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

溪谷

非常感谢杨鸿老师的现当代艺术讲座,让我对现当代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br><div><br></div><div>我在学校教6-8年级美术课,周六的讲座中,杨鸿老师提到了“波普艺术”(Pop Art),刚好是我前不久教6年级学生美术课的一项内容。<br></div><div><br></div> 杨鸿老师因时间关系匆匆带过,我因给学生讲课,多少了解点,做些补充。波普艺术也叫流行艺术,可以说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艺术。它是随着消费主义(consumerism)、大众媒体(mass media)和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的出现而出现的。<div><br></div><div>从流派传承来讲,波普艺术分离于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是7年级美术课的一个内容),有意偏离其理论与标准,另辟蹊径,走具象的大众路线。用现在流行语说,就是搞接地气的艺术创作(当年常被标签为“anti-art”)。其主要媒介是报刊杂志、连环画册等,创作对象为各种日常物品,特别是大众商品及明星人物。<br></div><div><br></div> 波普艺术具有很高的识别度。一是其内容都是大众媒体及产品的形象或标识,比如食品袋、罐头、路标、名人、报刊杂志等与商业有关的内容。二是其色彩鲜亮、有活力。三是其幽默与讽刺性。四是富于技术创新,应用许多新技术。五是与各种媒介如海报、广告、张贴画及粘贴画相结合。<br><br>在课堂上,学生只需简单了解这种艺术,主要是自己的创作。找来自己喜欢的商品,如糖果、点心、饮料等的包装盒(袋)进行改编创作,将学到的色彩理论如三级颜色、补色、色相等运用到创作中。<div><br></div> 这里的几幅简单的波普艺术画是学生用彩铅创作的。<div><br></div> (图片均为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