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此情最难忘

晓风杨柳

<h3><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惟有此情最难忘</strong> </strong></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缅怀引路老师彭久钢</p><p class="ql-block"><b>□方 华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采风学会的彭久钢主编先生仙逝了。看着满群的挽联,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那种难过,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与先生从未谋面,先生的生平我知之甚少,前几天看到大刚老师发的去医院看望他的照片,我还在默默祈祷上天保佑先生挺过难关,早日康复,谁知道几天后看到的竟然是先生逝世的讣告。突然感觉人生好无奈,也感受到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训,对人生意义的一种诠释。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躲不过,但是高风亮节的人,总会赢得大众的认可和爱戴,就像先生这样。</p> <h3>我看过先生的《贮木场的吉祥事儿》《奇家岭少年》,写作水平很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文章中,我读到了年代感,读到了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的记忆。这样的文章,不仅是时代的烙印,更是很好的精神财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需要老故事的支撑。先生为人正直,爱心满满,才高八斗,著名作家梅实先生说他是一位被耽误了的文学人,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略见一斑。</h3></br><h3>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爱好者,刚退休回岳阳的时候,感觉好失落,不上班了,曾经的努力和平台都随之消失,从一个追求成就感、认同感,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财务总监,从每天关心政策、财报、资金、绩效、利润、投资融资等等事件的大忙人,变成了一个闲散的退休大妈,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曾经向往着退休,期盼着闲散的日子能朝看日出暮看月,疏梅剪影桃花香,真正退休了,才知道孤独无聊的日子,需要多么强大的心境。好在这时,我在岳阳的一个闲散聊天的群里,看到了彭久钢先生发的岳阳采风群里的一篇链接,于是好奇地加了先生的微信,问他我可以发文章不?先生很热情地说“好呀”,于是,我发了《活着真好》给他,他告诉我,说刘衍清总策划说有文章有点空,纯文学的文章不符合采风群的风格,希望是纪实文学,我说每个人的看点不同,他说正因为看点不同,多些看点受众更多。于是我按他的指导,稍作修改,他就把我的文章给发了。</h3></br><h3> <h3>后来,我陆续在采风公众号上发布了《哭过、痛过的奋斗人生》《遥望没有归期的背影》《一份浅浅的牵挂》等几篇文章,他一直关注鼓励我,留言,他是我采风群的第一位读者,是他惊醒了我遗落在岁月里的文学梦,是他给我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在近2年的时间里写了10多万字的文稿,在多平台发表。感谢先生的鼓励和指导。时间如一个漏沙,过滤了几多喜乐,筛去了光阴的匆匆,所有的人和事,虽然都如白驹过隙,但还是有值得记忆的点滴。</h3></br> 剪纸:王镝<h3>刘衍清总策划、彭久钢主编先生、淡泊先生为我们筑起和创建的采风学会,给了我们一个精神家园,让我们在文学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让我们感受文学的深邃与广阔。如今,先生虽然已经仙逝,但您的人品、您的精神,永远活在采风人的心中,安息吧,先生,采风学会在祭奠您的日子里,还在坚持每天发一篇文章,每个采风学会的成员在都在各尽其职,请你放心,您心心念念的采风学会会越办越好。</h3></br><h3>—— 谨以此文祭奠彭久钢先生</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