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系列之六:山东聊城至济宁段(运黄交会)

宋传东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全长约1794公里。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运河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b></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山东段由北至南依次经过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5市,包括南运河段山东段、会通河段山东段、中河段山东段3个遗产段落,新中国建立以前正河全长643千米,其中南运河段山东段全长140.3千米、会通河段山东段全长374.5千米、中河段山东段全长128.2千米。</p><p class="ql-block"> 接上篇,从聊城水上古城继续沿运河向南就来到了运河古镇:<b>七级镇。</b></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七级镇,在山东阳谷县东北运河之东,路出聊城县,有古渡,相传唐田真兄弟哭活紫荆于此”,唐时此地称毛镇。山东境内运河开通,穿镇境而过,是运河渡口码头,因修有石阶七级改为今名。元初在此建闸,设官管理,并有兵营驻守,明清相延。时阳谷、东阿、莘县均于此设官仓转漕,货运繁忙,往来舟船颇多。南方士子进京赶考、官吏进京述职,此为必经之地。文人名士常在此逗留并吟咏诗词佳作,康熙、乾隆皇帝南巡也曾经此。</p> <p class="ql-block">  当时,处在运河咽喉要地的七级镇,曾建六门四关和六纵八横十四条街巷,势如棋盘,往来便利。河中舟楫帆樯林立,岸边店铺鳞次栉比,云集八方商贾,物阜民丰,汇聚四海物产,商贸繁荣。明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间阳谷的乡贤名流就写有五首咏“七级古渡”诗作,从诗中可看出当时运河和七级的繁荣景象,如“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为言万里客,此处是通津”、“云帆万里拱神州”等句。</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七级镇在城镇改造过程中,于运河河畔发现了十七级台阶和古石板路。据相关专家初步断定,这是古运河渡口遗址,可能建于元代,被掩埋至少百年以上了。</p> <p class="ql-block">  清代民初运河漕运废弛,七级便消失了昔日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七级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该镇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战略,使镇经济呈现出了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和水利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p> <p class="ql-block">  2009年,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正式启动,作为大运河沿线上曾经的繁华古镇,七级镇上的古码头、古街等也成为运河申遗的重要部分,而申遗也将再次改变这个古镇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b>  运河黄河交会:</b>过七级镇沿运河继续向南就来到了东阿县刘集镇位山村运河与黄河的北面交汇处山东位山引黄闸。</p> <p class="ql-block">  1957年,为充分利用黄河水利资源,本着兴利为主,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方针,综合解决山东黄河的防洪、防凌、灌溉及工农业用水问题,根据沿黄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修建位山枢纽(位山闸是位山枢纽工程的一部分)。1958年5月1日,位山引黄闸工程开工兴建。1958年10月竣工。该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m,闸墩宽1.8m,长20m,高10.5m,闸门为10m×5m钢板弧形闸门。</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适应黄河的引水条件,位山引黄闸改建工程1981年10月开工,1983年10月竣工,1983年10月6日验收,总投资524.43万元。1983年改建后闸型未变,系一级水工建筑物,由原来的10孔改为8孔,东西各封堵一孔,闸底板抬高2m。</p> <p class="ql-block">  从位山引黄闸沿东阿至东平黄河公路大桥跨越黄河来到黄河南岸,按导航来到路那里段黄河大堤上寻找运河与黄河南面交叉处,放眼望去黄河奔腾、大堤雄伟,唯独见不到两河交汇。自己怕找错了位置,又沿黄河大堤前后跑了数公里终未得见运黄交会处。</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历史上两次中心的大变迁,均是以黄(河)济运(河)的结果。运河山东段以黄河为界逐渐成为无法贯通的南北两段,黄河改道初期,大运河经过抢救治理仍可通运,主要是在黄河穿运处筑坝设闸,“借黄济运”。运河在山东下十里堡穿黄而过,在张秋镇入运河,经阿城、聊城至临清入卫运河北上。水情较好时黄河的船只可以通过鲁南运河南达江淮,这时的运道时通时阻,给漕运带来不少困难。首先下十里堡和张秋镇必须建大闸防洪,以免黄水灌运淤积;其次,粮船穿黄时,要避开洪峰。后清政府放弃运河漕粮运输,运河航道多处淤阻。到20世纪40年代,十里铺至戴庙段逐渐淤为平地,民间小船改由安山至东平湖东清河门通黄河,河道弯多水浅,稍大船只无法航行,最终于上世纪50年代逐渐淤废。</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实现黄河与京杭运河有效贯通,山东省组织建设了入黄船闸。入黄船闸又称国那里船闸,位于山东省梁山县戴庙村国那里附近的黄河南岸,全长130米,闸室宽12米,水深2.5米,船型按机动驳300吨或船队一拖三驳(单船100吨)。船闸于1968年开工,1969年完成一期工程,1972年基本完工。1972年9月10日,船闸进行第一次实验时,出于安全考虑未按设计速度启闭闸阀门,因此历时较长,船舶通过耗时83分钟。同年10月29日,进行第二次实验时,上游水位43.4米,下游水位38.5米,双向过闸,耗时75分钟。后又经过数次试验,一般单向过闸约30分钟,证明船舶可以实现在黄河和大运河之间的通行。1976年进行三次船舶自黄河过闸入京杭运河的试用,但黄河泥沙淤积对船闸运营影响非常大,加之处于黄河险工地段,上闸首在竣工之后曾出现渗水,经加固但隐患未除。1980年6月,实施汛前土坝围堵工程,9月竣工后停用,1989年拆除。所以本人在大堤上没找到运黄交汇处也就不足为怪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河南岸与运河交汇处(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发布停漕令、撤销大运河统一管理机构后,京杭大运河正式断航。目前,以黄河为界,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全部断航;黄河南岸至山东济宁段正在复航;济宁以南110多公里仍正常通航,千吨级轮船自济宁沿运河仍能南下苏杭,通达上海、江西等长江沿岸省市,80%的鲁煤南运任务,还是由这条古老的黄金水道承担着。</p> <p class="ql-block">  本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