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集体教研后的成果分享

谢紫博

<p class="ql-block">通过4月26日集体教研后的收获与想法:</p><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尝试了用某一个具体的发展关切点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更加细致地看见儿童的发展,在某一活动中几个孩子的对比,发现他们发展不同的制约因素和支持因素,从而给予更为准确的支持策略。通过此次活动,我在今后的活动和教学中对如何使用《儿童发展评估指引》更加清晰明确,教师把握儿童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更加具体,教师做到了从“看见儿童”到“看见儿童的发展”,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发展关切点去关注儿童再去反推教师的行为,更能提高老师的能力,也为幼儿的发展提出更为针对性的支持。</p> 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观察方式:定区观察</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小托班幼儿</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沙池</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谢紫博</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1kew16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杨屯镇中心幼儿园小托班观察记录</a></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与成长,小托班幼儿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以前小托班的幼儿在一起玩时基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状态,很少有交流。现在熟悉了以后开始有了交流,一起游戏。</p><p class="ql-block">视频中灰色衣服的小男孩一直用小车来回移动,然后说“我过不去了,它走不动了。”牛仔衣的男孩就跟他说“好,我给你加油,你的车没有油了。”灰衣男孩“没有油,你给我加油。”牛仔衣男孩“加加加,好了,加满油了。”</p><p class="ql-block">两个小男孩在游戏过程中乐意说普通话交流,而且可以用简单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发音的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符合语言领域发展关切点“语言表达能力”中台阶二的典型表现。</p> <p class="ql-block">在最后灰衣男孩一直不将小车开出来,即使已经“加满油”了也不开出来,牛仔衣男孩就上手帮他把车拐弯开了出来,这时灰衣男孩说“那是我的车。”说明灰衣男孩有自我意识,他能知道那个小车是我玩的,你不能去碰,这符合社会领域发展关切点“自尊 自信 自主”中台阶一的典型表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一步引导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幼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在关系的深度上,从浅层、短暂接触,到建立一定的信任感、结交特定玩伴,再到深入地交流,形成较稳定的友谊,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根据发展关切点的进阶要求,托班幼儿在此阶段,老师可以多引导幼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信息和交流,教给幼儿在游戏时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逐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持续地对话、交换想法、互动。</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两个幼儿用筛漏当做蛋糕胚,一起做了一个生日蛋糕,然后插上蜡烛拍手唱生日快乐歌。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游戏水平已经慢慢从平行游戏到了联合游戏的过度,而且每个幼儿都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能与他人在活动中玩一段时间,这符合社会领域发展关切点“建立人际关系”中台阶三的典型表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一步引导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托班幼儿在语言领域倾听的能力较弱一些,往往总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师应该慢慢引导幼儿去听听别的小朋友说了什么,然后一起玩游戏。鼓励幼儿在玩游戏时多说,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p> 进一步分析 <p class="ql-block">通过两个案例,我分析支持幼儿发展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生活经验的迁移。幼儿会将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或者发生过的事情的场景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比如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加过油,所以他能知道车子走不动的情况有可能是没油了,还有在家过生日的经验,看到类似蛋糕形状的筛子时会联想到生日蛋糕。</p><p class="ql-block">2.同伴影响。3岁左右的幼儿正是模仿的时期,他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他人,尤其是小朋友之间的影响尤为明显,往往一个小朋友做什么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会跟着做。</p><p class="ql-block">3.材料的投放。沙池里材料多以铲子、水桶、扣沙工具以及玩水工具居多,幼儿如果想在沙池里玩过家家的游戏就要以物代物,就像蛋糕上的蜡烛,幼儿会找一根小棍来代替。</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教师启发引导。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多与幼儿交谈,让他们讲一讲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和家人发生过的难忘的事,既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为其他幼儿提供生活经验。</p><p class="ql-block">2.引导同伴的积极影响。模仿既有好处又有弊端,教师应该多发现幼儿的榜样行为,通过良好的行为示范,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习惯。</p><p class="ql-block">3.增加材料的多样性。小班幼儿在沙池里的游戏多以过家家为主,可以为幼儿增添一些锅碗瓢盆的工具,再引导幼儿利用周围的自然材料,比如树叶、木棍、花草等。</p>

幼儿

教师

小朋友

引导

游戏

男孩

关切

小托班

灰衣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