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陕西渭城的 典故九则

杨柳岸晓风

<p class="ql-block">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名为《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p> <p class="ql-block">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艺术感染力极强,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编入乐府,千古传唱,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渭城曲》、《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诗作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清新贴切,诗意盎然,让渭城名扬天下,至今仍诵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渭城曲》诗中所说的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渭城区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争相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和政治主张,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如《商君书》、《吕氏春秋》、《渭城曲》等均在当时的咸阳成书成诗。由此也产生了诸多见诸周秦、汉唐古籍古诗而为后人袭用的典故,如秦扫六合、秦晋之好、徙木立信、一字千金、乘龙快婿、有志竟成、举案齐眉、运筹帷幄、高悬秦镜,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些源于渭城的典故是昏夜中的明灯,是沙漠间的甘泉,用途甚广,有用之口头的,有用之书面的,交谈时脱口而出,撰文时信手拈来,绘声绘形,高度概括,一语道破,一矢中的。即使是平凡庸泛的话,用了这些典故,也能悦耳动听,使人加深记忆。</p> <p class="ql-block">  谓予不信,且让我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秦王扫六合</b></p><p class="ql-block"> 秦王扫六合之典故,出自唐代李白诗作《古风·秦王扫六合》:</p><p class="ql-block">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p><p class="ql-block">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p><p class="ql-block"> 秦王扫六合颂扬了古代秦王以其强大的武力统一六合(即天下、整个世界)的壮举。"秦王"指的是历史上的秦始皇,他通过战争征服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集中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扫"表示彻底清除、彻底征服的意思。"六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六个方向(东、南、西、北、上、下),也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的意思。古风秦王扫六合意味着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和强大军力征服了整个世界,达到了无敌天下的境地。这个词语在古风歌曲、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常被引用,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强大和霸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徙木立信</b></p><p class="ql-block"> 徙木立信,又名"立木为信"、"商鞅立信",最早出自《史记·商君列传》。</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但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尝试,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并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秦晋之好</b></p><p class="ql-block"> 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之间世代互相婚嫁,后泛指两家联姻的关系。这个典故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伯姬和晋文公姬重耳迎娶秦穆公的女儿怀嬴的事件。</p><p class="ql-block"> "秦晋之好"的开端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当时的秦国国君秦穆公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和实现霸业,主动向相邻的强大国家晋国提出联姻的请求。晋国也出于同样的考虑,答应了这门婚事,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一联姻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加强。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政治纷争,两国关系曾一度紧张甚至爆发战争,但最终都通过婚姻和外交手段得以修复。"秦晋之好"因此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联姻典故,也被后人用来形容两个家庭或家族之间的联姻关系。</p><p class="ql-block"> 秦穆公胸怀宽广,目光长远,他在晋国动荡的时候帮助晋惠公继承君位,在晋国遭受饥荒的时候送去大量的粮食。晋惠公不守信用,一再食言,恩将仇报。秦穆公又帮助忠厚谦逊的公子重耳登上君位,并将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嫁给他,秦穆公宽广的胸怀成就了秦晋之好。</p><p class="ql-block"> 秦晋联姻虽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秦晋之好却被传为千古美谈。这个故事告诉人与人之间相处理应坚持和谐的原则。在现实中的人们,也要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在感情和义气上讲究融和,以求大家和和气气。尤其是在一个群体当中,人们更要坚持集体主义,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这样的群体是短命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乘龙快婿</b></p><p class="ql-block"> 乘龙快婿,此成语典故出自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p><p class="ql-block"> 这个传说故事,讲述了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非常喜爱吹笙,并因此结识了善于吹箫的隐士萧史。萧史的才华和英俊深深吸引了弄玉,两人结为夫妻,并一起隐居在华山中峰之上。一天,他们在月下吹奏笙箫时,引来了天上的凤凰和金龙,弄玉乘着凤凰,萧史乘着金龙,双双飞天而去。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女子找到了自己心中如意的郎君,或者用来称赞别人的女婿非常出色。</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婚姻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无自由恋爱之说。到了适婚年龄,男婚女嫁,一切都由不得自己。而弄玉公主得到“乘龙快婿”萧史,说明她是中国第一位敢于追求自己爱情婚姻而且成功的奇女子。这则故事也反映了古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字千金</b></p><p class="ql-block"> 一字千金,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因为曾是商人而被文武百官轻视。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他招纳三千门客著成《吕氏春秋》一书。这是一部杂书,内含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多篇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了天地万物,囊括上下古今,堪称奇书。吕不韦对这部书非常得意,就把它刻在巨简上,挂在秦都咸阳的城门上,并贴出告示说:“各方人士如果有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赐千金。 ”并把千两黄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可是围观的学者百姓没有一个人出来,谁不知道吕不韦当时是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的秦国宰相,哪有人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内容追求尽善尽美,促成了其集先秦杂家之大成,成为秦杂家的代表作。“一字千金”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用来形容文章不可修改、价值很高的成语。当人们夸赞某人诗文精妙时,可用“一字千金”进行赞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举案齐眉</b></p><p class="ql-block"> 举案齐眉是一个成语,是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相敬如宾。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鸿传》:</p><p class="ql-block">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日:“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日:“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日:“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日:“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日:“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日德曜,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的梁鸿,字伯鸾,扶风人,幼年丧父,家道贫寒。后来到太学学习,读书十分刻苦,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学成之后,在上林苑中放猪。有一次他不小心失火,火势波及别的人家。梁鸿就主动上门赔偿。他把自己所有的猪都赔给了对方,那家的主人还认为不够。梁鸿说:“我再也没有其他财物了。我愿意做工抵债。”主人答应了。于是梁鸿就在他家做工。他从早到晚,毫不懈怠。邻居的几位老者看到这种情况,深感梁鸿是个不一般的人,就一起去责备那家的主人,认为他做得太过分了。那位主人也开始敬重梁鸿,并且把那些猪全都还给了他。梁鸿不要.离开上林苑回归乡里。</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都很敬重梁鸿的人品,争着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都被梁鸿回绝。同县孟家有一个女儿。身体肥胖,容貌丑陋。面色黝黑,可是力气很大,能把石臼举起来。由于她过于挑剔,三十岁了还没选好配偶。父母问她:“你到底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呢?”孟女回答说:“我要嫁给德行文才像梁伯鸾那样的人。”这话传到梁鸿的耳朵里,他立刻下聘礼,求娶孟女为妻。孟女自然十分高兴,让家里人准备陪嫁,都是布衣、麻鞋等家常衣着和耕种、纺织的种种工具。等到出嫁那天,才盛装打扮走进梁家。婚后七天,梁鸿不和孟氏讲话。孟氏感到奇怪,又感到委屈,就跪在床下说:“妾听说夫子重气节操守,曾经回绝过许多女子的求婚。妾也是婚事屡遭挫折,几个男子提亲都没有答应。如今被夫子选中。却不知什么地方有所得罪?”梁鸿说:“我所求的妻子是穿粗布衣服、能吃苦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和我一起隐居山林之中。现在你身上穿着精美的丝绸衣服,脸上浓施粉黛,这种样子正是我不愿看到的,所以感到失望。”孟氏说:“妾只是试探一下夫子的好恶,观察一下夫子的志向。既然如此,妾当换装。其实,妾早就备下了隐居的服装。”于是,她把头发梳成椎髻,穿上粗布衣服,开始操持家务劳作。梁鸿一看,颇为高兴,称赞道:“这才真正是梁鸿的妻子,这是能侍奉我与我偕老的人。”说罢,他给妻子取名叫孟光,字德曜。住了一段时间,孟光对梁鸿说:“过去时常听夫子讲想隐居山林以躲避祸害,现在怎么也不提此事了?莫非是想低头俯就,出仕为官吗?”梁鸿说:“你说得不错,我梁鸿怎能出仕为官呢!”就这样,夫妻一起进入霸陵山隐居,耕田纺织、读书弹琴,日子过得闲适而有情趣。梁鸿在隐居期间,仰慕前代高士,为商山四皓以来的二十四隐者作颂。后来,梁鸿又东出函谷关,过京都洛阳,他目睹宫苑的盛大和百姓的困苦,深有所感,作《五噫歌》:“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汉章帝听说这首诗之后,认为这是在发牢骚,抨击朝廷,很不高兴,下令捉拿梁鸿。可是梁鸿夫妻避开了。为减少麻烦,梁鸿更名改姓,和妻儿居住在齐鲁地区。不久,又避居吴地,投奔一个富庶之家,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每当梁鸿回家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恭敬地送到梁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用双手去接。他们这种夫妻相互敬爱传为佳话。而“举案齐眉”也作为一个非常美的夫妻互相尊敬的故事流传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有志者事竟成</b></p><p class="ql-block">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次,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弇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大败张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明镜高悬</b></p><p class="ql-block"> 明镜高悬,意思是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出自《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p><p class="ql-block"> 这则“魔镜”的传说,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刚进入咸阳宫时,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库房,发现其中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其中,有一面方形的镜子,宽四尺,高五尺九寸,接近秦代一个成年人的身高,里外通明。人如果站着照镜子,镜像则会倒着显现出来。如果用手按着心来照,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五脏六腑。因此,如果身体患有疾病,可以捂着心脏来照镜子,就知道哪里生病了。如果人有邪念,在镜中则会胆张心动,秦始皇曾经用它来辨别后宫有异心之人。</p><p class="ql-block"> 镜子的故事在后世流传中逐渐被赋予了司法意义。由于这面镜子出自秦地,后人就将其称作“秦镜”。因其有察识人心的作用,所以人们就将善于断案、明辨是非的清官明吏喻为“秦镜”,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再逐渐演化为更加通俗易懂的“明镜”。“镜”的基本功能就是“鉴”或者说“明”,使得被照的对象纤毫毕现,寓意着案件真相的水落石出,因此,中国古代司法公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匾额,不仅是对审案官员应当明察秋毫的鞭策,更表达了“使民无冤”的美好愿景。后人就用“明镜高悬”一词称赞官吏判案公正、执法严明,也泛指办事光明磊落、公正无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运筹帷幄</b></p><p class="ql-block"> 运筹帷幄,源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是原文中刘邦称赞张良的话: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群臣说服。</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刘邦特别称赞了张良,赞其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这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善于制定战略、指挥作战的人,能够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方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