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民建看家楼

秀出云表

<p class="ql-block">  看家楼,是“小北京”韩城市乡村民间的一种建筑物,民间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看门楼,有田没田看马牛”。看家楼,多数建于清末民国,形成正方,均为砖木结构,属于私人建筑,三至五层不等,一般不高于十八米,设室内木楼梯,外砖墙四面设有窗口,顶部山墙为圆孤型,南北椽瓦包沟,遮风避雨,坚固耐用,现均在百年以上。其主要功能用于瞭望和防御,以防守外敌入侵的重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韩城农村,过去看家楼,几乎村村都有,有的村庄还有几个,拔地而起,巍巍壮观。解放后,特别是通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看家楼这一私人建筑,多为地主、富农家庭所有,有的被没收、冲公、拆除,民间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我记得我们村一樊户的看家楼被强制拆除后,砖瓦、木头建校用了,看家楼地基下挖出的几口一米多口径的大黑老瓮归大队副业使用。</p><p class="ql-block"> 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仅存六处,其中一处,位于韩城市芝阳镇露沉村东,孙姓家中,保存完好。说来话巧,有看家楼家中的后代与我既是同龄、同学、还是同行,我的外婆家离他家很近,两家老人关系非常好,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他家的看家楼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呢?我向村里的老人求证,但没有准确的答案。我自认为,他的老爷爷是乡村很有名气的外科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服务乡民,医德高尚,深受乡民敬佩,孙子也从医为民,所以,看家楼得以保存下来,免于拆除之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