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素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雨过天晴,清新宜人。绿叶上的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美好。深吸一口雨后的空气,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拥抱,让人陶醉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徜徉在绿柳拂水树木葱茏的湖边流连忘返。不经意间,打开手机翻看美篇圈小助手的邀请函,“财会人•劳动事"的征文通知映入眼帘。查询获悉,财会是一个涉及财务和会计的领域,主要工作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此外,财会工作还包括出纳、会计……等职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出纳这遥远又熟悉的名字,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我尘封的记忆打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1年的那个金秋,初入教坛的我踌躇满志地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校务分工会议上,学校负责人说让我接手学校的出纳工作。当时我懵了,我是来教书的,怎么还要管帐?我父亲当年是生产队里的经济保管员。回家务农将近两年,我也没少给他记账。管就管呗,我虽然老大不愿意,还是接受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时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期初收的学杂费包括两项内容:学费用于学校办公费开支,书费用于学生自己购买课本和练习簿。为了防止班主任与学生结算书费时出现漏洞,村两委要求学校统一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农村小学十来个班级,收的学杂费也不多。那时好像也不时兴存银行,就放在家中保管。我白天包班教学几乎没空,但回家不用干家务,记记帐完全没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可麻烦事还是找上门了。期初收好费后有班主任老师竟说家里缺钱,要把钱留着家用,为了应付检查要我先给其开收款发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我犯难了,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乡里乡亲的难为情,就当向我家借呗,到时你用家里的钱先给垫上。那时我才二十出头,却也知事情轻重,到了学期结束时,总是想方设法让其把学杂费结清,省得像滚雪球似的漏洞越来越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这成了我最头痛的事,但似乎成了惯例。在村里担任民办教师九年,每学期这位班主任的学杂费都是期初收,期末才结清。学校十几位老师,几乎都心知肚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八0年进入义乌师范读书,八二年到义亭区校任教。接触了一些工作严谨的财会人员,在校委会上也经常听取审计报告,于是一门心思于教学的我,对资金挪用、收支不当等也有了一些了解。想想当民师那些年发生的事,心里就后怕。如若没有父母亲作后盾,后果真不堪没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年搭上进城的末班车进入义乌市香山小学任教。本想安安静静教几年书的我,又勉为其难地兼任了学校出纳的工作。颇具规模的市属学校,四五十位教职员工,发工资那天是最忙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时兴发现金,因此那天下午我必须要背着包跑银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就像旅行,心情就是风景,你用什么样的心情过日子,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我觉得这话挺经典。跑银行,我基本上不乘车,总要绕过绣湖,经过朝阳门,穿过城中路,去到义乌江边小商品市场对面的银行。说是假公济私也罢,还是忙里偷闲也行,进银行前我总会到小商品市场逛逛,在琳琅满目的商铺间穿行,感受一番热闹繁荣的景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取钱回家后,晚上可就要开夜车了。我必须把钱分文不差地为每位老师装在信封里,这样第二天发放就轻车熟路,不会影响上课了。繁是繁点,看着老师们心满意足地领走工资,也是种不错的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城区学校收取的借读费和大宗办公用品开支,都要经过银行转存。感谢经验丰富的会计吴老师,他热心地指导我做出纳银行帐,使我这门外汉能顺利地完成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学生几乎都在学校用午餐,一学期收的食堂经费都有二三十万。于是做好食堂经费收支帐成了我的重头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当时任教两个班的数学,每天两三节课看似不多,可小学是基础教育,对合格率要求高,课后作业批改和对后进生的辅导要占去许多时间。可我特幸运,遇上了精明能干的小伙陈云龙,他是学校的专职美术老师,负责学校食堂的物品采购。我们俩课务忙,就约定一周报销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我们同住在教工宿舍,只要到了约定的时间,他准会叩响我的房门。票据分门别类整理得有条不紊,拨动算盘几次核对总是分文不差,结算时他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零钱找给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工作的灵魂,也是连结友谊桥梁的精神支柱。工作忙忙碌碌,但老师间的互相信任,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应是进城五六年后吧,年轻的美术老师宋荣庆接替了学校的出纳工作。我如释重负,学校领导却说,出纳不当,食堂的会计非你莫属。于是年过半百的我只得又研究起了银行帐的有关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旅程。面对挑战,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从中收获了快乐,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的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财会人"似乎与教师这一职业风马牛不相及,可回眸在职三十多年,竟近三分之二时间与此沾上了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在我国城乡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里,许多老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也兼任着学校的财会工作,为学校的运行默默付出。他们如同这盛开在翠绿丛中的艳丽之花,虽名不见经传,却芬芳了人间,美化了人们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民教师,普通劳动者。他们以卓越的教育智慧,启迪着无数的心灵;他们以服从于教育教学需求为天职,无私奉献;他们与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着不懈的努力,谱写着铿锵激昂的普通劳动者之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岁月悠悠,春意盎然,又是一年五一到。我衷心祝福用自己的行动,为描绘祖国美好蓝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们五一快乐,心想事成,事事顺意!愿大家的生活如诗如画,幸福安康,家庭美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