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白羊泉/山泉(三)

黄建中

<p class="ql-block">苇子峪因泉水而绿,白羊泉的水流啊流,流了千百年,绿了千百年。千百年来,苇庄人能想到能做到的水利,就是利用地势落差建了两个水打磨磨面,轰轰的泉水撞击过水打磨巨大的水斗木轮后,就顺势南下,哗哗哗白白地流到苇东地界,再流到峪口的苇南地界,流出峪口。流出峪口的泉水,更没了束缚,漫散地流向了汾河。</p> <p class="ql-block">苇南庄由于长期的流水漫漶没能有效疏导和治理,加之地处汾河盆地水位抬升,土壤盐碱化严重。为了防止水患,利用水利,苇南庄拦水筑坝建水库,盆地的土壤盐碱化得以改善。库区蓄水,提水上浇,高坡大片的坡地,以前只长蒿草荆棘的荒坡野岭,都变成了长庄稼的水浇地。在水利工程热火朝天建设中,苇南人豪迈有力地唱道:“战鼓敲,红旗飘,兴修水利掀高潮,治山治水意志坚。挖泉水,开渠道,水库修得坚又牢,开动机器隆隆响,块块土地用水浇。”水库工程使苇南庄一举多得,盆地盐碱地不碱了,坡地靠天吃饭不靠了,水库水深面阔,水里能养鱼虾鳖蛙等水产,还能观光游泳荡船观风景。白羊泉的水清澈透亮水质好,水下鱼虾成群,水面碧波荡漾,东西两岸高大的崖畔倒映在水面,景色秀丽得像是桂林山水,美轮美奂,如果再有年轻情侣谈情说爱,会更富有诗意。只是那个年代只讲大无畏英雄气概,不谈布尔乔亚小资情调,革命样板戏里歌颂的都是男女单身,好像 ,好像有些人性缺陷。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美丽的水库里没有爱情的小船儿,却有小伙子狗刨式游泳,风光旖旎的水面被农村庄稼汉笨拙的粗鲁的的狗刨式游泳所打破。这大概是苇子峪当地人独有的泳姿,就是人趴在水里,两臂伸展,由前往后刨一下,两小腿伸出水面,用脚背在水面儿用力拍打一下,身体就往前拱一下,有节奏地一刨一拍一拱,完成一个扑腾的狗刨。那几年是苇南人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火红年代,盐碱地治理改善了,沟坡荒地开垦库水高浇成良田了,条件好了,不靠老天吃饭了,苇南人的思想觉悟更高了,看得更远了,操得心更多了,世界上还有处在水深火热受苦受难的亚非拉人民和苏修美帝压迫下的劳苦大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生活要幸福,世界风云变幻,天下还不太平,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可以乐以忘忧,丧失革命斗志,要反帝反修灭豺狼,支援世界闹革命!遂在库管站门楼上,激情澎湃霸气侧漏地雕刻了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全无敌!”</p> <p class="ql-block">苇东庄虽在峪东,但比峪西的苇南庄靠北。人与人心眼差不了多少,苇南的拦水筑坝治盐碱的水库就开发出了这么多水利,给了苇东人很大启发。苇东人也有许多坡地、塬地需要浇,也有条件有能力拦水筑坝建水库,也能提水高浇,也知道鱼虾好吃,也会养鱼养虾养王八,也会游泳狗刨瞎扑腾,苇南人会的,我们苇东人都会,而且保证不比你苇南差。苇东人就在苇南水库上游北面,拦水筑坝建了苇东水库。白羊泉的水浩盛啊,逐渐把苇东水库蓄满了丰沛的水,倒映着蓝格盈盈的天。有了苇南人的经验,苇东人水库养鱼,提水高浇,当年苇南人志得意满的幸福完完全全复制到苇东人身上。苇东的水库能揽多少水,苇南的水库就少了多少水,苇东水库一天天增涨,无源之水的苇南水库一天天减少萎缩,逐渐就干涸了。</p> <p class="ql-block">苇南人的幸福美梦,似乎一夜之间被苇东人轻易地蛮横地拦截剥夺了,苇南人气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多少年的幸福生活就眼巴巴地烟消云散了。但总不能找苇东人打架吧,人家没到你苇南去偷去抢,人家在自己的峪里拦水筑坝建水库,谁能管得着,谁又能怎么样?甚至还嘚瑟:“你们水库没水了,我们水库有,到我们水库来,欢迎光临我们水库来捞鱼,来我们水库狗刨游泳,邻居村嘛,谁与谁呀,别客气。”</p><p class="ql-block">苇南水库没水了,苇南人又气又难过,心理失衡,就主动到苇庄撺掇:“这个苇东水库的水,是你苇庄白羊泉的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苇庄自己的水,自己拦水筑坝建水库,养自己的鱼,浇自己的地,不受任何外界影响,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建水库,我们苇南有的是经验,养殖水产水、提水浇灌都有现成的成熟的技术,只要你们建水库,我们苇南人要技术送技术,要物资给物资,发扬《龙江颂》风格,让龙江精神在咱们两村上空高高飘扬!”苇庄人说:“与苇东村咋不发扬龙江风格龙江精神了呢?昨晚才刚刚放映了《龙江颂》,咱们要学习人家江水英啊。”苇南人说:“苇东人拦水筑坝建水库,咋没有想想我们苇南人,咋不发扬发扬风格精神呢?各顾各,没差错。说实话,我们今天来,一是为你苇庄人生活好;二是为苇东人不好,让他们水库断流没水。”</p> <p class="ql-block">苇子峪第三道水库,苇庄水库终于也建起来了。这是一个重复的故事,苇庄水库水多起来了,苇东水库就干瞪眼了。苇庄水库的水也只旺盛了一两年,快到七十年代末,地下水位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白羊泉水昼夜不停冒了千百年,流了千百年,终于泉干断流,再也冒不出水了。(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