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新作《福》字中堂配对联(“每日一品”第2201期)

武锋(石门笔耕斋主)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城乡家庭里,喜欢挂《福》字的比比皆是。但多是在春节期间张贴一些用大红门贴纸书写的《福》字,显得红红火火,就是图个喜兴、吉利;另一种是用大红纸写的《福》字中堂,长期挂在室内。这两种做法的目的都是希冀给家庭带来福气和好运,这都是人们的良好愿望,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但我觉得,这大红色太“刺眼”,无论多大的房间,第一眼就会看到它,太夺人眼球了,似乎还缺少些文化气息。如何把“福”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示出来,除了在纸的色彩上作文章、改变大红色之外,那就需要在“福”字的文化内涵上要有所改善、提高、突破。我想搜寻一下古人在“福”字上作过哪些文章?结果搜到了明代吴承恩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第八回里有一首七律同头诗《福诗》,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福圣光耀世尊前,</p><p class="ql-block"> 福纳弥深远更绵。</p><p class="ql-block"> 福德无疆同地久,</p><p class="ql-block"> 福缘有庆与天连。</p><p class="ql-block"> 福田广种年年盛,</p><p class="ql-block"> 福海洪深岁岁坚。</p><p class="ql-block"> 福满乾坤多福荫,</p><p class="ql-block"> 福增无量永周全。</p><p class="ql-block"> 顿时让我眼前一亮,灵感马上就来了:这八句诗中竟然有九个“福”字,每句都非常精彩,道出了人们的心声!真可谓历史名人、名著、名诗!把这首诗和“福”字写到一起,“福”字成了诗的标题;《福诗》成了“福”字的释文,真是“珠联璧合”,可谓完美无瑕!于是,我摒弃了大红纸,采用古朴典雅的仿古宣纸,用篆书写大字“福”,用隶书写小字《福诗》,一幅更具有文化气息的“福”字中堂便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近日,我的家乡人想让我写一幅《福》字中堂带对联的书法,还把用大红纸书写的《福》字带对联的图片转给我(见末图)。我把自己的构想告诉对方,并把旧作《福》字中堂图片发过去,结果对方采纳了我的构想,我只是采用了他们提供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也是用仿古瓦当对联专用纸书写的。为了使对联和中堂的题款时间保持一致,在书写对联时我特意把题款时间写成了中堂题款时间,属于“善意造假”。</p><p class="ql-block"> ——武锋(一峰)</p> <p class="ql-block">对方最初为我提供的《福》字中堂带对联样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