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洁(二十二)

好人吉祥39283113

过了正月十五,学校开学了,知青们也陆续回来了,农村又展示出新的一年的生机。<br><br>开学后,吴清给苏强写了一封信,请郑校长转交给了苏强,坦诚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她说:广大知青从城市来到农村,来到一个十分艰苦而又陌生的地方,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困惑,需要并希望得到全社会包括你的帮助。但帮助必须是真诚的,无条件的,无私心的。如果附加什么条件,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顾对方的感受和意愿,我宁可不要这种帮助。我将凭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哪怕要吃很多的苦头,走很多的弯路,我也心甘情愿,绝不后悔。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可靠的,有意义的。她对苏校长半年来对自己的关心表示真诚的感谢。<br><br>苏强反复阅读了吴清的信,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回忆了自己这半年来的真实想法和做法。觉得自己确实是有许多欠缺。并没有真正了解吴清。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处处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感,说话轻飘飘,理论空洞洞。为了想得到吴清,用找工作、转户口的许愿的方式来恩赐别人,想法是卑鄙的,最终失败了。通过这件事,他更加敬佩吴清的品德和人格。<br><br>几天后,苏强给吴清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我理解你,并十分敬佩你。你不是社会上那些只注重现实利益、眼前利益而失去自我的人。我同时向你表示歉意,也很内疚,我当初打扰了你,并且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自己的感情是真实的。中国有句古话说:“来去明白,直言爽快,真男子也”,你同样具有真男子的品格。虽然我们成不了恋人,我还希望我们成为朋友,我也希望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你,不带有任何条件。<br><br>苏强的信也让吴清很受感动。她想,社会上多一个朋友有什么不好呢?更何况在我们当前的艰难处境之中。从此以后,苏强和吴清、游龙一直是很好的朋友。<br> 1971年春节过后,延城的一些大厂有了招工指标,在农村三年的知青有了回城的希望。江淮的父亲想办法搞到了一个指标,化工厂直接带指标招工,点名将江淮招进了厂里。由于玉兰的父母看得很紧,江淮无法与玉兰单独见面,而自己的时间又很紧,只好托张洁带了一封信给玉兰,告诉她回城后就将两人的关系告诉父母,待学徒期满后就和她结婚。玉兰看了信,又喜又忧。喜的是江淮终于能离开农村回到城里,忧的是江淮的父母能不能同意他们的婚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那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啊!<br><br>江淮没能见到玉兰一面就回城了,心里充满了遗憾。自从江淮走后,玉兰整天像掉了魂似的,茶不思饭不香。没过多久,忽然觉得肚子里老是泛酸水,想吃酸的东西。凭直觉,她知道出事了!简直是晴天霹雳!这可怎么好?怎么向父母交代?怎么向社员交代?人家会怎么看?得赶紧告诉江淮,让他想办法!玉兰写了一封信,请张洁想办法抓紧转给江淮。<br>江淮接到了玉兰的来信,也吓了一跳,只好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母。父母一听,把儿子大骂了一通。唯一的办法只有打掉!江淮的父亲出面联系了医院,但医院必须要证明。可是到哪里去开证明呢?谁敢开呢?小诊所又不敢去,出了问题谁负责?一拖再拖,拖过了最佳时间。<br><br>玉兰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更是暴跳如雷,直接把她赶了出去。不管母亲和两个妹妹如何求情也没用。玉兰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求天不应求地不灵的地步。江淮那里又没有消息,究竟怎么办?她想到了死,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新洋港,只要跳进去就万事无忧了。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大洋边走去,到了洋边,望着向东奔腾而去的河水,心里呼喊着:江淮,你在哪里?然后闭上眼睛,鼓起勇气,往河里跳去……<br><div><br></div><div><b>(未完待续)</b></div> <b>【作者简介】</b>好人吉祥(网名),男,江苏盐城人。1948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77年恢复高考首批考取大学。毕业后在高校担任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爱好文学,退休后创作了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约30万字,发表在多个公众号。<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