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空军一予校往事

长空飞十五

<p class="ql-block"> △高校变军校</p> <p class="ql-block">  由于文革序幕刚刚拉开,1966年当年的高考于六月份被叫停。正在复习迎考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颇感失落,这时我荣幸地接到了飞行学员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个立志从军报国的青年学子来说,高中毕业能进入军事院校是最理想的结果,既从了军又上了学,在地方高考叫停之际,能有这种万里挑一的机会进空军予校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着实令人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实验中学66届高三(1)班团支部的同学为我入伍送行。</p> <p class="ql-block">  校文革工作组给我的入伍赠言</p> <p class="ql-block"> △ 合肥-长春 学生-军人</p> <p class="ql-block">  那年7月16日,我们在经过集中三天的集训后,凌晨两点起床收拾行李乘车从省军区大会场(现八一宾馆)出发到火车站啓程北上。两天两夜后,于7月18日凌晨六点到达长春。</p> <p class="ql-block">  当年出站见到的就是这个车站。林青霞曾在长春老火车站前留过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安徽经选飞合格进长春空军一予校的飞行学员有一百七十多名,据说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可能连续几年不会再招飞,所以那年有意识地进行了扩招,历年合肥都是只招五、六名学员,1966年这年合肥招飞多达十五、六名。</p><p class="ql-block"> 空军予校为我们包了两节车厢,予校派来合肥带学员的白跃文指导员一再交待我们这些着便装的准军人,因清一色年轻学生模样,全集中在两节车厢内很容易引人注意和猜测,要求我们沿途交谈时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得暴露身份。</p><p class="ql-block"> 北国的夏季,空气凉爽,比合肥舒服多了。斯大林大街是长春市正对着车站出口的一条南北向著名大街,全长约20里,当年还没延伸到予校门口大道就到头了,那时的予校大概巳属市郊范围,驶上一段坑凹不平的土LU,见到一“军事管制区”的木牌后不久,便听到前方传来阵阵锣鼓声,先期到校的吉林、山东等地学员和予校领导已等候在学校门口夹道欢迎新战友。</p> <p class="ql-block">  今日长春站,对面就是原名斯大林大街的人民大街。</p> <p class="ql-block">  原长20里的斯大林大街,现在宽敞、整洁,绿树成荫,一直向南20多里远的予校原址早已不是远郊的坑窪土Lu,现也发展成了市中心。对面九航校附近一带已辟成世界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  1966年进入长春空军一予校的这批飞行学员是第15期,后来据老同志介绍,长春空军一予校从1950年由东北军区老航校改建为空军航空学员予科总队(1954年更名空军一予校)招收的学员定为第一期,六十年代初期因国民经济困难、飞行训练器材不足等停招了两期,1964年那批本应是15期却成了13期。</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第59期飞行学员开学,今年2024年进校的应该是第66期了,如不是因文革停招了几年,从1974年才恢复招第16期,今年就应该是第73期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期学员听说多达数千人,其中尤以山东学员最多,可能山东大汉身体素质好的相对多一些吧,越往南方的省份,学员人数越少。那时飞行学员填表,要求我们一律填志願入伍而不是应征入伍,军装也不在地方人武部发,而是穿便装进校后統一換发。当时予校下设学员大队,一个大队辖六个中队,我们安徽这批学员大多都分在学员六大队,再落实到各中队、区队,一切就绪后给大家发了服装、洗漱用具,列队去洗澡、换装,並组织大家統一到一进校门左手的校部军人服务社照像,军旅生涯从这一天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  1966年7月18日入伍后,当天在予校军人服务社拍的第一张军装照。</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对安徽这批飞行学员来说是激动难忘的一天,是我们从学生跨越到军人的纪念日,“”一颗紅星头上戴,革命的紅旗掛两边”,她将永远定格在自己人生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长春空军一予校印象</p><p class="ql-block"> 长春空军一予校校址,可能曾是伪满洲国的军营,我们学员住的营房,是一幢幢弧型佈局的工字型日式平房,工字的一竖是连接两横房间的走廊通道,两横四端是四间近百平米的大房间,一个中队驻一幢,三个区队各一间,另外一间是中队学习、开会的场所。中队、区队领导由予校选派的干部担任,我们这个区队的区队长是1960年进校的第11期学员、后留校工作的黄中央,一个区队三个班,每班10人,学员们一个挨一个睡地铺。</p><p class="ql-block"> 记得早上出操,因七、八月的长春还是夏日,有时大家是一律赤膊上身、着白短裤列队出校门,沿着附近的南湖公园和市区道LU长跑,学员们青春活力四射,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到长春与32中队胡凯指导员,长春战友何子光在已被拆除殆尽的工字型营房、我们曾学习、生活了近三个月的旧址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予校的西北侧有一个大庙,是学校的后勤被服仓库,记得有次还在那听取校里传达中央领导和叶帅的讲话。据说这个大庙是满州国时期日军在长春(新京)的靖国神社。</p><p class="ql-block"> 予校操场上那一排排训练学员的悬梯、滚轮等器械,至今印刻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在予校给家里写信,我们的地址是长春空字011部队XX中队,后从老同志处得知,当时予校与各空军航校是統一编号的,如:哈尔滨一航校016,锦州三航校018、石家荘四航校019、济南五航校020,涿县六航校021,等等依次类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1936年破土动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鬼子庙。最初定名护国忠灵庙,后更名建国忠灵庙,是专为祭祀为伪滿帝国尽忠殉职的文武官员及战死者的道场,是伪滿州国的靖国神社,最多时曾供奉多达24000多鬼子和伪满官员的骨灰和灵位。忠灵庙朝向东南日本国方向,这里是见证日本侵华的铁证,是镌刻了华夏儿女血和泪的文物,2014年长春市对此处进行了修缮,2019年被列为第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予校大庙内院与在长春工作的领导、战友们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与长春的各位老战友在予校招待所院内留影。前排左三为原6大队32中队指导员胡凯,后排左二为时任予校(当时已改名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副院长、15期山东学员刘守国。</p> <p class="ql-block"> △几次调整所在中队</p><p class="ql-block"> 刚进予校时,我们安徽这批学员大多分在6大队31中队,到安徽带我们的白跃文任指导员,少数分在32、33中队,后我们个别班曾划到与工型房一LU之隔的东边楼内的8大队46中队,为适应今后活动和下陆军连队锻炼的統一管理,我到46中队10天后,又调整到32中队。自此,就固定下来没再变动过了。当时分队的原则是:初中毕业入伍的学员到31中队、高中毕业的在32中队,从地方滑翔学校毕业的統一安排在33中队(同为15期的原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就分在此中队),到陆军连队当兵锻炼时,就是按此中队建制整体分至38军112師下辖三个步兵团的步兵连队,32中队去334团,33中队到335团,31中队在336团。六大队李副政委是空军予校驻112師干部,32中队胡凯指导员是予校驻334团干部,负责协调、管理学员在陆军锻炼期间的所有工作。各中队学员分别来自安徽、山东、湖北、江苏、吉林等多个省份,至今我还记得同区队的湖北战友张孝明家是湖北省南漳县竹屏公社同进大队,张国义家住监利县城关镇民主街123号,分手后就失去了联系,老战友们也不知现在可好?</p> <p class="ql-block">  胡凯指导员从长春一予校到通化再到涿县松林店,一直与我们32中队学员在一起,直至当兵锻炼结束,亲自把我们送到哈密八航校才返回长春予校。</p> <p class="ql-block"> △火紅的八月</p><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1日是我以军人身份过的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在校部大楼后的广场,战友们身着黄军装,一颗紅星头上戴,革命的紅旗挂领边。相互拉歌,军歌、我爱祖国的蓝天,“看!雄鹰在展翅飞翔,听!渦轮在纵情歌唱,人民的空军,祖国的好儿郎……”此起彼复。1965年进校的14期学员刚从陆军锻炼结束返校,和我们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8月4日,从长春入伍的烈士刘英俊同志报告团来予校做报告,使刚入伍来到英雄的故乡才半个月的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p> <p class="ql-block">  8月14日是个星期天,到长春市里LU过南湖天然游泳池边,巧遇正在为群众庆祝八届11中全会演出的长影厂著名演员郭振清、李亚林、卢桂兰、金迪、孙敖等,对一个老影迷、当时已十分熟悉这些演员的我来说,真是兴奋无比。</p> <p class="ql-block">  长春予校就座落在美丽的南湖公园附近</p> <p class="ql-block">  巧遇长影这五位熟悉的电影演员在为群众演出。</p> <p class="ql-block">  8月18日下午,急行军至市内地质宫广场,参加长春市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当天上午毛主席身著军装在天安门广场检阅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万大军。当周围群众高呼到“解放军万岁”时,我们第一次万分激动地回呼: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解放军队列中除我们一予校外还有解放军坦克学校、兽医大学、空军护校、九航校等兄院校的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长春地质官广场</p> <p class="ql-block">  8月21日,凌晨3点起床,5点不到就出发了,在朦胧的晨曦中,我们1000多学员列队行走在斯大林大街上,步行20里到长春火车站乘车赴辽源市进行入伍后的阶级教育。</p><p class="ql-block"> 8月28日参观著名的辽源煤矿(西安矿区)万人坑、炼人炉以及养老院等,並与老矿工、群众一起同忆血淚苦、讲家史。</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长途行军</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在辽源市二十多天的入伍教育后,9月16日我们启程回长春,没有乘火车改以野营拉练的形式步行返校。第一天行军50多里,宿东辽县建安公社粮库,第二天到达伊通县大孤山公社宿一旅店,第三天,9月18日入伍整整两个月,在行军途中我向中队党支部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p><p class="ql-block"> 19日早晨3点50出发,又是一个70多里,在最后距予校还剩10里LU时,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歌曲,精神抖擞地走进校门,我们全体学员经受了连续四天步行近300里长途行军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予校的十月</p><p class="ql-block"> 10月,是我们在长春空军一予校生活的最后一个月。</p> <p class="ql-block">  1966年10月1日是我入伍后过的第一个国庆节,昨天予校组织我们上千学员一起练队列,以迎接国庆17周年,刚从陆军锻炼一年回校的14期学员,到底是经过陆军连队一年的正规训练,走得整齐极了,相比之下,我们差距还不小。</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予校给我们发了皮帽、大头鞋、手套、布袜子、大衣等。</p> <p class="ql-block">  当年 在予校发的配大头鞋的布袜子,我将其保存至今已58年了。</p> <p class="ql-block">  10月7日,按統一部署,在本期学员中开展忠诚老实教育---把心交给党,“书写历史自传教育”。</p> <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按陆军连队建制将各中队学员分成大、小组。一个步兵连3个步兵排9个步兵班,每班各安排2名空军学员,一个连18名学员划为一个大组,在学员中确定一名大组长,一个排6名学员划为一个小组设一小组长。</p>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予校“四人歌舞团”为欢送我们15期学员下连当兵在大礼堂演出。这个精干的小歌舞团是予校学员在下连当兵期间形成並组建的,到我们进校时已传承到五期,因形式活泼,广受好评,曾南下南京等地演出。</p><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予校领导与我们学员欢聚一堂,共进晚餐,为我们下连当兵锻炼壮行。</p><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清晨,我们15期学员带着全部行李装备,列队步行20里到达长春火车站,12点正,直达通化的军列准时啟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原定到陆军下连当兵锻炼一年后,再回予校继续学习、再分配到航校的安排,因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年后,尚在开展文革和“四大”的予校,已无法再接收从野战部队回来的我们,更不要说原先安排的跳伞等学习、训练了,因此1966年的10月,成了我们永远告别予校的最后的10月。</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长春,再见了,空军一予校。</p> <p class="ql-block">   △38军从通化到保定</p><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早晨5点不到,军列抵达美丽的通化---38军军部和112師師部所在地,车站新颕的建筑、独特的造型、干净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很好。据说这个车站就是电影《特快列车》中通集车站的原型。</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长白山,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在名扬中外的万岁军,我们将开始为期一年的当兵锻炼生活。</p> <p class="ql-block">  38军在通化市的老军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  在通化市照的唯一一张军装照</p> <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38军战略移防,从通化到保定。我们334团1营是全军移防的先遣营,最先到达涿县松林店营房。</p> <p class="ql-block">  334团团部楼</p> <p class="ql-block">  一予校15期32中队全体下步兵38军112師334团连队当兵锻炼学员离开陆军涿县松林店团营房前与团营连首长的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予校32中队分在步兵334团二连三排(7、8、9班)的六位学员,在临离开陆军连队返回空军时在松林店334团营房门卫内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何万祥连给我的临别赠言</p> <p class="ql-block"> △空军一予校的光荣历史</p><p class="ql-block"> 长春空军一予校是现空军航空大学的前身,再向前追溯是我军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校。1950年东北军区航校(混合大队)改建为空军航空学员予科总队招收的学员为第1期,1954年更名为空军第一予校,1986年升格为长春飞行学院(1958年在保定创建空军二予校,1993年並入长春飞行学院)。2004年空军长春飞行学员、二航院、七飞院合並组建空军航空大学,同时将九航校(机务)定为航空大学校部。2012年13飞行学院並入成为空军航大蚌埠校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湧现出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海空卫士王伟、复合型飞行舰长柏耀平以及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等知名校友。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从1966年7月18日到10月15日,我在长春空军一予校虽然只生活、学习了短短的三个月,但在这里我实现了从青年学生向革命军人身份的转换和思想的飞跃,初步奠定了逐梦蓝天的理想和忠诚报国的信念。长春一予校是我人生的新起点,是我永远怀念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春故地游</p> <p class="ql-block">  老战友三夫妇在予校与胡凯指导员、刘守国副院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予校校史室</p> <p class="ql-block">  在地质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自己动手,各展厨艺。</p> <p class="ql-block">  在长春战友何子光家欢聚</p> <p class="ql-block">  在校部办公大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与战友何子光(吉林省环保厅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与战友黄光亮(白求恩医大二附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战友三家游长春</p> <p class="ql-block">  原关东军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  三战友重现地质宫</p> <p class="ql-block">  伪皇宫</p> <p class="ql-block">  游长影世纪城</p> <p class="ql-block"> △永远的七.一八</p> <p class="ql-block">  在肥战友每年7月18日都要聚会,回忆当年予校往事,共叙战友亲情。</p> <p class="ql-block">  1991年部分战友在合肥欢聚並商定当年7月18日在肥举办欢庆入伍25周年事宜。</p> <p class="ql-block">  1996年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聚会,没有安排在7月18日而是利用国庆假期进行,战友们从各地齐聚合肥欢庆入伍30周年,我应邀致词。</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入伍三十周年战友聚会上的致辞</p><p class="ql-block"> (1996.10.1)</p><p class="ql-block">各位老战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长春一予校空军15期飞行学员战友们在此聚会,首先向分别近30年、在百忙之中从各地汇集合肥以及无法抵达合肥的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同时向为祖国的空军事业光荣献身的郝明德、陈金山、余新民、平建昌、朱贤玉、张立本等安徽藉战友表示深切的哀悼。</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一个极为寻常普通的七月十八日成为我们在座的各位一个永远难忘的人生转折点、历史纪念日,因为这一天是我们投笔从戎、参加空军、到达长春、穿上军装的日子。三十年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那笔直长长的斯大林大街、予校门口欢迎的锣鼓和笑脸、一幢幢难辨方向的工字型营房、一溜溜席地紧挨的大統铺、一个个新奇诱人的悬梯滚轮、一次次深刻难忘的入伍教育……,我们在一步步成为真正的军人。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留下了我们的歌声和足迹。长白山的深山土炕、皑皑白雪,高碑店的英雄师团、猎猎军旗,戈壁滩的飞沙走石、滚滚热浪;从南湖畔的八方汇集到柳树泉的各奔东西,往事历历在目,一切都似发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我们相继在机务大队实习、市内支左参加联合监督部队、团直值勤等一整年后,随着形势趋稳,飞行训练陆续恢复,为减轻八航校教学压力,一部分学员去了牡丹江七航校,一部分留在了哈密八校,第一批因各种原因停飞转业的战友在这时回到了地方。随后,在部队的战友有的留校当了教员,有的分到战斗部队,空三、六、七、二十三、三十四、三十七师,海航四、六、七师留下了我们娇健的身影;初教六、米格15、歼五、歼六、歼七、杜2、伊尔14、伊尔18、安二、安12、安24等机种在我们的操纵下,在万里蓝空、云山雾海里翱翔。在这个行列中湧现了一大批荣立二等功、三等功,逐步走上军、师、团领导岗位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这个群体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群当年不滿20岁、壮志凌云的热血男儿,如今已四、五十岁,最大的已过了50岁生日,最小的那位当年仅十四岁半的张忠宏现也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岁月的流逝可以使人容颜变老,但也能使人日渐成熟。革命实践使昔日幼稚无知的学生逐步成长为正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部队、政法、金融、厂矿、学校、卫生、农业等各条战线上扛大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回顾我们成长、成材的经历,离不开党的培养和正规、严格的部认磨炼,长达十四个月的步兵连队生活锻造了我们的军人气质,锤炼了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这批人热情、正直、朴实、忠诚,为空军建设、为祖国安全,我们奉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青和年华。</p><p class="ql-block">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威武雄壮的38军军歌,三十年前曾使我们这些在这支英雄部队当兵锻炼的空军学员一听到就振奋、激昂,如今我们这些战斗在不同岗位上的空军长春一予校31、32、33、25中队的学员们,万岁军曾经的一员,正和着军歌的节奏和时代的旋律,发扬部队“猛打、猛冲、猛追”精神,在各自的工作中勇打硬仗,冲锋在前,不甘落后,创造着无愧于军队的新的业绩,继续为军旗增添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流逝难以冲淡我们对峥嵘岁月的眷恋神往,天南地北阻隔不断我们之间的战友深情。在坐的各位聚在一起,我们之间就没有职务高低之分,而只有一个共同身份,即都是安徽入伍的空军长春一予校15期飞行学员,都是同一个学员大队、同一个步兵师、同一个飞行航校生活战斗过的同学和战友。正是这层关系使我们在六十年代中期从安徽各地的学校“千里挑一”来到省城汇合、奔向长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再次从祖国各地、各个岗位上幸聚合肥、畅叙友情;不同的经历,共同的目标,使我们的心永远相连,战友们始终相互关注着各自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长春的美景,通化的冰雪,保定的岁月,哈密的风情,我们走过一样的Lu,吃过一样的苦,有过一样的喜、怒、哀、乐。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由陌生到相识;难忘的军旅生涯使我们之间结下了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愿这次重逢成为我们战斗友谊的新起点,通过这次聚会使我们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发展得更紧密,通过必要的联谊活动和相互帮助,使友谊之花开放得更加绚丽。</p><p class="ql-block"> 予祝在座各位战友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千里挑一”的飞行员精神,争创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p><p class="ql-block"> 人过中年,将步入多事之秋。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自己的,财产是子女的,权位是暂时的,只有友谊是永恒的。希望大家既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又要注意保重身体,个个都能益寿延年。</p><p class="ql-block"> 愿各位工作顺利、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我们之间的战友情谊不断发展、与日俱深!</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为三十年来的携手共进,为战友情谊的源远流长,干杯!</p> <p class="ql-block">  与部分外地来肥的15期战友</p> <p class="ql-block">  2011年7月18日45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18日48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18日的活动横幅</p> <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18日53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2021年7月18日这天,战友们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欢庆入伍55周年。</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8日56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8日57周年聚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