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职业》之刀客

王平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刀客,又叫关中刀客,陕西刀客,因产生于陕西关中地区而得名。其特征是随身携带一把关山大刀。关山大刀产于临潼关山镇,三尺长,二寸宽,以刀刃锋利著称。</p><p class="ql-block"> 据说刀客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关中地区商业活跃,货物流动频繁。但关中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四面环山,常有盗匪出没,抢劫财物,杀人越货。为了自保商人们便招募武林中人组成团练,以保护他们的财物和人身安全。这些武林中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随身携带一把关山大刀。关中人有个习惯,喜欢把某些职业人群叫做“某客”,如种瓜的叫瓜客;赶场子割麦子的叫麦客;佩剑的叫剑客,带着关山大刀的人就叫刀客。</p><p class="ql-block"> 然而,真正的刀客却形成于清朝中晚期。那时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内外交困,苛捐杂税很多,官府又和有钱人勾结,强取豪夺,使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无法生存。于是,许多年轻人就自发习武,拿起关山大刀抗争。他们没了活路,不怕死,嫉恶如仇,专门抱打不平,为穷苦人出气,被百姓称为刀客。</p><p class="ql-block"> 刀客的组成很复杂,大多是失地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还有落魄的书生和无业游民等。主要分布在关中东部,如临潼、富平、蒲城、大荔、白水、华县、以及三原、泾阳、高陵一带。但也并非如此,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李星沅就在他的《行述》中这样写道:“同(东府同州府)、凤(西府凤翔府)一带多匪,带刀游荡,名曰刀客。”可见,刀客不只限于关中东部,整个关中地区都有,只是关中东部居多而已。</p><p class="ql-block"> 刀客没有统一组织,没有政治目的,纯粹是为了生存。他们有的三五成群出没,有的结成大邦活动,首领统称“某某哥”,成员都听他们指挥。主要以贩运私盐,押镖,设赌,为商家看家护院等为生。渭北古有煮制卤盐的习惯,这里的刀客最多。他们贩运私盐,与官府作对;除暴安良,与恶人作对;杀富济贫,与富人作对。因而被官府、恶霸、富人视为土匪,被老百姓称为英雄好汉。</p><p class="ql-block"> 蒲城刀客王改名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王改名还在襁褓之中,恶霸就杀了他的父亲,霸占了他的母亲,被迫栖身仇家。懂事后,母亲说明身世。王改名铭记在心,便刻苦学习武功,练出了一身好武艺。20岁时手刃杀父仇人,亡命天涯。他“胆量过人,臂力出众,武艺超群。飞檐走壁,如在平地,步履健捷,快若奔马”。便拉了一帮人,在卤泊滩南井家堡驻守,坚壁深壕,做了刀客,干起了行侠仗义的事情。他为人正直,锄强扶弱,讲理讲义,深得民众信赖,被百姓誉为“北县里”。百姓打官司不去县衙,都去找他,说他比县衙断案公道。与蒲城县相邻的富平县有个恶霸,绰号“狗尾巴”,横行乡里,祸害百姓,百姓怨声载道,将其告到“北县里”。王改名立刻带人抓住“狗尾巴”,捆绑起来游街,打击“狗尾巴”的嚣张气焰。百姓拍手称快,蒲城县令却怒不可遏,亲自带人抓捕王改名。王改名不慎被抓,不久又在同伙的协助下越狱逃跑,逃往四川。途中发现船家是个杀人劫财的恶徒。王改名恶从胆边生,要为民除害。对同伴说:“你们先走,我解个手,随后就来。”反身杀了船家,飘然而去。四川绵阳有个卖肉的屠户,勾结官府、欺行霸市,和《水浒传》中的镇关西没有二致。王改名又学了回鲁提辖,一刀捅死恶屠,为百姓除了一害。官府四处缉拿,王改名无处容身,又回到蒲城。蒲城县令也在抓他。同治四年,王改名被抓,不久就被处死。</p><p class="ql-block"> 从王改名的例子可以看出,刀客是一群因生活所迫拿起大刀铤而走险的人,他们深受迫害,嫉恶如仇,行侠仗义,就像《水浒传》中的好汉一样,是一群铁骨铮铮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前,刀客没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一群没有组织,没有政治目的莽夫。辛亥革命爆发后,很多刀客醒悟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反清斗争的重要力量。陕西同盟会创始人井勿幕,著名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等都出身刀客。他们认清了满清政府的腐败没落,走上了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道路。在抵抗镇嵩军的西安保卫战中,杨虎城,李虎臣二位将军率领西安军民坚守八个月,创造了“二虎守长安”的英雄壮举。抗日战争爆发后,陕西刀客东渡黄河,凭着一把大刀与日寇近身肉搏,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的渭华起义,刀客们也纷纷响应,成了起义部队的中坚力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刀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刀客中也有败类,他们有的做了地主恶霸的爪牙,欺压穷人;有的成了占山为王的土匪,危害一方。但总体来说,还是一股顺应时代的正义力量,对官府、恶霸的暴行是个打击,对普通百姓是个扶助,是一群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p><p class="ql-block"> 冷兵器时代刀客惩恶扬善,游刃有余。热兵器时代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把大刀怎能敌得过洋枪洋炮?所以,民国中后期,随着枪炮等热兵器的出现以及政治气候的改变,刀客便分化了,有的走上革命道路,有的放下大刀,偃旗息鼓,彻底消失了。但他们行侠仗义的英雄故事却一直被人们铭记,成为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