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的三任妻子

运交华盖

<p class="ql-block">  1937年冬,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陈伯达,奉党组织之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陈伯达同车前往的,有一位端庄纤细的南国姑娘,坐在陈伯达的边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近十天十夜的火车,两人自然而然地亲近起来了。经过交谈,陈伯达得知,边上的姑娘叫诸有仁 。对于比自己大四岁的陈伯达,诸有仁心中充满敬意,十天左右的同车而行,两人感情迅速升温。</p><p class="ql-block"> 在莫斯科的郊外,有他俩散步的身影。他们谈论祖国的前景,憧憬着回国后奋斗的明天, 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两人加深了感情,明确了恋爱关系。回国后,二人结婚。</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两人辗转来到延安 到延安的陈伯达当上毛主席的秘书 ,政治上大有作为。可他们的夫妻感情却越来越差,经常争吵,在他们结婚九年后,选择分手,离婚了。</p><p class="ql-block"> 陈伯达离婚前后,开始与延安中央党校另一位姑娘相识。她叫余文菲,湖北红安县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1927年秋,她从老家红安来武汉读书,一读就是十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20岁的余文菲积极参加武汉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8年秋,余文菲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找到她的老乡董必武。经董老指点,余文菲离开武汉奔赴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第四批学员。毕业后,有到延安马列主义研究院学习,后分配到中央党校工作。1940年春,余文菲结识了陈伯达、艾思奇等延安名人,陈伯达慢慢地与余文菲接近,高谈阔论古今中外名人与学问,两人在思想感情上有了共鸣。1940年由董老做月老,两人结婚。当时陈伯达40岁,余文菲25岁。婚后,余文菲倾起全部身心打理陈伯达的衣食住行和著书立说。</p><p class="ql-block"> 陈伯达的第二次婚姻初期很幸福,可惜,好景不长。康生在延安整风后期搞“抢救运动。”这个运动后来被毛主席发现并制止。余文菲在这个运动中受到牵连,被打成“特嫌”,陈伯达感到五雷轰顶,二人因政治压力大,在家中经常争吵。后来余文菲问题弄清了,是个好同志,不是“特务”,但家庭裂痕出的,随着两个人个性太强,三天两头吵架再也无法愈合,陈伯达的第二次婚姻也以分手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1950年,陈伯达第三次组建家庭,时年,他46岁,妻子刘淑宴28岁。刘淑宴 四川灌县人,1922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做党的工作。1942年,21岁的刘淑宴与南方局青委书记刘光结婚,1943年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刘海梅。1943年夏,刘光在重庆病故,刘淑宴正怀孕。后刘淑宴带着孩子在重庆生活两年。抗战胜利后,南方局经和刘淑宴商量,送刘淑宴去延安工作学习。1946年春,刘淑宴带着未满三岁的孩子来到延安。1947年春,中央转战陕北时,她随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先行到达河北平山县。在这里刘淑宴进入马列学院学习。时陈伯达主持马列学院的日常工作,因刘光在延安时和胡乔木是老同事,老搭档,而且又是好友,而现时的陈伯达和胡乔木是同事,同为毛主席的秘书。故刘淑宴在马列学院学习时,就受到很好的照顾,刘淑宴母女有困难,经常找陈伯达帮助解决,于是一来二去,也就和陈伯达熟悉了。三年的接触 两人走向相爱的道路,并与1950年结婚。</p><p class="ql-block"> 结婚以后,陈伯达组建了一个五口之家,长子陈晓达(诸有仁所生)仍在苏联学习,次子陈晓农(余文菲所生)刚读小学,刘淑宴的女儿改姓陈,读小学二年级,刘淑宴把自己的母亲接来和他们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 陈伯达似乎又开始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可文革开始后,陈伯达一个好端端的的家庭,又开始裂变。中国有句俗话,叫“夫贵妻荣”。文革开始时,陈伯达红极一时 ,其妻刘淑宴也跟着“牛气”起来。可好景不长,刘淑宴不知何事得最了文革权贵人物 ,被赶出中南海。陈伯达在文革中也经常遇到不顺心的事。夫妻二人因此经常争吵,家庭的破裂日益逼近。为此陈伯达向周总理述说心中的烦恼。周总理开导他几句,也批评他几句。后来,陈伯达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措施,把刘淑宴发配到山东济南部队疗养所软禁。刘淑宴在疗养所,心中十分苦楚,更恨陈伯达不该用政治手段解决家庭问题,刘淑宴和陈伯达已经没有和好的可能,陈伯达的最后一段婚姻也走到尽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