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拒闲聊)的美篇

阳光(拒闲聊)

<p class="ql-block"> 登丹景山記事</p><p class="ql-block"> 上星期天去丹景山登山游玩,和她出门徒步至一品荣和路口搭乘312公交车。车里瞅瞅还真寸劲,人满为患,座无虚席。得嘞咱就站着呗 ,拉着扶手左頋右盼沿途看風景,摇摇晃晃慢吞吞的行车速度还蛮有味道。白馬中學站上來俩母女,挤到了我跟前,听她俩闹磕是奔丹景山玩的。不由得來了兴致,有一句没一句和她俩搭讪起来 。"你们是去丹景山看牡丹花的吗?""嗯,是的呀!""今天去看得到牡丹花不呢?" "不晓得嘛,估计有点悬哦。" "没來头,就当爬山耍就是了,我也有好些年没去丹景山玩了,反正也没的事....." 车程约40分钟直达丹景山下,下车沿一条小巷走去,映入眼帘的街道两旁都是店铺,有特色風味小吃,各色饭馆,面馆,小巷尽头抬眼立見丹景山售票处。 沿正門一路去,湿润的空氣簇拥着,呼吸里有一種淡淡的花粉香和草本植物混合的清甜味道。行進中見游人络绎不绝 ,個個與髙釆烈的樣子,无疑此行是难得的畅快。 因头一天下了埸大雨,大自然的洗礼厚积薄发加持了山里空氣湿润程度,置身于山中,身心放空,享受着天然氧吧的偏愛心情無比爽朗,肢體語言也靈動雀跃起來。 山道两邊石阶有山民售卖春笋、野生蕨苔、折耳根、馬齿莧、野韭菜等春季時蔬,寻問价格到是不貴。一路沿石阶缓步徐行,眼前的牡丹花朵都已經凋谢了,触景生情莫來由凭添了些許遺憾。听山里鄉民說上星期來玩还能看花,据說丹景山的牡丹花期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也或許随着日益加剧的地球暖施效應影响,暖春的頻頻到來而至影响了牡丹的生長,从而真正意义上改變了牡丹花的花期。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而牡丹花是重要的覌賞植物,故被誉為"花王",得以实至名归。 都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那"丹景山"又該如何赋予其雅號?心中所念就是它了。"丹景第一"山門牌坊可以醒目!游山玩水讲究的是個興致,极目远眺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屏蔽,眼前是各类多年生落叶灌木、乔木、竹林、草長莺飛、鸟儿在歌唱,犹如置身在風景画捲里邊,身心荡漾。 中午時分登临牡丹坪,也和她双双留影拍照。寻一处凉亭歇息,食不果腹暂且水果充饥,吸支烟悠闲自在好不惬意 。山風吹來冥冥之中有種心靈感應,相視一笑默契無比。來到缓坡處眼前是一片盛開的黄杜鹃,拍個抖音短視频有種當下的存在感,她喜欢拍照随其愿就動動手樂的逍遥。 "小园晴日暖如烘,满树花開烂漫紅。誰谓杜鹃啼不止,春來也會笑春風。"——朱煌。 揣摩于詩人字里行間絵聲絵色的佳句,當下情景铺垫,時空鏡像里穿越怦然心動 ,仿佛有一支神來之筆随風而舞,或楷或行、或隶或草一氣呵成。 下意䛊里嘴角上揚,抬望眼满山遍野的黄杜鹃,耳畔里隐隐约约聞見杜鹃鸟的"布谷、布谷叫聲"。逗留了一個時辰,沿牡丹坪陡峭的小路下山,小道弯曲游人不多,图個清静挺好。多年没徒步登山,也感受着身體的强弱變化,汗水湿了又干反复無常,她到精力充沛,一副满不在乎的樣子,也是她比我年少几歲,該她拽。 來到一處平地歇會脚,坐在路沿青石上,她和一中年妇女閑聊,問及我俩到山頂还有远,告诉她还有30~40分鈡路程。她說她已有79歲了,她言道輕描淡寫,我俩驟聽聞却如雷貫耳,看她氣色还真难以想象會是79歲的人了,她說一年要出門几趟,峨眉山萬佛頂都上去几回、黄山、庐山、青城山也都登上去過,她和女儿从成都來的,此行目的就為了游山玩水寻求一種登山氛围,她說呆在家平常散步都感覚氣喘吁吁力不从心。听她们聊天,简單朴素的話語無不令我打心眼里钦佩"老大姐"的洒脱干练的作風,和"老大姐"相比我是自愧不如,"生命在于運动"确实不無道理。别過老大姐和她女儿,她俩上山,我俩下山,路迢迢其修远兮,人生犹如一条漫長的旅行,或泥泞沼泽、或花团锦簇、没有答案,人生没有如果和回頭路,所以,站直了别扒下,你應該是身型如槍。 閑時不妨读一本書,聽一首歌,看一埸戏剧,与人交談或者出門远行,都是為了丰富你内心的持久的私。而且這是一種自足的与事無爭的私,也是任何人夺不走的,就是我们所經歷的一切。</p> 登丹景山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