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读书梦”——对打造一个书香门第的探索与跋涉(六)天马 (2024年4月30日)

天马

<p class="ql-block">  <b>  六年半的“无冕之王”,让我把学习到的新闻理论变成了有价值的实践</b></p><p class="ql-block"> 说起今生,应该是与新闻宣传有缘,初中毕业走向社会后,参加的第一个学习班,就是1970年县里的“土记者”学习班,换一个说法也就是新闻报道学习班。从17岁就开始学着给县里广播站写新闻稿,自然也就成了新闻媒体的“通讯员”。从部队提干后,还没等正式上班工作,就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报道学习班。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第一站就到了市里刚刚恢复不久报社,当了六年半的职业编辑、记者。特殊时期的新闻报道学习班,没有多少理论,不搞太多的“本本主义”,班上的老师都是从事机关文秘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的新闻教学更重视的是文章的构思、文字的组合,也就是写作的实践。应该说,通过先后两段的新闻报道培训,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新闻”,怎样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我对新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就我的经历来说,两次对新闻宣传的学习,为后来专业从事新闻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开始到报社工作,我至少并不感到陌生。虽然刚到报社的时候,有位副总编出于某种成见,曾发出过“部队转业干部能干得了报社工作”的质疑,并居然让我蹲了九个月的“夜班”,名曰“夜班编辑”,实际就是个“看大样”的“大效对”。可我相信自己与新闻工作的“缘分”,相信自己在部队期间打下的坚实文字基础,更坚信自己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悟性”与“实力”。经过实践的锻炼,最终让报社领导和所有从事编采工作的同志不但认为我“行”,而且确认我是把“好手”,这个得到认可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新闻理论,变成新闻实践的过程。九个月“夜班”之后,让我当了记者、总编办副主任、要闻部主任。到报社工作不到四年的功夫,还获得“编辑”的中级职称。</p><p class="ql-block"> 就我个人的工作来总结,从事新闻专业之后,我面临的是两个“转变”:一是由新闻专业的理论转变为实践;二是由多年从事机关公文写作,转变为专业的新闻报道。正是新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悟性,促使我较快地完成了这两个转变。到后来,对新闻工作从接受提升到热爱,以至于到准备“改行”的时候,居然到了“欲罢不忍”、“恋恋不舍”的程度。那么,六年半的时间,我对新闻报道何以兴趣不断升级,能力不断增强,又从中悟出来点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b> 首先是如何突破新闻的一般化,懂得了新闻要“按新闻规律办事”。</b>我当专业记者后,在报纸上发的第一篇稿子,给我打了很深的烙印,也让我从中悟出很多东西。这篇稿子是1988年初发在《四平日报》报眼上的“公主岭市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提示下,我对这篇稿子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一个县级市“掀起春耕生产高潮”,这算不算新闻呢?说算也算,说不算也不算,这个市掀了“高潮”,别的地方是不是也掀了“高潮”呢,如果大家都掀了“高潮”,那它就算不上新闻。报社有位副总编在强调新闻价值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他说,新闻报道要“托着问题”写。什么叫“托着问题”,就是要在“普遍性”中写出“个性”。所谓“托”,就是要针对普遍存在的的问题,来组织新闻报道,然后通过报道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这个“个性”才具有新闻价值,才能够体现“新闻规律”。比如,“掀起春耕生产高潮”,这应该算是“普遍性”,他靠什么掀起“高潮”的呢?通过深入的采访,这里帮助群众“破除传统观念,坚持适时早种”,这就有了他的“个性”。“加大生产投入”、“全面实行科学种田”,在这样的情况下“掀起高潮”,就体现了“普遍性”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才能够给人以启示,让人们从中得到可以借鉴的东西,这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总结了这篇稿子的经验教训,我注意努力探索新闻的内在规律,力求在新闻价值上作文章。通过传稿、发稿,我熟悉了新华社的一位老编辑鞠殿明,这位老编辑不仅是位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更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他每给我发一篇稿子,一定要在寄来报样的同时,再附上一封信,肯定稿子的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告诉你新闻稿件撰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992年,市里由市委书记挂帅,组成有农委、财政、科技、金融等部门参加的浩大队伍,对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的农业生产实行“集团承包”。我觉得这件事具有很好的新闻价值,就写了篇稿子寄给了新华社,新华社很快就向全国发了“通稿”。稿子发出后,鞠殿明老编辑在给我的信中指出,“集团承包”具有很好的新闻价值,但稿子说得不够深透,除了发生这件事之外,承包过程中,从领导到财政、科技、金融部门都为那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和支持,通过承包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没有把大家关注的问题说清楚,自然就使稿件失去了应有的份量和作用。通过鞠殿明老编辑的悉心指导,使我对新闻报道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在离开报社前一年的1993年,我在新华社发稿达到12篇,平均每月一篇。有几篇稿子还得到了鞠殿明老编辑的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  <b>  其次是如何认识新闻的社会价值,让新闻报道更好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解决而助力</b>。新闻宣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求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体现这样一种担当。</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1990年左右,市里搞了一次“地产品销售月”活动,报社领导派我对这个活动进一次采访报道。市里具体负责这项活动的是市经贸委,在我与委里领导和有关同志进行交流过程中,我感觉到,要打开地产品销售市场,关键是从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到广大消费者,都要解决好对地产品“傻大黑粗”的印象和观念问题。于是,我没有简单地采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词汇,来报道一下销售月活动的动态消息,而是采用“述评”的方式,通过夹叙夹议,反映了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和社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呼声。《四平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这篇“地产品销售大有可为”的述评。文章见报后,一位负责编务工作的副总编,在“评报栏”上写了这样一段评语:“假如每个版面都能有这样一篇有份量的稿子,就把这张报纸抬起来了”。显然,这位副总编对这篇报道是认可的,满意的。我想,市里的领导和经贸部门的同志,看了这篇文章,也会认为它有助于推动地产品销售出现一个更为可观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在担任要闻部副主任的时候,我拿出时间,对市里一批换热器企业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我为我市换热设备快速发展,在全国销售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已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换热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无序竞争,相互之间大打“价格战”、“技术战”,这样的“内耗”不仅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产业优势的形成、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假如能够通过政府的协调,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实现同类企业的强强联合,打造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团,既能够停止正在兴起的“价格战”、“技术战”,又有利于在全国加快形成产业优势。为此,我撰写了述评“我市换热器产业优势业已形成,推动强强联合势在必行”。文章发表后,在全市换热器企业中引起很大反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实现换热器企业的强强联合,是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只可惜,缺少了政府的协调作用,这个动议也就无果而终了。后来,我调开发区担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招商工作。一个时期,全市形成一场“换热器热”,我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我市换热器产业发展”,还是站在协调、可持续的角度,强调如何实现换热器企业强强联合,加快形成产业优势问题,《四平日报》三版用半个版面刊发了这篇文章。当时,市委的主要领导对这篇文章曾给予很高的评价,结果还是因为领导干部的频繁调整调动,良好的动议变成了一纸空文。尽管如此,我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我作为新闻记者的良知,是问心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 <b>第三是如何当好百姓的代言人,为推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鼓与呼。</b>当记者,一个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能够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再如实地把这些声音及时地传递给党和政府,由此实现“民有所呼,政有所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民生、为百姓鼓与呼,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最大的兴奋点,也是作为党和人民工具、喉舌的新闻媒体最重要的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1990年秋季,我到公主岭市农村采访,为广大农村一派丰收景象所陶醉。这次我没有简单地报道这里的“丰收”喜讯,而且深入到民间,悉心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从中我发现,面对粮食丰收,农民们还是有很多的“心里事儿”,总结起来主要是“丰收后的农民有四盼”:一盼能顺顺当当地把粮食卖出去,不要再有“压等压价”;二盼粮食能卖上个好价钱,真正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三盼粮食丰收的,生产资料不要再涨价;四盼粮食丰收了,不要四面八方都向农民伸手。于是,我以“丰收后的农民有四盼”为题在《四平日报》作为报道,当时省里的《红色社员报》还给发了个头版头条。这篇报道在各级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中引起很大反响,农民们说我为他们说了心里话。紧接着,我又跟踪报道了粮食部门为丰收的农民“大开方便之门”,实行“敞开收购”;生产资料部门向农民承诺“生产资料坚决不涨价”;乡村两级干部表示“绝不再向农民“伸手”,不再给农民增加负担”。一阵“粮食旋风”下来,我这个小记者可是在全市农村出了好大的“风头”。</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场“粮食旋风”,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让各级党和政府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了解到民众的所思所想,是新闻工作者的“本份”。事实上,这也是各级党政领导的期待,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各类矛盾,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力求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让他们掌握到真实的情况又难上加难。</p><p class="ql-block"> 1992年秋,省委书记何竹康同志到公主岭市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其目的是了解基层情况,推动“三农”工作,报社派我到会采访报道。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公主岭市四位、梨树县两位乡镇党委书记,实际上这次座谈会成了省,四平、公主岭两级市和乡镇四级党委书记的“联席会议”。我觉得,作为省委书记的何竹康同志,还是想通过这次会议了解到一些下边的真实情况,听到基层干部的心里话。可我觉得,这四级书记,想听到真话的只有竹康同志,两级市委书记则希望基层的同志在省委书记那里多“美言”,乡镇党委书记即使知道竹康书记想听到真话,尽管他们也有一肚子话要对省委书记说,可他们也还是要看两级市委书记的“脸色”行事,还是得拣“顶头上司”爱听的说。所以,他们的发言只能是“莺歌燕舞”,反映点儿基层问题也是浮皮潦草。听完基层党委书记的发言,竹康同志作为一番讲话。我作为一名小记者,对座谈会只能是“有闻必录”,然后交给竹康书记大秘张新民同志审查。经过张新民的增删、整理,交到我手里准备对外报道的是“四个竹康同志”的领句:竹康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竹康同志十分关注粮食生产;竹康同志非常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竹康同志非常关心农村基层干部。领句的后面是竹康同志讲话的具体内容。省里给我的稿子,我当然要“照单全收”,第二天,《四平日报》一版头条用大半版的篇幅作了报道。</p><p class="ql-block"> 会议报道“大功告成”后,我在思考,竹康同志作为省委书记,兴师动众来到下边,开了一个座谈会,实际一点儿真实情况没有听到,他自己也只好讲了一通官话了事。看来,领导同志听到点儿真话何其难。从中也让我看到了作为记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记者头上没有“帽翅”,不管是基层干部,还是平头百姓,都敢跟你说真话。这些真话通过新闻媒体传送给各级领导,就可以成为决策的依据。在我离开报社的时候所以犹豫不决,就是觉得这个“无冕之王”确实很“神圣”,钻进去、做起来也真的是很有意思。现在想来,虽然自己走上仕途,晋升到正处级岗位,在三百万人的城市中跻身于千人之内,也得到了乘坐近二十年小汽车的待遇,但假如当初不离开报社,继续当一名记者,在为百姓代言、为民生呼唤方面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己的人生也会获得更大的社会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