬于查家庄(南)正穴亥山已向,为徙入苏陈后在谱中首位入此茔者。后有第八代祖、历任明朝湖广汉阳府同知、升布政司参议朱宗周;第九代祖、清国学生朱天后;第十一代祖、候选直隶州判朱士模;第十五代祖、福建澄海知县、诗书画名家朱宝善;第十六代祖、同治十年进士、浙江松阳县知县朱庆镛等殁后都葬于此祖茔。谱中对此祖茔有称查家庄(南),有称苏陈庄东山子的,有称苏陈庄叮当河(沟东、沟西)朱家山,有称城东大家舍缪家沟的,郑家庄缪孑沟的,实为地处苏陈东南方向、叮当河北祖茔(查家庄得名较早,距正西南约500米),占地约四十余亩,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若干坟墓,大的高约四丈,十里之外遥遥可见,因本地称高出地面的土丘称为山,故以“朱家山”为地名。叮当河则是明清朝的一条宽敞的古老活水大河,有航运、引水、灌溉、蓄水等多种功能,其两岸皆为农田,因该河流位于苏陈东南,查家庄正西南约500米处,呈东西走向。河流中原有一个猪形小岛,岛四周被水环绕,岛基的泥土俗称粘缸土非常坚硬。由于长期受到水浪的冲击,岛基形成了许多圆圆的洞穴,而紧贴水面凸出西南、伸向岛基前方的的两个圆圆的洞穴形似猪鼻,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洞穴在大风的吹拂下,随水波叮当作响,因此河流得名“叮当河”。河北岸为家族茔地,是几代风水师选定的面水朝阳的风水宝地。1977年,兴修水利新挖叮当河道,经历400余年的朱氏朱家山祖茔遭破坏,一口口大棺木露出地面,一处大墓开挖后发现并列的四口黑漆大棺疑为汉阳府同知朱宗周及三个配偶葬群。朱姓裔孙闻讯后,顿足捶胸暗地流泪,在那特殊的年代,只能背地祈祷,胆大的深夜跑到祖莹,对着棺木磕头,跪求祖宗原谅……从谱中得知还有如第九代祖、例授修职郎、候选县丞朱天从等葬(泰州)城东陈安庄;第十代祖、考授州同知朱志熹葬(泰州)城南宝带桥朱家庄;第十一代祖、内阁中书朱光峦葬(泰州)城西吉家庄;徐州丰县教谕、贵州知府朱元梦葬李家岱;候选儒学训导朱庆澜、例授登仕郎朱康锡、太学生朱文驹葬城南华家舍;举人栋选知县朱文灿、国学生朱维霖葬南马庄;还有葬于张家堡、竹科庄、萧家庄、北马庄、吴家园、朱家楼、寺巷口西乔庄等地,祖茔分布之广,分析其裔孙可能就在这一带。(知情者可联系笔者)</p> <p class="ql-block">地方志中的朱姓</p><p class="ql-block">由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偏爱及重修郭氏族谱资料所需,为增加对地方历史的了解,从2014年起,笔者成为泰州图书馆的常客。近10年来,查阅【泰州文献(雍正、道光、宣统、民国泰县志),(泰县氏族略)】等书籍,从几十套史、志书中汲取养份。书中不时有朱姓人物跳入眼帘,但其中人物只介绍主要事迹,并不注明年龄、出生地,生卒时间!据“泰县氏族略.朱(著姓)”云:“朱淑熹,字艾,其先朱通甫明洪武初自姑苏迁泰,世有善行,道光志笃行有传(参朱庆镛自传)……朱庆镛,同治辛未进士。朱霈,同治甲戌进士。朱宝善,善书工诗。县城朱世称世族。旗杆巷为其故居。”这个显赫的泰州史料中的朱姓与苏陈“春星堂”朱姓是何关系?为解开朱氏老谱中名人与地方志中相关朱姓名人的关联,笔者从朱姓谱中找到如朱淑熹、朱志熹等朱姓人的名字,再按名到地方志中对照查找,结合查根排源,终于找到相吻合的朱承芳、朱宗周、朱淑熹、朱志熹、朱东启、朱端揆等20余名入志的朱姓族人。根据这些信息在老谱中再核对,一一找到他们的房头、辈分、生卒年月、学历功名、事迹、葬地等,确信无误是同出一谱。又从【民国泰县志.卷二十】清翰林编修程盛修为内阁中书朱竹村(光峦)所篆墓志铭:“其系出于文公(朱熹),崛起新安,公其后也”确定,此支是朱熹裔孙。所以在老谱补上迁始祖朱通甫明初从苏州徙入、二世祖为继公这年表内容,又从族内老者处证实“春星堂”朱姓堂号。朱氏从明洪武年间迁徙泰州一带已逾六佰余年,分支又徙泰州及周边,或在入仕处落地生根。从徙入始至民国初年已衍二十代,从明、清至民初出仕、贤能者辈出,填补充实泰州旧志记载本籍朱姓历史。</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朱氏在苏陈的产业可谓是半壁江山,有朱东裕米厂、朱西裕米厂,朱三房陆陈行,朱仕荣、朱泰和油坊,朱达山木行,宪章槽坊,朱二酱园等,为一方旺族。</p> <p class="ql-block">旧志名贤摘选:</p><p class="ql-block">朱承芳</p><p class="ql-block">朱承芳,字怀萱,一字茂之。生于明嘉靖八年(1529)三月十五日,卒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八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四岁,明末泰州苏陈朱姓第七代孙,国资子,廉公孙,殁后葬查家庄南祖茔。曾官广东提举司,诰授奉政大夫、崇祀名宦。志载:其先姑苏人,明初徙海陵。七世至承芳,官广东市舶吏,有厚德,目轻财,好施乡邻,赖以举火者数十家。生二子。长宗周字兰谷,以撰贡任广东布政司理问。廉能精敏,年九十一,生九子,入太学者五人,三子为邑庠,六子天申,恩贡,有文名;次天相,子二,子佩熹,补邑庠,次淑熹字艾,卿顺治辛卯,孝廉授知县。岁大水,饥民载道,于大赈外出谷千石,给饥户周寒乞次。宗周长子天俊、孙扶上,字翼云,弱冠登顺治丁酉,乡荐。今子姓蕃衍几二百人”。摘《雍正泰州志》卷六第四九页。</p><p class="ql-block">朱宗周</p><p class="ql-block">朱宗周,字兰谷,海陵朱姓第八代,承芳子。谱载其生于明嘉靖三十(1551)年四月十八日,卒崇祯十四(1641)年三月十六日,葬查家庄南叮当河北朱家山。史志载:“郡庠生,选拔副贡生。诰授奉直大夫,历任湖广汉阳府同知,升布政司参议。寿百岁乡饮大宾三举。又载州志人物志.笃行。传公以选贡,任广东布政司理问,廉能精敏,凡钱谷出入,纤毫必察;左右辖,每事必咨焉”。配李氏、徐氏、乐氏。生子天俊、天相、天与、天從、天祚、天申、天侔、天开、天位九子。宗周(兰谷)就是旗杆巷的老主人,又是老谱中浓笔记载的重点人物。泰州清末民初地方史学者夏荃所著《吴陵野记》载:“朱兰谷官至九卿,田九十九顷,宅九十九间,藏金九十九萬,享年九十九岁,古谓大富贵及寿考。”摘《泰州文献.雍正泰州志》。</p> <p class="ql-block">朱淑熹</p><p class="ql-block">朱淑熹,字艾人。海陵朱姓第十世孙。天相子,宗周孙。顺治辛卯科举人,顺天府宛平县知县。诰封奉政大夫。另有传载州志增补人物。传忠烈内逑,公補博士弟子。员潜心力学,顺治辛卯举于乡。康熙庚戍拣选知县。年八秩,生平品性端方,孝素著,事孀嫂如母。里中有贫乏不能结者,解衣推食,遇岁荒歉,赈谷数千石,仁声载道。康熙十年四月,柳敬亭从京城返回泰州,为婿陈志纪(进士)传书给其岳父朱淑熹。朱淑熹接信后,伤感不已,即写下了《柳敬亭自京师归过吴陵感赠》二首。摘《雍正泰州志.卷之六,第六十五~六十六页》。</p> <p class="ql-block">朱志熹</p><p class="ql-block">朱志熹,字望鹿、德亭,岁贡生,考授州同知,例授承德郎,诰赠中宪大夫。朱姓第十一世祖,天从子,宗周孙。天性孝友,积学力行。凡“濂洛关闽”(濂洛关闽为宋代理学的四个主要学派。濂指原居道州营道濂溪的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关指陕西张载;闽指讲学于福建的朱熹。)等宋代名家理学之书,无不研究,明理达用。康熙八年,捐资金于泰州城东北重建觉正寺;康熙九年,河堤冲决,十五年尤甚,十八年复旱蝗,田禾尽没,淹屍无数,饥民载道。志熹屡屡带头捐资金、购买粮食,每晨置饼施粥广开大门,周卹饥民寒儒,活数万众;购地四十亩为义冢于孔家庄(现属泰州塘湾),施棺收飘泊遗体安葬;又建育婴堂于安家桥,给哺乳衣食,乡人赞其义举。十八年城北修复大东桥要道,济渡行人。在桥畔夏施茶冬姜汤,利济往来饥渴。凡乡邻有贫困急难之事或公益必尽意助之,始终乐善不倦。子兆乾,岁贡生;元梦,徐州丰县司训,升国子监学正,咸享候选同知,孝友雍和,克肖乃父。孙东启等十有五人,东启任贵阳郡丞。余多列膠庠太学。志熹被列为泰州乡贤祠乡贤(明清时建,地址戟门西)。摘《雍正泰州志》第六卷九六页。</p><p class="ql-block">朱宪文</p><p class="ql-block">朱宪文,字羽圣,朱姓第十代孙。宗周(兰谷)公之孙,天后(协和)公之子。太学生,例赠文林郎,候选州同知,谥彝靖璠;生于万历甲寅九月十一,卒康熙乙酉十一月十四(1614-1669)。配潘氏,生明天启癸亥年正月十五,卒清康熙己邜年九月二十一。合葬于苏陈庄朱家山磐,墓高四丈余,为苏陈支祖。生士楷、士倫、士模三子。</p> <p class="ql-block">朱士模</p><p class="ql-block">朱士模,字庭三,别号蓉樵,朱姓第十一世孙,宪文公之三子。至性孝友,纯笃,立品砺行,终身无玷,士林重之。弱冠補弟子员,食饩三十年,试辄冠军,学使者皆以名元相期。海陵七子,言志编模文,尤为脍炙人口。南阑十一试几得復失者,再壬午以明经荐,应北属试公卿争致之。僦居萧寺恬如也,司成奇其文,尤欢其澹泊古处,为不可及。生平理学,自命博极群书。究其底蕴,为文浩博精深,羽翼经传。晚年害病,猶嗜学不辍。每与后生论文,必以正学相视。期于实践。易箦之日,大书万缘俱谢。一正自如,入字洒然而逝。里人谓:鹿洞瓣香,于是焉。在著有“朱蓉樵时文”行世。其未梓者,苟有“解经”“评史”若干卷,藏于家。生子八人。抡奇国学生,秉奇郡增生,品奇邑庠生,云奇国学生,鑑奇郡庠生,蕴奇业儒,树奇邑庠生,建奇业儒。葬苏陈叮当河朱家山。摘《雍正泰州志》卷六,一百五页。</p> <p class="ql-block">朱铭球</p><p class="ql-block">朱铭球,字函一,朱姓第11世孙。则熹次子。天性孝友,母病笃对神,割股療疾,母即愈。持巳方正,志在有为。丙寅年扬属考棚移驻真州,球倡首呈请復驻泰邑,鸠重赀重建试院。乐善好施,修桥平路,里中咸称长厚。生七子。长泓,次淳,三治,四浩,五㴻,六湘,七湄。蜚声庠序。其三子治,拔贡,任当涂教谕,有诗文行世。孙枝繁衍,配蔡氏,卒后合葬张家堡。摘《雍正泰州志》卷之六,一百二一页。</p> <p class="ql-block">朱元梦</p><p class="ql-block">朱元梦,字吕占,一字北渚,朱姓第11世孙。乡贤志熹公中子也。生而領異,器质越群,十龄失估即能哀殁成礼。其太君张系海陵名族,综理家政,教育诸孤,亦巾帼丈夫也。元梦得肄业,有成,由诸生举明经筮,仕丰县司训。竭忠奉职,力追苏湖。遗范崇实行勤。课试门下,如方君文炳,获冠南关,开丰邑,文运良,非偶然。且捐俸以葺学宫;置祭器,严饬威仪;遴选佾舞,二三年间,刚劲之风,化为礼让之俗矣。分巡刘公悉其勤敏,委以城垣工筑,不避风雨,月余竣事;又委监修汉高皇庙,亦刻期告成。时值旱蝗,公与丰令设法捕压。赤日行村野中,不以为瘁,其年丰邑有秋颂声载道。寻升国子监学正。卒年四十有八。丰人思之,请祀名宦,且作诗歌,以纪其盛。子三。长东启,任贵州贵阳府同知。贵赠公奉政大夫。摘《雍正泰州志》卷之六,八八页。</p> <p class="ql-block">朱东启</p><p class="ql-block">朱东启,字晓先,号爽亭,朱姓第十二代孙。元梦长子,贡生,由主事授贵阳府同知。引见时宪庙询以驭苗方略,奏对称:旨莅贵阳,值苗弩猖獗,饷道梗阻,东启募兵裹粮,从间道驰七百里饷军,围乃解,巡抚器之,请恩加养廉银,以示优異。监汞㿾铅厂獒剔积弊,商民悦服。乌蒙苗竊发,东启上平乌八议,且率兵曾出战,巡抚用其议,乌蒙平署,普安州升平。越府平越隣境,有生界土坪二地,为苗人门户。东启请筑城二,以资防御。又筑台拱新城三面鼎峙,苗人詟慄。东启又言于巡抚曰:苗地险阻,非熟知路径,无以备不虞。巡抚入奏。特旨命东启充绘图,正使入蛮疆。六月,悉得其险要,成分合六图进呈,山川形势,瞭如指掌。因是染瘴疾,请代会九股逆苗,䎻平越无守,拥众人入冦,兵弁多阵亡,存者不滿三千人。东启力疾起,慷慨誓众,得黄平难民五千人。谕以大义,教以击刺,登陴固守匝月,获苗谍三人,鞫知苗情。磔之城上,出奇计,斩获六佰余级。适张经略援兵至,东启协力助战三书夜,苗众溃窜,孤城復安。经略奇其才,请晋参军机。踰年事平,入觐高庙,温旨嘉奖。赐药饵,授思南府知府,寻升贵东兵备道,以积劳失。血瘴病复发,卒于官,年四十有五。东启素耽典籍,虽倥偬戎马,不废啸歌,著有“静寿齊诗集”。摘《道光泰州志》卷二十三,第二十八页。</p> <p class="ql-block">朱端揆</p><p class="ql-block">朱端揆(生卒不详 ),字锡嘉。清代举人,海陵苏陈朱姓第十三代孙。西庚子,元梦孙,官山西太平县知县。刚蒞任知县三日,即清理积案数十宗,吏民惊異。又捐出自已俸禄,修葺龙门书院。当时朝廷大军征讨回族入侵之敌,军需处来信件急需驼马千匹,端揆及时筹备,如数调临汾边关,以备军用。</p><p class="ql-block">当荒年出现大饥荒,粮食市场罕见,一斗米市价卖至千钱。端揆急迫请示上级官府,不等上级批准,便勇担责任,开仓赈灾放粮。又捐出自已的钱款,设粥厂施粥于灾民,存活灾民无数。乾隆二十六年,清高宗乾隆帝西巡五台,蒙恩召见,赐荷包䌽缎。按吏部考核,政绩突出、才能出众为第一,特发圣旨记其名,并提拔以知府任用,历任河南开封广西平乐同知。著有《妙契诗抄》、《黔晋燕粤游草》。</p><p class="ql-block">摘《道光泰州志》卷二十三。</p> <p class="ql-block">朱宝善</p><p class="ql-block">朱宝善(1820-1889),字樱船,朱姓第十五世孙。嵩麟子,举人,诗人,书画家,曾任福建省澄海知县。“工诗善书,画尤精妙,时有郑虔之目。咸丰初,以县丞需次闽中,筦藩库大崙,会匪平保,知县橄署海澄甫,下车錄死囚一,而释,其株连者三十余人。闽中民气素剽悍习械,闻宝善感之以诚,约之以信,遇有械杀案,民辄争自投首,无匿者,遂化嗣補长泰。濬河道储仓谷,便于民者,皆勉为之。未几,以前任布库大使时失察,库书轴匿饷票事被议,旋以办理。台湾巡防奏请开復,宝善自被议,后闭户不与外事,研究书理,益深。侍郎徐树铭见而嗟曰:此画实重气轻,近二百年所罕,觏其见重如此。卒年七十一,葬姜堰公茂庄。著有“红粟山庄诗集”行世。”摘《民国续纂泰州志(光绪志稿)》卷二十四。</p><p class="ql-block">朱宝善在描写泰州清代八景之一的“雁宿芦洲”(芦州在州治北,相传宋陈垓筑。具体在如今鼓楼大桥南头西侧,距鼓楼大桥约六十米处。是历代泰州文人展示自已操行品性的最佳场所。)唱吟曰:“爱此幽闲屡宴游,星轺去后剩空洲。清秋盼断南来雁,风起芦花搅暮愁。”诗后注曰:“雁宿芦洲为泰州八景之一,孔东塘(尚任)尝宴客于此。道光年间吾师马墨初书生构屋数椽,颜曰芦洲书屋。”朱宝善在这里明确记载了“雁宿芦洲为泰州八景之一”,随后又有诗云:“数间老屋傍芦滩,窗外潇潇雁影单。此是徐熙真粉本,霜毫著意写荒寒。”注曰:“徐熙有寒芦雁宿图。”(徐熙是五代时著名花鸟画家。)多年后朱宝善从福建澄海知县上返乡,应马呈图之子所嘱,画了《芦洲书屋图》,并以《感逝诗》悲悼随师学画两个月即逝的马呈图:“广陵秋声馆,远在江之浒。何故尘市中,芦花绕堂宇。先生老画师,处此意何取?觞咏契前贤,作画兼论古。水影乱摇窗,雁声时入户。几砚扫纤尘,烟云萦旧楮。予时游其间,萧飒疑风雨。前辈望后生,不惜肺肝与。真诀未手摹,传衣巳心许。嗟我幼无知,缣素付虫鼠。追忆平生言,一字不能举。空庭想步趋,遗墨孰摹抚。溯洄念伊人,芦花寂无语”。思念之情,流于行间。</p><p class="ql-block">朱庆镛</p><p class="ql-block">朱庆镛(生卒不详),字友笙,朱姓第十六代孙。丽彩子。同治十年进士,官浙江松阳知县。邑俗淫侈,民多溺女,庆镛每朔望必节孝祠致祭。且捐廉 创育婴堂,而民俗一变。以车異调鄞县。鄞为浙东,人文渊薮,旧有卿山书院,久废。庆镛首倡三千金,与邑之士、诸生论文。罷归旋卒,鄞县人士为立碑设像于书院中,祀之。葬查家庄。摘《民国续纂泰州志(光绪志稿)》二十四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朱维祺</p><p class="ql-block">朱维祺,监生,朱姓第十七世孙。少丧母,育于祖母黄,黄病殁綦笃,维祺割左臂和药进,竟得汗愈俄。其父任鄞县,病笃,维祺割右臂以进。病卒不起,奉柩归,承祖母继母欢。光绪十四年,祖母患疟,维祺仍割臂且私祷于神,愿捐已年益祖母寿。迄无救,维祺哀毁愈恒,臂疮日甚。逾年遂殁,年二十一。妻刘氏仰药以殉,光绪十七年旌。摘《民国续纂泰州志》卷二十四。</p><p class="ql-block">朱甲昌</p><p class="ql-block">朱甲昌(1880一1943),初名维松 ,字仲夔,号惕龙、大沩山僧,海陵朱姓第十七世孙,庆镛子。早年补廪贡生,废科举后致力实学,既研习古文及诗赋,又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善书法。辛亥革命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七年任总统府秘书、参议。次年,任战后经济调查局顾问。民国10年起,先后任财政部和内务部秘书、参议及江苏省省长公署秘书等职。民国18年回到泰州,朝夕赋诗写字。九.一八事变后曾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1940年10月作为泰州参政会议员,带病参加了由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海安召开的苏北抗敌和平会议(苏北临时参政会)。</p><p class="ql-block">另《道光泰州志》中还有朱氏第十一世举人朱扶上(字翼云),第十三世朱璐(字式玉),第十四世朱树(字侪君),第十五世朱彤階(字殿扆)、朱学(字谨堂);《民国续纂泰州志》中第十二世朱光岳(字次岩)、朱光岱(字敏锡)、朱光嵒(字鲁瞻)、朱光峦(字青岳),朱霈(字雨樵,第十七世、同治甲戌进士)等,均有事迹载于旧志书中“笃行”“仕迹”“文苑”“艺术”等篇目中,不一一选录。</p> <p class="ql-block">朱姓旗杆巷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泰州海陵旧时曾流传一首关于旗杆巷(被拆迁,现滨河广场方位)的打油诗:“旗杆巷内竖旗杆,七户成双三户单,朱姓大族夸半壁,缪、王、蒋家三分三”。据传,清代以前有人中得进士,朝廷送喜报时,就会在这户人家门前插一旗杆,旗杆固定在雕工精美如井栏的石础上。旗杆巷曾出过10位进士,其中一半出在巷内朱家,另一半则由缪、王、蒋家三分三。这户朱姓望族无疑是泰州手屈一指望族!清代泰州学者夏耐庵《吴陵野记》提到:“朱在当时,亦官显佚,旧称大族,有朱兰谷(宗周)者,大富贵亦寿考……”“武进吕殿进士撰官,初馆于我邑朱氏,朱氏夙称富室,事先生致敬致恭,吕甚感知遇。及第时遂以馆舍为发祥地,建魁星楼于朱宅,更于朱门植旗杆……”这处提到朱兰谷(宗周)就是苏陈朱氏家谱中的第八世。而此巷于扩东进路时已拆除,住户搬迁,有关祖宅如魁星楼原样,作为地方文物复建于梅兰芳公园东南角,重檐翹角,再现辉煌。</p><p class="ql-block">泰州稻河五巷北还有“朱家大门”,有瓦房几十间,俱为朱兰谷后代,与苏陈朱姓同宗共祖。</p> <p class="ql-block">程盛修篆额墓志铭</p><p class="ql-block">朱光峦,字青岳,号竹村,淑熹子,第十一代,廪贡生,内阁中书,候补府同知,诰授奉政大夫。(摘自民国泰县志)</p><p class="ql-block">皇清诰授奉政大夫,候选府同知、恭简朱公竹村。朱公既卒亡五年,岁在丁已,其子弘图等卜吉于城西吉家庄,赠公旧莹之北,将以十二月初八日葬公元配刘宜人袝焉。先期以状来请铭,予慨然曰:铭以志不朽,非其人不足,铭其人矣,而德在一时,功在百世,上之载于国史,下载于家乘,浸漫滋润,贯彻人心,虽海枯石烂,而其不朽者自在。</p><p class="ql-block">吾读朱公状,知所以铭公矣。按公状,朱氏讳光峦,字青岳,号竹村,其系出于小邾,子支派甚蕃。自文公崛起新安,于是茶院一支独盛,公其后也。始居苏之震泽,明洪武初,有子通甫者渡江而北,迁扬之郡之泰州,自是为泰州人。数传得自天相,则公之大父也,相之子曰淑熹,中辛卯举人,栋选知县,以公故赠奉政大夫、府同知,则公考也。公生而歧岳,神气清朗,肌白如雪,举止端雅,异于常儿。未成童,所生母卒,哀毁如礼,既冠,补博士弟子员,旋拔高等食饩,时年,尚未壮也。既丁,赠公优先人之业,读书外兼庇家事,遂以岁荐需次学博。当时,公之修躯干美须髯,双眸炯炯,望之橄然,而气温色和,言论款款,听之,若不经意味之殊,百可思义。公生康熙壬寅十二月二十四日,迄雍正壬子八月二十九,七十有一岁。元配诰封宜人刘氏,乃甲辰进士、江西崇义县知县刘公讳梁嵩女。温谦勤俭,有江氾螽斯之德。与公同壬寅生,而先公五年以雍正丙午八月十七日卒,今合葬焉。子五,独鸣宾为刘宜人出,未室而卒。今来请铭者四,曰弘图、云龙、文龙、弘绶,皆从国学授州同知弘授余妺情也。女五人皆适人,孙男五人,玉成、玉林、玉立、玉枢、玉友,孙女九人,长适人,余皆幼。铭曰:</p><p class="ql-block">孰丰其才,而啬于位,天乎不韦,斯人之瘁。状纪功德,维俭维谦,制节谨度,人无间然。乐志弥性,寿跻华巅,兹可不朽,位何有焉。骨埋于幽,德铭在石,铭也不诬,与天斯极。</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福建省通省监法道按察司副使加二级,署按察使事前书,年家眷姻晚生高文崑顿首拜撰文。</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出身,诰授儒林郎,四川道监察御史加一级,前翰林院编修,乙卯科顺天府乡试同知考官,纂修五朝国史,年家世再姪程盛修篆额。</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顺天府府前通政使司右参议,翰林院庶吉士梅谷成顿首拜书丹。</p> <p class="ql-block">苏陈支系名人</p><p class="ql-block">春星堂朱姓为书香门弟,历代名人辈出,苏陈支系为朱姓主支,受“朱子家训”影响,后代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学有所成者不乏其人。有民国七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的苏陈第一代大学生朱洪章;有恢复高考入高校、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朱伯慈;有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苏陈小学副校长朱立中等。(19世婿陈征为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现择存有资料的代表列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玉林(1930~2022),苏陈镇人,朱姓第19世孙,鸿章子。1957年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民盟会员。原泰州科技协会会员、泰州象棋协会理事、《北京棋友》杂志编委。</p><p class="ql-block">朱玉林先后任省化工研究所、泰州研究所、油脂厂、橡胶厂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对工程塑料聚酰胺(俗称尼龙6)等有很深的研究。他在泰州棋坛有“大将”之誉,(曾经获得泰县象棋比赛亚军,多次蝉联海陵区、泰州市老干部象棋赛冠军。)并热心象棋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他收藏的象棋书籍多达一千余册,攥写、编著的象棋论文、史话二十余篇。其中《泰州现代象棋简史》,被泰州档案馆收藏。他义务兼职泰州象棋协会教练、裁判、明珠小区象棋队队长,多年为小区学生免费培训象棋。2011年,朱玉林被国家象棋核心期刋评为“新中国60年棋坛功勋人物”(江苏共4人)。2012年,获国家体育局“中国象棋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贡献奖”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相片中朱玉林(右)</p> <p class="ql-block">朱立人(1935.10~2020.11),苏陈镇人,老宅住址郭家场,星衢子。朱姓第19世孙。教授级高工,核工业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1935年 10月出生在苏陈镇开小米店的家庭。1941年入私塾,1946年至苏陈小学读五年级(下学期)。1952年初中毕业后失学,在父亲朱星衢米店中帮忙,后分配苏陈小学任教, 同时自学旧高中教材如范氏大代数、勃台物理、勃康化学等。1954年,以高中学历身份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读书,享受调干生待遇。1958年毕业后,国家决心发展核武器广招人才,分配国家二机部(核工业部)设计院,担任新创办的 504、404等核武器工厂(地处甘肃的核武器基地,因保密称厂,面积上千平方公里,地级市级别)设计组大组长。1964年 10月,404 厂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带领设计团队至 404厂进行设计总结。隐姓埋名,不对外通信联络,工作内容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以民族复兴为已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核工业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和年华。1975年,转至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电子计算机及工程自动化所担任专业大组长。1985年 10月,获核工业部部级荣誉证书。1988 年 10月, 获国防科工科“献身国防科技事业”31周年荣誉证章;同年 12月,主持的“电视发射机微机监控诊断系统”获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 12月,获核工业总公司评审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93年 10月,获国务院(工程技术事业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证书。1994年 10月,主持的“5421-II型放射性选矿机”获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朱立人工作的一生,体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为我国核工业从初创发展到与国际地位相称的辉煌作出贡献。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家乡人激励前行的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闽宏 (1968— ) 苏陈镇人,第二十世,朱邑侯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公派去加拿大、法国深造 6年。博士研究生、核电专家、研究员。曾任中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站总工程师,中广核英国布拉德维尔 B 项目公司及通用核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广核国际核电开发部总经理、中广核核电运营公司副总经理、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的合资公司GNS总经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总经理等职位。2022年6月起,任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2016 年,朱闽宏负责实施的中广核英国核电项目,是中国在英国及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是中英“黄金时代”的旗舰项目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项目。该项目由中广核主导,将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朱闽宏学术论文、专著颇丰,其中“大型商用核电站延伸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实施”,获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优秀奖。</p><p class="ql-block">注: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龙国际;)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企业.旨在全面落实;华龙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标准,一个华龙、一面旗帜;的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利益*大化。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现有员工约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3.6万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苏陈支系世系图</p><p class="ql-block">迁始祖朱通甫由苏州震泽徙泰,在此繁衍生息,苏陈支系2世继公—3世恭昂公—4世珎—5世廉—6世国资—7世承芳—8世宗周—9世天后—10世宪文—11世士模—12世秉奇—13世芾—14世怀瑾—15世林发—16.世岐,洛,梁,钰—17世志让,志国,志礼,志广,志平,志学,志书,志澄,志清,志深—18世仕贤,仕杰,仕惠,仕明,仕艺,炳荣,仕勤,仕谨,仕宽,仕荣,仕远,仕良,仕玉,仕亮,宪章,平章,鸿章,铜章,焕章,炳章,汉章—19世景煊,景宏,景江,景文,景华,红根,克成,树人,立人,作人,雨人,维人,玉林等—20世正元,正声,来弟,来元,来宝,卫东,庆龙,庆余等—21世鹏飞,鸿飞,立中,立华,立仁,佳伟,朱同等—22世文宇,朱辉,俊豪,俊宇等……名字略。</p><p class="ql-block">修谱正是时</p><p class="ql-block">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是名门望族的标志。近年来,自苏陈张家院郭氏首修族谱后,双岸申氏,查庄缪氏都修编族谱。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谱到底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p><p class="ql-block">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p><p class="ql-block">3、敦亲睦族,凝聚血亲,</p><p class="ql-block">4、治家齐国,教化子孙,</p><p class="ql-block">5、传承历史,问祖凭证。</p><p class="ql-block">泰州海陵春星堂朱氏老家谱的问世为尊宗敬祖,继往开来,理清世系,辨明昭穆提供便利。要提醒的是春星堂朱氏族谱问世四十余年,还处于休眠状态。若再过二三十年,在回忆上有连贯性的族人越过越少,若再不修编,老谱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苏陈镇有老家谱还未列入议程修编的有徐庄柳姓和夏棋庄夏姓。作为谱牒文化研究者、朱姓第二十世外孙,期待珍惜老祖宗历千辛万苦所遗家谱资料,团结一致形成共识,早日将修编族谱列入议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