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走举淤口

林立草木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微遂昌》,特此声明。</p> <p class="ql-block">  五一劳动节,一行七人开了两辆车,走进了举淤口村。该村位于浙西南山区西畈乡,一个大山深处,绿水青山,远离嚣烟宁静的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  西畈乡位于遂昌与江山、衢江三县交界之处,距遂昌县城112公里。长期以来,被称为遂昌的“西藏”,是个距县城最偏远,最不方便的乡镇之一。可随着遂江公路的开通,偏远乡镇一小时公路圈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效能。</p> <p class="ql-block">  举淤口村,称得上版画村,座落在西畈乡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举淤口村,位于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的南侧,走进村庄,又有一条自西向北的小溪,汇入大溪中将村庄一分为二。缓缓而来的溪水注入村庄,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儿在畅游。沿溪的是村民的住房,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建的民房,傍山依水,井然有序排列,算得上是“别墅”了,无不留下了时代的络印。</p> <p class="ql-block">不过,对这房屋,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兴趣。在历史悠久的小城,并不罕见。走着,走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一幅的版画,引起的我深深的共鸣。看着一幅一幅线条均称,绫骨分明的画像,是那样的熟悉与分明,仿佛就是一个时代的翻版和缩影。</p> <p class="ql-block">  黎明前上海、雷锋、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生动,无不刻出时代的络印,妨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与时代共呼吸的同龄人。一个与共和国同命运、同拚搏的人的脉搏一起跳动。</p> <p class="ql-block">  扬可扬,西畈乡举淤口村人,走出了家乡,尽匹天之责,为了家国情怀,换醒人民的记忆的伟大版画家,著有《江南古镇》,《乡间四月》,巜上海你好》等,深爱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幢老房子,是二进五厢房还是三间六厢房(对房子结构,本人不曾有房屋建筑知识),只能说个大概,觉得颇有特色,应是民国之前的大户人家之房。只是不知是原来固有还是乔迁之来,不得而知。不得不说,为举淤口村增加了一份妩媚。墙上随处可见的版画,如此之多,可见一种文化的兴起,是一个乡村兴旺之本。</p> <p class="ql-block">  钱欧之源,江南绿海,大山深处的举淤口村,一种文化之兴,足以可见之兴旺之日的到来。文化是一个区域乡村兴旺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没有文化,也就无源之本。文化是一种思想、动力,凝聚着一股力量,引导着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遂昌县城,两溪夹一城,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文化记忆的东西,几乎拆了不再复存,无不让人遗憾。探索如何在不破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值得人们的深思。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而是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构建未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是传承。一个城市乡村的兴旺,觉得弘扬传承正能量的文化是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扬可扬,原名扬嘉昌,一个土生土长的举於口村人,一个从深山走出成为著名版画家的大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