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挎背包行囊,只身去一趟西藏。坐一次雪域高原的火车,看一眼喜马拉雅山的雪峰,走一遭海拔4600多米的岗巴县城

黄海右岸

<p class="ql-block">四月初,自驾陪老爸回保定老家扫墓祭祀,往返1400公里。回来后身体很快从疲劳中恢复过来。遂决定独自一人,趁着4月份的好天气,来一次青藏高原之旅,完成蓄意已久的谋划,把为数不多剩余的老年夙愿,再实现一个。</p> <p class="ql-block">4月10日,中午,从日照乘坐高铁去重庆。火车停靠郑州、襄阳。</p> <p class="ql-block">火车上看到的汉水江面。</p> <p class="ql-block">高铁过了湖北兴山县,直到重庆万州,车身几乎就完全是在隧道里运行。</p> <p class="ql-block">奉节,隧道缝隙间,看到了一眼长江三峡。</p> <p class="ql-block">傍晚,高铁抵达重庆北站,住宿附近的全季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三次到重庆的地界了。这次去西藏途中,我之所以选择在重庆换乘飞机✈️并停留几天,是想再游览重庆几个不曾到过的景点。放在第一位的是北碚的卢作孚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天气很好。</p> <p class="ql-block">卢作孚纪念馆,位于嘉陵江边,原来就是卢作孚的公馆兼轮船公司的办公楼兼接待处。</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免费开放。游客很少。</p><p class="ql-block">我与一位好像是馆长或副馆长的中年男子有了一段如下的交流:</p><p class="ql-block">中年男子:“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若论单个人的贡献,卢先生可排前五。”</p><p class="ql-block">在下答曰:“可排前二。”</p><p class="ql-block">中年男子:“那谁排前一?”</p><p class="ql-block">在下答曰:“胡适。关键时刻胡适利用担任国民党驻美大使的身份,破坏了美国与日本国的贸易关系,逼得日本人与美国开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如果美国不参战,恐怕连重庆也要被日本人占领了。”</p><p class="ql-block">中年男子:“这样理解,也非常有道理。那老蒋的位置怎样排呢?”</p><p class="ql-block">在下答曰:“老蒋虽然领导了中国的抗战,国际上站队正确,但在军事战略上一错再错,损失惨重。往后排排位置,也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俩心照不宣地哈哈一笑。</p> <p class="ql-block">有关卢作孚先生的生平事迹,可百度阅览。</p> <p class="ql-block">1952年,卢作孚遇到亲属部下背叛的变故,拒绝交出自家的轮船公司,以死抗拒工商业公有化改造。虽然一年前刚刚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是饮下大量的安眠药含恨而终。享年58岁。</p> <p class="ql-block">卢先生以死抗争,没有改变历史进程。公有制几十年的低效、亏损、贪污、腐败,直到被迫更弦改辙。</p> <p class="ql-block">距离卢作孚纪念馆不远,出租车起步价即可到达。梅花山张自忠陵墓。</p> <p class="ql-block">陵园与墓碑的题字人都是冯玉祥。</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冯玉祥部下投降日本人的汉奸出了好几个。让老冯很没有面子。张自忠将军挺身而出,杀身成仁,一战成名。老冯的题字,便也有了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因为老冯的颜色不红也不黑,再加上诸多题词的保护功能,张自忠的陵墓没有被“探索”了去。并且越围护越好,陵园d树木越来越茂盛。</p> <p class="ql-block">第一帧照片,车震,北洋军阀的师长,临清人。是他把临清老乡张自忠将军介绍给冯玉祥的。</p><p class="ql-block">纵观近代临清人,身后的荣耀显赫,排于首席的非张自忠将军莫属。</p> <p class="ql-block">缙云山是北碚附近风景秀丽的一座高山,因为海拔与植被,便成了山城重庆具有避暑功能的好去处。国民党达官贵人住过的屋舍叫公馆;我们领导养精蓄锐的去处叫旧居。</p> <p class="ql-block">缙云山上,进了这个大门,还要爬高100多米。遂放弃。</p> <p class="ql-block">下午,重庆朝天门。前些年孙政才主政期间,新搞的几栋高层大楼,外观模仿新加坡的著名船型建筑。据说投资公司也是新加坡的。重庆人都说这几栋楼破坏了朝天门的风水,所以大楼没建好,孙政才就倒了。我不相信风水说,但高楼很煞风景,却是人见人说的事实。长江水系最著名的直流入江风景,硬是给煞得面目全非了。</p> <p class="ql-block">100元的门票,登临到高楼的观景平台,高处看一眼脚下的长江与嘉陵江。</p> <p class="ql-block">步行,从朝天门到洪崖洞。</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的雕塑。重庆人,不论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给人印象都是最勤劳的,也是最刁钻的。</p> <p class="ql-block">从洪崖洞的最顶层,一层层地逛,直到最下面的一层。什么也没有买,什么也没有吃。洪崖洞是年轻人玩乐的地方,与老年人无关。</p> <p class="ql-block">4月12日,天气好。参团武隆天坑一日游。往返500多公里,出城回返皆摸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乌江羊角镇。乌江,几乎把半个贵州省的水,带入到了长江里。</p> <p class="ql-block">武隆天坑与天生三桥,宣传力度大,实则一个很普通的小众景点。不看也罢!</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两个敢在玻璃栈道上嬉戏的孩童,勇敢!</p> <p class="ql-block">蚩尤塑像。据说是苗族、土家族的祖先。聊城人说蚩尤被黄帝炎帝联合打败被杀,头颅埋葬在阳谷。所以《聊城人名辞典》上有蚩尤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4月13日,重庆北站候车大厅,妥妥一个背包客,一个独行侠,一个年老的旅游达人。呵呵!</p> <p class="ql-block">乘火车到达丰都县。县城原先在长江三峡北岸,三峡大坝建成后,迁移到南岸了。周围的大环境十分优美。原先以供奉妖魔鬼怪阎王老爷闻名的丰都鬼城,依旧乌烟瘴气地挤满了游客。</p><p class="ql-block">三峡游轮路过丰都,做为沿岸一个著名的景点,游客都要靠泊下船游览。</p> <p class="ql-block">阎王爷是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阎王奶奶的御座前,竟然有人敢偷偷送了一大束鲜花。企图勾引阎王爷的老婆,不想活了?</p> <p class="ql-block">人死后变成了鬼,也要被锯割为几半。理论上讲的是再嫁的女人。现在离婚率如此高,阎王爷那里,忙得过来吗?</p> <p class="ql-block">鬼文化的天花板,大千世界里最愚昧污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峡被淹没了以后,过去游人墨客随意刻石成字,书写“某某到此一游”的几块石头,被国家花大投资,保存于水下20、30米深的地方,供人乘电梯潜入并观看。花费了巨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不大。</p> <p class="ql-block">涪陵是乌江汇入长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峡水库上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乌江的江头。</p> <p class="ql-block">两江汇合处的广场,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涪陵榨菜,名气很大。</p> <p class="ql-block">4月14日,天气好。江北机场,飞机✈️去拉萨。飞机飞越成都后,即进入了青藏高原的上空。那几座稍微突兀的山峰,大概是四姑娘山。</p> <p class="ql-block">白雪覆盖的高原山脉,海拔都应该在50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拉萨上空。</p> <p class="ql-block">贡嘎机场附近的山峰与白云。</p><p class="ql-block">能够感觉到,因为山高,白云很低。</p> <p class="ql-block">拉萨附近的海拔。</p> <p class="ql-block">中午休息了一会儿,感觉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遂打车去了布达拉宫广场。天气不错,看到了布达拉宫眼熟却是第一次目睹,挺拔有型的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拍照,并且时刻叮嘱自己:行走与动作,一定要慢。</p> <p class="ql-block">西藏,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山东省。人口约360万,90%是藏族。另有30多万汉族援藏干部职工和搞工程、贸易的内地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感觉自己慢慢地有了自信心,准备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完成西藏之旅。并且要保证身体不出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夜景</p> <p class="ql-block">50元人民币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是在10年前,我的邻居马大哥夫妇一起到西藏,因为十多天的缺氧状况,导致老马脑部组织损伤,回日照后就变傻了。马大哥那时才60多岁,身体挺壮实。前车之鉴,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身体一旦出现缺氧症状,立马就打车去贡嘎机场,随意选一个飞往✈️低海拔城市的路线,逃离号称圣地的西藏。</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牢记:西藏是一个随时都会让人呼吸🫁困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4月15日,上午,拉萨火车站。乘火车去林芝。</p> <p class="ql-block">火车开始遭遇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江水平缓处,江面还算宽阔。</p> <p class="ql-block">快到林芝的时候,雅鲁藏布江变得狭窄。与流经林芝的尼洋河汇合后,雅鲁藏布江进入了大峡谷。水流变得非常湍急。直到流出中国国境。</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虽然在中国境内蜿蜒曲折近2000公里,流出中国边界时的流量比较大(全国第三),但它的河水大部分来源于藏南谷地,雨量充沛的低海拔区域。雅鲁藏布大峡谷以上的高海拔区域,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降雨(包括降雪)量很少,属于干旱地区。所以雅鲁藏布江在流经林芝之前,水量很小。大部分江面都如同一条狭窄的沟渠。</p> <p class="ql-block">回想前些年,所谓的专家忽悠 的“红旗河”,规划是把雅鲁藏布江的江水,通过人工渠道,翻越5000多米高的藏北高原,引到新疆、甘肃与内蒙,可以增加十几亿亩良田。让我们这些老大爷、老大娘们着实激动了好长时间。今天看到了真实地理实况,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又一句“王八孙子的专家们,真Tmd不是玩意!”</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中游与尼洋河的中游,河岸边生长有许多野桃树。4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观赏桃花是此时林芝旅游的头牌招揽项目。这种野桃树,结出的果实不能吃,嫁接改造后,也不能吃。只能观赏桃花。</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区海拔不到3000米,周围有许多白雪皑皑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气好,林芝市郊,游览著名的天下第一柏树景区。</p> <p class="ql-block">对柏树的树龄测算得如此精准,好像是使用了生物技术。</p> <p class="ql-block">第一巨柏的称呼,并没有明确是树龄还是树高,还是树干的直径。</p><p class="ql-block">陕西黄陵的柏树,最著名高大古老的,注明是“黄帝手植柏”。若属实,则有5000多年的树龄了。</p><p class="ql-block">又一笔糊涂账耶!</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天气好。</p> <p class="ql-block">乘坐大巴车,从林芝返回拉萨。全程高速公路,前三分之二,高速公路基本是沿着尼洋河两岸交叉行进。隧道很少,植被、风景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与拉萨河的分水岭是米拉山。高速公路米拉山隧道,海拔4770米;长5700多米,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长隧道。</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岸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午,无事,闲逛到文成公主剧场,在布达拉宫的东南方的一座山的山腰位置。遥望对面的布达拉宫,气势恢宏耶!</p> <p class="ql-block">有一伙儿人在搞什么民族文化节目,我在一旁偷录了一段,藏族鬼舞。</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剧场。新建筑。</p><p class="ql-block">‍旁边一个旅行社里遇到一个原籍是聊城一个年轻的老乡。旅行社的员工。我们俩的对话:</p><p class="ql-block">‍我:你家是聊城哪里?</p><p class="ql-block">‍年轻人:聊城城里。</p><p class="ql-block">‍我:城里哪里?</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我不知道,我没有去过。</p><p class="ql-block">‍我:你怎么到拉萨的?</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我爷爷是18军的,张国华将军的兵。我爸爸出生在拉萨,我也就是拉萨人啦。从来没有回过聊城老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4月17日,上午,在临清检察院退休的战友王荣玉,乘火车从成都抵达拉萨。老王也是一个人独自出游,3月末就离开了临清,游经赣、鄂、湘、贵、川,五个省域。我们俩微信联系,说好了在拉萨会面。</p> <p class="ql-block">战友的两双手紧握,掐指一算,已有38年没有见过面啦!</p> <p class="ql-block">去年三亚见老王;今年拉萨见老王。此老王非彼老王,都是工程团的栋与梁。一个在团部当主任;一个在一连爆破班里扛风枪。一个是沈阳的大律师;一个是临清退休的检察官;故旧又在他乡遇,八廓街边喝二两。</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一小酒馆里坐下来。两个来自山东的老爷子。我们俩年龄相加150岁了。因为防止高反,白酒不敢多喝,一人一两,比划比划,意思意思。尽兴就好。</p> <p class="ql-block">4月18日,上午,天气很好。王检察官跟团去了林芝。我到了在网上预约的参观布达拉宫的时候了。旺季票200元;淡季100元。70岁以上老人减半。我实际支出是50元。</p> <p class="ql-block">安检极严,进入宫殿内后,不许拍照。宫殿内木楼梯很窄很陡,光线昏暗,空气流通差。</p><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很好,高处拍摄了前广场,后公园的俯视照片和布达拉宫的背部(北侧)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的体会,打油几句: 木制阶梯又窄又陡,光线昏暗小心行走。外表亮丽内里浑浊,达赖喇嘛昏庸腐朽。既然来了不得不看,看了之后失望永久。宫殿之内小心烛火,消防官兵严防死守。</p> <p class="ql-block">有两个藏族的女青年要我帮助她俩拍照。为她俩拍照完,我邀其中一个穿着藏教尼姑服装的,与我照一张合影。为了让她相信我不是坏人,我给她看了我的身份证。我指着我身份证上的姓氏“臧”字,哄骗藏族女青年说:</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姓氏,才是真正的藏族,你们都不能算是真的藏族。”</p><p class="ql-block">‍ 说得她俩一脸茫然。好一阵审视自己兼审视人生。</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背面(北面)。</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朝。</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面公园里的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几乎可以参与评奖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八廓街午餐,麦当劳🍔。口味可以,价格比香港🇭🇰澳门🇲🇴还贵许多。</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门票85元,没有优惠。我认为不值,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区的一座纪念碑。题字写得很差,错别字好几个。</p> <p class="ql-block">4月19日,上午,动车3小时,250公里到达日喀则市。</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市区海拔大约3900米。日喀则周围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业区,青稞是主要农作物。</p> <p class="ql-block">去日喀则的目的是去岗巴县城看看。原计划是两天的时间,到日喀则后,问清了路况,决定立马租车前往,7、8个小时,即可返回,误不了最后一班回拉萨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这辆东风SUV车况不错,司机尼玛次仁是藏族人,身体很好。</p> <p class="ql-block">关键是这家伙有边防通行证。岗巴南面就是国家边境,进入岗巴县的辖区,必须有边防通行证才行。我是有备而来,在日照的时候已经办好。</p> <p class="ql-block">说到去岗巴县城,首先让人想到了孔繁森。</p><p class="ql-block">我与孔繁森大约是1976年前后认识的。他比我大6岁,1944年生人。他虽然职务是聊城地委宣传部的副部长,我在地区交通局政工科当干事。但我们都是“以工代干”,身份都是工人。状态都是住在单身宿舍吃食堂。(干部身份问题1981年才都解决)但凡地委在招待一所召开政工类会议,如贯彻省或中央的某文件、某会议精神,我们便会交上粮票,到会上去蹭饭吃,不是什么好饭,馒头稀饭而已。</p><p class="ql-block">孔繁森是1979年大约6月底被聊城地委组织部通知去西藏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的。第二天,我在东昌路上遇到孔繁森,我问他:“孔部长,你能不能不去(西藏)呀?”</p><p class="ql-block">孔部长语气缓慢,有些自言自语地说:“明摆着,我得去,我必须得去!”</p> <p class="ql-block">1979年7月,孔繁森赴西藏岗巴任县委副书记,20个月后,胡耀邦同志考察西藏,大部分汉族干部撤退回内地。孔繁森回聊城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期间妻子与三个子女,完成农转非。</p><p class="ql-block">几年后,孔繁森调任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副市长;1994年,阿里地委书记任上车祸去世,孔繁森全家一直住在行署大院里。我回聊城的时候,我们俩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一些。大约有四五次,一两次聊过具体事,如聊城行署一辆免税进口的面包车被青岛海关暂扣如何去要回,其余不过问候寒暄几句。他送过我两次他从西藏带回聊城的印度🇮🇳香料。我不喜欢印度人,也不喜欢印度香料的气味。1994年5月,我回聊城,最后一次见到老孔,他带了一个白种人小伙子住在他的家里,并且向我介绍说是他的朋友。白人小伙子上街受到聊城市民的围观,那时候聊城还很封闭。1995年春节我回聊城,孔家大门上的春联帖的是蓝颜色的。越明年,老孔成了名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路边的一个标语,表明45年后,岗巴还没有忘记孔繁森。</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岗巴地界的时候,公路上的一座简易牌坊上的字:“天边岗巴”。全国海拔超过4500米的县城有三座:四川省的石渠、西藏的双湖与岗巴,其中岗巴县城海拔最高,4630米。</p> <p class="ql-block">去岗巴途中跨越的一座山梁,海拔4810米。</p> <p class="ql-block">我这次去岗巴县城,朋友孔繁森算是一个理由。</p><p class="ql-block">我在日照还认识一个朋友,庄建海,比我年长3岁,1947年拔萝卜的时候,出生在日照大坡的山村。</p><p class="ql-block">庄建海是我去岗巴县城的第二个理由。</p><p class="ql-block">庄建海也是1979年夏天被山东省派去到岗巴县的。庄建海当时的身份是“以农代干”,他的身份是农民,山区贫下中农推荐他出来担任参加日照县革委的代表。因为家庭出身好,且有一定的能力,1979年的时候,担任日照县委组织部的副部长。组织上派他去西藏岗巴的理由很直接:你不去,就回你的大坡山里乡下去,继续当农民。老庄那年32岁,就去了。</p><p class="ql-block">确定去岗巴之后,好像日照补助了老庄好多钱,有100加好几十。老庄第一次买了皮鞋,买了毛衣,还戴上了手表。</p><p class="ql-block">老庄去岗巴之前,组织上说好了去那里继续担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结果是去了之后,让他担任共青团县委副书记。说起这个事,老庄就骂街:“团委副书记能和组织部副部长一样吗?他NND!”</p><p class="ql-block">我有时候和他开玩笑,就称呼他为“副书记”,他便“操!”一声。</p><p class="ql-block">也是20个月,也是耀邦同志指令,老庄回到日照后,不再是农民了,老婆孩子们都不是了。老庄与我到一个公司一起混饭之前,担任日照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老庄最喜欢的事是喝酒。他把自己手机的尾号都选择为“5179”,谐音是“我要吃酒”。</p><p class="ql-block">我们俩一起共事有5年多,我们俩的工作好像主要内容是喝酒。接待客户的时候喝,没有客户就自己人喝。中午喝,晚上还喝。我们外企不归纪委监督管辖,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想喝什么酒就喝什么酒。</p><p class="ql-block">老庄很够朋友,喝酒的时候,他坐主陪,我坐副陪。老庄的喝酒开场白是:“老臧不能喝酒,咱们不要跟他一个样。我们喝我们的,一定吃好喝好!”</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同事朋友哥们去哪里找?</p><p class="ql-block">我问过庄建海,认识孔繁森吗?庄建海说认识,不熟。一共在岗巴20个月,冬季大雪封路封山,多数时间是回山东休假。大家虽然在一个院子里办公,不熟悉也很正常。</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他与老孔不熟悉的原因是那年月大家很少在一起喝酒。那时的党风好,不喝酒。再就是海拔太高,身体也不适应喝酒。</p> <p class="ql-block">定居下来的岗巴县牧民。石头房子都是政府给盖的。院墙上依旧晒着大坨的牦牛粪,做烧柴用。</p><p class="ql-block">我问出租车司机:“天热的时候,会不会招苍蝇?”回答是肯定的。会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境内的地貌,几乎全是这个样子。没有树,看不到草,也看不到水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现有人口50000多 ,45年前的人口只有20000多人。没有工商业,也没有农业,只有牦牛🦬。</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城里,县委与县政府的办公大院。</p> <p class="ql-block">大院里没有一棵树。背后的山上也没有树,也看不到草。</p> <p class="ql-block">县委大院所处的马路,应该是整个县城最重要的一条路,有几棵精心呵护的小树。</p> <p class="ql-block">孔繁森、庄建海,两位老朋友曾经奋斗过一段时光的地方,留影予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如果仅仅因为有两个朋友45年前曾经在岗巴蹉跎过一年多的时光,我就不顾75岁高龄,不顾随时都会出现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的风险,只身跋涉到高寒险境,仅雇佣出租车就花费800元(西藏几个城市出租车的价格都是每公里3元,日喀则到岗巴往返350公里,800元还算公允),到空旷无人的岗巴县城看一眼。这样做事,就很难说是符合常规常理了。</p><p class="ql-block">是的,我这次去岗巴县城一游,还有更充足的理由。</p><p class="ql-block">1979年,聊城地委组织部通知孔繁森去西藏任职的前一个星期或5天,地委先通知的是我父亲。内容是去西藏岗巴县任县委书记,正县级,工资长三级,再加上聊城二类工资区与西藏十一类工资区的差额,工资一下子可以从60多元增加到130多元;家里有农村户口的可以全部农转非。</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接到组织部的通知后,立即把在聊城工作的我召回到临清。面临如此重大的人生选择,父亲需要与我认真地思考讨论一番,参加我们俩一起讨论的还有倪俊岭大伯。</p><p class="ql-block">倪大伯曾经在西藏日喀则工作过14年,先后担任日喀则地区医院的党委书记、日喀则地区卫生局副局长。他熟悉日喀则和岗巴县的情况,还熟悉从医学角度看待高反病的知识。</p><p class="ql-block">因为倪大伯与我的坚决反对,我父亲做出了决定:恕不奉召。</p><p class="ql-block">第二天,父亲赶到聊城地委组织部。组织部说是地委书记办公会定的,他们不能改变。又找分管的张洪荣副书记,张洪荣也不敢做主。再找一把手张程震书记。我父亲拒不奉召的理由非常充足:自己的年龄已经48岁了,超过了援藏干部必须45岁以下的硬性规定。</p><p class="ql-block">张程震听完我父亲的叙说,稍微思索后当即表态:“你安心工作吧!”。虽然后来张程震死后又被开除了党籍,成为中共党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坏人,但1979年夏天,他的表现还是比较公正且果断的。</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左)与倪俊岭大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倪大伯曾经任职的日喀则地区卫生局(现叫卫健委)大门口,我也去看了一眼。</p><p class="ql-block">我与我父亲都非常感谢倪大伯。后来的几十年,我陪我父亲回临清,很多次都要有倪大伯一起吃饭喝酒。</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恕不奉召”之后,聊城地委组织部又物色了一位新的岗巴县委书记。他叫郭思贤,当时是茌平县委副书记。靠近临清县界郭大屯村人。郭思贤的年龄不超过45岁,郭副书记也没有奉召赴任,理由好像更为充足。郭思贤有一个弟弟叫郭思安,1943年生人,陕西咸阳某大学藏语系毕业后,已经在西藏日喀则工作十多年了。郭思贤的态度是自己可以服从组织安排,但要求组织帮助把自己的弟弟从西藏调回聊城来,照顾老母亲。显然这一要求虽然合情合理,但远远超出了聊城地委组织部的权限与初衷。</p><p class="ql-block">郭思贤后来调到聊城地区气象局任副局长;</p><p class="ql-block">郭思安在日喀则工作了24年,官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调回聊城后,在聊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位子上退休。在聊城工作的朋友同学,有可能会认识这弟兄俩。</p> <p class="ql-block">郭思贤这一炮再次哑火。聊城组织部第三个选择的是孔繁森。</p><p class="ql-block">有几个细节显示,聊城地委组织部在派遣孔繁森援藏的过程中,有些是违规操作,起码是有欠公正公允。组织上派遣老孔的前提是承认了老孔的现任职务副县级。既然承认这个事实就应该按照常规操作,直接提拔任命老孔为岗巴县委书记,正县级,工资该长三级就长三级,老婆孩子立马农转非。显然是组织上亏欠了孔繁森的。</p><p class="ql-block">孔繁森同志出身于农村底层,自己本身没有什么资源依靠,只能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回旋路径,剑走边锋,登上了领导的位置。他为人和善热情,不伤人害人,不搞歪门邪道阴谋诡计。是值得赞赏与怀念的。</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城西面不远就是喜马拉雅山的高峰。所以岗巴人自称是“天边岗巴”。距离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大约150公里。我不确定这些远处的高峰里,有没有珠穆朗玛。</p> <p class="ql-block">我刚到拉萨的那一天,老爸好像意识猜测到了我的企划,他在电话☎️里对我说,要求我别去岗巴那么远那么高的地方,有危险。我没有正面回应老爸的叮嘱。</p><p class="ql-block">最终,我还是去了岗巴。这个念头,萌发蠕动几十年了,我来此处,定当了结了它。</p><p class="ql-block">回到日照后,我对老爸说:你当年决定不去岗巴任职是非常正确的!</p><p class="ql-block">94岁的老爸笑了。因为老爸也知道 那里是一个随时都会让人呼吸困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到岗巴的另一个大收获是看到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山脉喜马拉雅7000多米、8000多米的雪峰。如果这些白雪皑皑的天造地设之物里有一座就是那珠穆朗玛,那我的岗巴之行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百度上搜索到的文字。它告诉我,在岗巴县城是能够看到珠穆朗玛峰的。哇塞!</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因为去岗巴的过程比原计划节约了一天的时间。我决定今天慢节奏地乘火车去山南市玩半天。</p> <p class="ql-block">山南距离拉萨,火车一个小时的车程。</p><p class="ql-block">山南著名的地方是泽当古镇。西藏最具历史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泽当古镇的说辞,我是30年前阅读到的。今日慕名而来,不知道为什么它的古建筑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泽当寺外面。</p> <p class="ql-block">泽当寺里面。</p> <p class="ql-block">街道中央的一座仿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上的铜板画和下面的雕塑看,好像是藏族最早的认知是人类起源从猴子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我触景生情,产生奇想:莫非藏族人喜欢临清丝绸厂生产的哈达,也与这猴子的传说有关?</p><p class="ql-block">胡思乱想而已,临清哥们不要当真!开玩笑啊!</p> <p class="ql-block">4月21日,晚上就要乘火车离开拉萨西藏了。</p><p class="ql-block">上午再到市区闲逛一番。</p> <p class="ql-block">拉萨博物馆,建筑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门口的青铜礼器摆件。</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闲坐的喇嘛与尼姑。他们好像很清闲。</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楼顶的观景平台上看到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主题是“百万农奴得解放”。</p> <p class="ql-block">紧邻博物馆的罗布林卡,相当于拉萨的颐和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几座达赖喇嘛的夏季行宫兼寺庙,开放的很少。面积不小,与动物园互通。不值得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拉萨海关的办公大楼。我在这里驻足停留拍照,是另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1994年秋天,去青岛开会。青岛海关的副关长张勤,他曾经担任过几年的拉萨海关的关长(正厅级)。平易近人的张关长和我聊天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宝兴,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内地成年人去了西藏,如果待上三个月,心脏🫀和肺🫁就都会变形。拍出片子来,与三个月前的大不一样。”(那时一般体检胸透都是拍X光片)</p><p class="ql-block">我牢牢地记住了张勤关长的这些话。他的直言忠告,改变了我后半生的的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1995年是一个很不错的时代,我可以做出不同选择的时代,即便放弃我已有的职务,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或许是我们的姓氏臧字使然,我们父子俩人都在四十多岁的年龄段,先后发生被所谓的组织派往地球第三极去磨难。</p><p class="ql-block">‍老天爷保佑我们,我们拒绝了提升官职的诱惑。</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与张勤关长聊天的时候,青岛海关一个叫郑青的家伙被派去西藏工作已经一年多了。1995年夏天,我离开海关不久,一个与我同岁叫张觉民的家伙接替郑青去了西藏。张同僚非常幸运,他在西藏的职务是聂拉木海关的副关长。聂拉木位于中尼边界,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其下属的樟木口岸海拔仅2300米。30年前,中尼边界每年的开放时间不到半年。其余时间可以回内地休假,张老弟,好运气,</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一个随时都会让人呼吸🫁困难的地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适应那里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拉萨和西藏的其它城市的小商店,都出售这样配置的小氧气瓶,形状大小很像普遍使用的罐装喷雾杀虫剂。买了两个备用,总体评价一般。一是里面的气体数量不够;二是很难判断瓶子里装的是不是氧气。我的判断是一瓶稍微有点压力的普通空气。15-20元一瓶,有点坑人。更重要的是,如果指望它来补充氧气,指望它救命,会耽误大事。</p><p class="ql-block">拉萨至西宁的火车,是特制的车厢。车厢内设计了两套氧气支援设备:一是卧铺车厢是密封恒温恒压的,里面有弥漫方式的供氧系统;二是每个卧铺的床头有一个供氧的小孔,插上供氧软管,即可吸氧,和医院里的设施类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开往拉萨的火车,都要在西宁站调换车厢。青藏铁路建设国家投入资金大,运营补贴的力度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4月22日,清晨,拉萨至西宁的火车,停靠格尔木车站的时候,冷飕飕地留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火车路过荒凉的柴达木盆地。</p> <p class="ql-block">火车路过青海湖北岸。</p> <p class="ql-block">4月23日,高铁驶过河南,绿油油的小麦田。</p> <p class="ql-block">高铁驶过安徽砀山,南面不远的芒砀山顶,刘邦的高大雕塑造形,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傍晚,高铁,顺利回到日照。一路平安。0海拔,好好呼吸,好好休息。</p><p class="ql-block">一路行来,感受是生活在山东,真好!生活在日照,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