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龙川山水佳,千年村落美如画

马建华

<p class="ql-block">  安徽绩溪龙川乃国家5A景区。村庄布局为船型,是典型的徽州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整个景区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徽商胡炳衡故居和徽商纪念馆、胡宗宪少保府、乡贤祠、澄心堂纸作坊、水街、灵山庵等景点组成。</p><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享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其内保存的木雕“四和图”(和谐、和顺、和美、和鸣)成为和谐社会的象征;奕世尚书坊是盛明时期的石牌坊,成为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龙川村也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p> <p class="ql-block">  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龙川始祖胡焱,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东晋大兴元年,敕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晋元帝南下,镇守歙州。咸康三年,胡焱游华阳镇至此,见地势“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登源河)蜿蜒而来,羡其山水清丽,便卜龙川口荆林里聚族而居”。</p> <p class="ql-block">  龙川位于位于绩溪县东南部,瀛洲乡中部,在绩溪县的一处小盆地中,村落由三个村落坑口、浒里、横川合并而成,四面环山,距县城11公里。</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5日下午,笔者冒着小雨,随团来此地参观。远山云雾飘渺,若隐若现,近岸烟柳婆娑,溪水潺湲,风光秀丽,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 穿过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建有亭台水榭的四合院落,碧池中有很多体型硕大的锦鲤嬉戏觅食,颇为养眼。</p> <p class="ql-block">  龙川村有两条主要街巷,一条为东西走向的龙川水街,一条是南北走向的进士巷。整个村落就是依托这两条十字形交叉的巷道空间来扩张的。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p><p class="ql-block"> 水街枕山面水,堤中间纵铺石板代表“龙脊”,两侧鹅卵石垒铺,代表“龙鳞”。对面凤街用白凤凰麻石横铺,代表凤凰的一片一片羽毛,两道街合称“龙凤呈祥”。龙堤在河之阳,凤街在河之阴,龙堤高于凤街,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和“阴阳顺,夫妻和,家道成”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主体结构由4根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高10米,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书法大家文徵明手书。</p> <p class="ql-block">  胡宗宪少保府以抗倭纪念馆的形式向游人展示他的生平事迹,第一展厅为胡宗宪生平;第二展厅为倭寇肆虐,临危受命;第三展厅为智勇双全,建功东南;第四展厅为剑埋冤狱,魂绕白云。展厅以创新形式和氛围的营造突出了图片和多媒体作用;应用现代声、光、电高科技技术突出表现了胡宗宪抗倭平定海疆的英雄业绩。</p> <p class="ql-block">  据《嘉庆绩溪县志》记载,绩溪县乡贤祠共祭祀15位乡贤,其中龙川有3位。龙川旧有“思敬堂”,为族人思祖敬宗的圣地,后予以修葺,恢复旧貌,并将龙川历代德高望重、有惠于乡里的族人名讳汇录于此,又据其中八人生平事迹绘图八,作为龙川乡土教育基地,让村人更好地了解先人的风范、优良的传统,增强爱国爱乡情怀。东墙上有“思祖”二字,西墙有“敬宗”二字。</p> <p class="ql-block">  龙川“龙须十景”之中有一景名“龙草澄心”。所谓“龙草澄心”,龙草就是指龙须草,龙须山到处都是龙须草,此草状如龙须,细长柔韧,极富弹性,拉扯不断。短则盈尺,长者一米还多,是造纸的极好原料,龙须山因为盛产龙须草而得名,它是制造澄心堂纸的主要原料。“澄心”则为存放龙须纸的澄心堂。龙川景区成功挖掘和展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澄心堂古造纸工艺现场,将“龙草澄心”作为一项访古旅游项目,澄心堂纸体验坊于2011年五一节面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神龟阁</p> <p class="ql-block">  在龙川水街漫步,古木参天,亭台掩映,廊桥错落,溪流淙淙,尽管天气阴沉,小雨时降,但随手一拍就是绝佳风景,信步其间,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25年,清光绪4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729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该祠被有关专家赞誉为中国古祠一绝。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它由照壁、泮池、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祠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网红拱桥</p> <p class="ql-block">  出了胡氏宗祠继续前行就到村外了,登源河在这里变的宽阔起来,碧波荡漾,水面上建有一座网红拱桥,和远处碧绿的田野、云雾缭绕的青山匹配,美的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过了拱桥有一座小山,山不高,名曰横山,又以形状如鱼,被人称作“上水金鱼”。灵山庵掩映于丛林之中,钟声悠扬,梵音缈缈,传说胡宗宪少年时曾在这里修文练武。整个庵堂分为三间二进,抬头可见上方悬挂一匾额“了悟大乘”,即“感悟大乘佛教”。主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后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p> <p class="ql-block">  游览归来,欣填沁园春词一阕,抒怀记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沁园春·绩溪龙川游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建华</p><p class="ql-block"> 傍水依山,胡氏故里,锦绣龙川。恰龙峰东耸,登源蜿转,鸡冠西峙,天马盘旋。岸柳烟汀,粉墙黛瓦,徽派民居别有天。​石桥畔,尚书牌坊立,肃穆巍然。</p><p class="ql-block"> 宗祠供奉先贤。嘉木秀、枕溪听碧潺。看千年村落,流光溢彩,古街幽巷,旧貌新颜。亭榭悠然,寺庵掩映,游客纷纭笑语喧。臻仙境,忘情佳绝处,欲赋无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