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杂谈

素素

<p class="ql-block"><b>2024-05-01 星期三 晴15-21º</b></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2024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挥手告别人间四月天,明媚的五月,携着美好与向往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5月1日劳动节】忙里偷闲,自由热烈:趁着五一小长假,趁着微风不燥,时光正好,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忙里偷闲,治愈身心,幸福且自由,幸运且热烈</p><p class="ql-block">【5月4日青年节】青春无悔,一路生花 :青春,无关年龄。曾经鲜衣怒马,如今依旧可以老骥伏枥,曾经可以一日看尽长安花,如今依旧可以壮心不已。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5月5日立夏】向新而立,灿烂一夏: 夏天的第一个节气,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夏天由此开始,万物至此皆长大。</p><p class="ql-block">【5月8日世界微笑日】不管几岁,开心为贵: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他。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真正的富有,不在钱的多少,而在于你是否在发自内心的微笑。</p><p class="ql-block">【5月12日母亲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于母亲,很喜欢电影《请回答1988》里的这段话:“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便会觉得触动心弦。”</p><p class="ql-block">【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有家的地方,便会是属于自己的避风港。他们是自己前进的动力,也是自己拼搏的底气,一张张笑脸,一声声关心,或许人生有万千险阻,但家在,人在,力量就在!</p><p class="ql-block">【5月20日小满】小得盈满,心如所愿:当520碰上小满,岁月最奇妙的日子来了。种子刚熟未熟,人间小满未大满,有成果,又保留期待,不管是表白,还是等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不在乎过去的是非过错,不惧怕未来的困难哀愁,以当下为起点,闲看花落,静观云卷,尽力感受周围的美好,然后随缘而了,才是生活姿态。</p> <p class="ql-block"><b>2024-05-04 星期六 青年节 雨17-22</b></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是2018年经营金融公司时,每周五的晨会上都会播放一段《超级演说家》的励志视频,那时候便认识了一路磕跘走来,最终凭借《寒门贵子》走到总冠军的北大逆袭【励志】女神刘媛媛,如今六年过去了,突然被朋友安利了这本书—《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一看作者刘媛媛,花了六个多小时一口气便读完了,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六年前,又看到了那个不惧生活,始终向上,在逆境中活出丰盛耀眼的【青年】的自己。 </p><p class="ql-block"> 时常有人对我说,觉得以前工作时的我非常凶,而现在看上去好多了。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之地,都有一个想要成为的更好的自己。 </p><p class="ql-block"> 不论青年,中年,甚至老年,当你迷茫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可以把时间和钱花在读书、观影、旅行,以及和人交谈上,尽量去那些陌生的环境里,去接触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不是为了陶冶情操增加魅力或向人吹牛,而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生活方式,寻找更多的未来道路,只有当你的世界足够大时,你的选择才会足够多,才能发现你最合适的是哪一个。而当你觉得自己没动力的时候,就去看几本励志书,听一下励志演讲,反复想想自己的理想,跟能够鼓励自己的人聊一会天,让自己兴奋起来,把努力养成习惯,习惯早起,习惯专注,习惯比别人更勤奋,最终习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p> <p class="ql-block"><b>  2024-05-10 星期五 晴 南昌雨22-28º</b></p><p class="ql-block"> 昨日值班,老友带了她的一位长相颇为古典的好友来店里买衣服,喝茶,一顿操作下来,很快从众多好看的裙子里挑选了两条浅粉色系的长裙。喝茶聊天期间才知小姐姐经营一家牙科诊所,平时工作较辛苦,而且都是身穿一件白大褂,即便如此,每当她看见好看的姑娘和衣服,仍然会忍不住和大家分享,这或许就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美育】吧,不需要特意的营销或适应…</p><p class="ql-block"> 是啊,什么是美育?美学一词,缘于希腊语,意为感性学、感觉学。它是一种“感觉”,花时间去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育,是打开。打开我们的眼睛、耳朵、双手,去触摸、去看见、去闻、去听,育养对生活的风情。所以,美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p><p class="ql-block"> 正如一百年的北大课堂,蔡元培身穿长褂,执书本扶眼镜,向座下学子一连发出了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房子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大费人工刻画彩绘?”</p><p class="ql-block">“茶碗器皿能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浪费钱财烧各种图案?”</p><p class="ql-block">“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有谱上曲调的诗歌?”</p><p class="ql-block">学子鸦雀无声,蔡元培说道:“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p><p class="ql-block"> 关于美的事,欢迎小姐姐每周四来和我喝茶畅聊哈…</p> <p class="ql-block"><b>2024-05-12 星期日 雨19-26º</b></p><p class="ql-block"> 妮妮三点半放学,远远就看见一群穿着绿色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娃蹦蹦跳跳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喔噻!你这桃红柳绿的校服搭配JK裙真是湿毛巾(时髦精)啊,让我想起一句歌词,知否,知否…”</p><p class="ql-block">她赶紧唱着接上:“应是绿肥红瘦”然后郑重的提醒我:“那你以后少穿绿色,多穿红色,就不用减肥啦!”</p><p class="ql-block">我满头冒汗的跟她解释道: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它的意思是,绿色植物生长茂盛,而红色的花朵则逐渐凋谢。通过对比表达春天的逝去和季节的更替。也可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女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提醒我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p><p class="ql-block">是啊,红与绿,是一组历史悠远的传统配色,中国人自古对它就有着执着偏爱:</p><p class="ql-block">桃红柳绿,是春天;</p><p class="ql-block">红墙绿瓦,是故宫;</p><p class="ql-block">绿媚红深,是牡丹;</p><p class="ql-block">红男绿女,是嫁衣;</p><p class="ql-block">红颜绿鬓,是敦煌飞天;</p><p class="ql-block">红衫绿裾,是山西彩塑</p><p class="ql-block">红与绿是季节,是植物,是衣衫,是建筑,是千年不朽的艺术,是穿越时空的慈悲,也是现代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b>2024-05-22星期三 阴雨20-25º </b></p><p class="ql-block"> 每次和店里小姐姐们聊天时,问她们最想穿越回到哪个朝代,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唐朝,我笑答到,看你们这既好看又幸福的样子,到了唐朝不是武则天就是太平公主啊,必然母仪天下,集万般宠爱啊…</p><p class="ql-block"> 是啊,最近读完这本《官家的心事》才知道,原来宋朝也是一个女主当家的大时代。从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开始,整个南北宋的历史基本都是与后宫密不可分啦。宋真宗刘皇后、宋仁宗曹皇后、宋英宗高皇后、宋神宗向皇后、宋哲宗孟皇后在不同历史情境中均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刘皇后冒认仁宗,曹皇后废立英宗,高皇后排挤哲宗定策功臣,向皇后谋立徽宗,孟皇后支持高宗,都是一个个惊心动魄,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方面北宋时期的皇帝要么寿命不长,要么子嗣不多,要么就是死的时候孩子还小,幼子难立。所以导致皇太后垂帘听政。</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后宫当政也导致北宋仁宗以来持续而激烈的党争。各种政治利益集团要找一个宫中的代理人,代理人下边跟着一串的朝内大臣,也就形成了激烈的党争。你是哪派的,你跟着谁,你上边是哪个带头大哥?不对,你上面是哪个带头大嫂?</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围绕着皇位继承,皇子、后妃、宦官、外戚、宗室、权臣,各方展开的权力斗争史…</p> <p class="ql-block"><b>2024-05-29 星期三 晴19-31º</b></p><p class="ql-block"> 一节瑜伽课下来,全身暴汗,同学赶紧跑到试衣间的体重秤上验收一下成果,轻了一斤,脸上顿时浮现出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床边也放着一个体重秤,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清空肚子里所有垃圾,小心翼翼的上称,重了一斤,轻了两斤,就这么时而焦虑时而兴奋地见证着数字的上下浮动,哈哈,这就是所谓【斤斤计较】的女人吧…</p><p class="ql-block"> AI告诉我,斤斤计较,弊大于利,不可为之,但我认为偶尔计较一下,也是有价值的哈!</p><p class="ql-block">曾经看到一则美术史上的趣闻,话说1957年,画家齐白石非常抠门,这时候有一位比他还抠门的朋友去求他画画。花多少钱来求呢?两块钱。齐白石一看,这钱也太少了,画动物是不够,就给他画了三片咸鸭蛋,其中一片还是空蛋壳。这求画的人一看,这也太素了吧,我再掏五个铜板,你给我加一只蝈蝈怎么样?</p><p class="ql-block">齐白石说,画蝈蝈那可贵,一只怎么也得十个铜板起步,我就给你加只苍蝇吧。就在前几年,这幅画因为有了这只苍蝇多卖了两百万。</p><p class="ql-block">看到这则趣闻,我就感慨啊:如果当时这位朋友掏了足够的钱,让齐白石画了一只大大的活鸭子,也许还没有现在这幅这么值钱呢。你看,斤斤计较,会逼出来小小创新,再加上时间杠杆,没准就会变成一个巨大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