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三晋文化的瑰宝,千年历史的见证。

史永坤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七世纪至十二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向曦门</p> <p class="ql-block">晋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祠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五孔桥</p> <p class="ql-block">上生寺</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东园</p> <p class="ql-block">市楼</p><p class="ql-block"> 始建年代不详,朋隆庆元年(1567)重建,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2007年重建。楼中原祀关帝,又名老爷阁。市楼跨晋水中河而立,下设孔道,上建高阁。旧时,晋祠为太原著名商镇,市楼位于市集通衢,周边人烟稠密,车马云集,为一时之盛。</p> <p class="ql-block">坤顺门</p> <p class="ql-block">中堡楼</p><p class="ql-block"> 创建年代不详,为明清时期晋祠民居院内后二楼。原本三层,最上层为木构,已毁;下二层为砖砌。楼建于高台之上,四面辟窗,每层转角均设有木梯可上下,顶层建有砖砌花栏墙。此楼采用了当地传统砖石楼阁的典型手法,是晋祠中堡仅存的建筑遗迹,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晋水亭</p> <p class="ql-block">  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可见晋祠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具相当规模。</p> <p class="ql-block">  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各种雕塑194尊,碑碣440余通,诗文匾联219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北宋时期的代表作;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甚为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稳如大殿、巧似凉亭的金代建筑献殿,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此外,周柏、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等也尤为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晋祠难老泉水昼夜涌流,声响如玉,更为祠区特色。</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p><p class="ql-block"> 创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元年(1573)、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殿、台、楼、阁四种风格,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是古时酬神演戏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  戏台正中央悬挂“水镜台”匾,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西所书,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秀丽之笔”。</p> <p class="ql-block">“水镜”二字取自《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p> <p class="ql-block">胜瀛楼</p><p class="ql-block"> 创建年代不详,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楼高17米,上下两层,楼内设木梯登临。东西向分别悬挂“胜瀛”“栖云”匾额。凭栏远眺,四面风景尽收眼底,古人谓其“危楼起天半,周栏四望通”“水光射檐动,山色入廊空”,“胜瀛四照”为晋祠内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p><p class="ql-block"> 明代石桥,又称“金人桥”。位于水镜台西面,相传某年四月十四明代翰林罗洪先与仙人在桥上相会,故名。桥长6米,宽3米,桥面中部凸,东西各有台阶数级,南北有石栏围护,两侧均有题字。桥东原立有二石柱,刻“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禁止桥西樵牧纲钓”。</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p><p class="ql-block"> 古称“莲花台”,俗称“铁汉桥”,台四隅各铸铁人一尊,因铁为五金之属,故称金人台。东北隅铁人为民国二年(1913)补铸,其余三尊均为北宋铸造。其中,西南隅铁人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保存最为完好,代表了中国北宋时期冶铁和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台中为专供上香所用琉璃香亭。</p> <p class="ql-block">古柏</p> <p class="ql-block">白鹤亭</p><p class="ql-block"> 又名“水亭”、“小兰亭”,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创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道光二年(1822)均有修缮,由主亭及两耳亭组成。主亭原为跨河南向,现朝北,名口“流碧榭”。因亭若白鹤展翅飞于水面,故曰“白鹤亭”。</p> <p class="ql-block">精致漏窗</p> <p class="ql-block">对越坊</p><p class="ql-block"> 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对越”二字取自《诗经·周颂》:“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对越”在此意为报答宣扬圣母的功德。“对越”匾相传由明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整饬遒劲,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不可揣摩,被誉为“雄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左为钟楼,右为鼓楼。钟鼓是古代报时的工具、祭祀的法器。《晋祠志》载,晋祠每晚要由守庙祠官于钟楼撞钟,称为定夜钟。撞钟方法独特,为48次,方法是“紧击七,缓击八,如是各三度,未后击三声”。</p> <p class="ql-block">献殿</p><p class="ql-block"> 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周槛墙,上置棂栅。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献殿“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全部所呈现象颇为灵巧豪放”。是我国现存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献殿,为晋洞三大国宝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 创建年代不详,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现存实物建于北宋。桥面呈十字形,东西平坦,南北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p> <p class="ql-block">  “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系沼上石桥。梁思成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为晋词三大国宝建筑之—。</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柏</p> <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是晋祠建筑群的主体,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圣母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堪称北宋建筑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位于晋祠的中轴线西端,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桥,南北两侧有“难老”和“善利”两泉呼应,坐西朝东,冠于全祠。圣母殿长31米,宽25米,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总高19米,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近似方形,主要景点有大殿“副阶周匝”、大殿四周26根柱子、殿身拱眼壁画、石雕螭首等。</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内没有一根柱子,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独特之处。据说,宋朝年间,朝廷下旨要在晋祠内修建圣母殿,按照朝廷的旨意,圣母殿内还要摆放43尊塑像。工匠们看到这个模型兴奋万分,他们决定就按照这个模型来修建圣母殿,本来想感谢一下这位老人的帮助,可是老人却再也杳无音信了。有人说,这位老人是古代木匠鼻祖鲁班显灵。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圣母匾</p> <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的两个守护神是方弼和方相。方弼和方相都是古代用以驱疫避邪和出葬时开道的神像,在晋祠圣母殿中,他们的角色就是守护神。方弼和方相的形象通常出现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常常被用来象征保护和平安。</p> <p class="ql-block">  圣母坐像最为突出,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p> <p class="ql-block">宋代塑像</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内保存有宋代彩塑41尊,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庞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态自然,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与个性特征。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曾赞誉其“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我国的雕塑史上、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晋祠三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主殿内供奉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宋代加封“显灵昭济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p> <p class="ql-block">  大殿四周国廊,古称“副阶周匝”,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前廊廊桂上八条木雕蟠龙,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弧例。</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匾额大集</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台骀庙</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浙江按察副使、太原县东庄人高汝行创建,历代均有修缮。殿中供有台骀像。台骀,少昊后商,中国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因治理汾水有功,被后世尊为汾水之神,相传为张氏祖先,后晋时与唐叔虞一同加封神号,称“昌宁公”。</p> <p class="ql-block">真趣亭</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五年(1916)。时任山西第十二混成旅旅长黄国梁游览晋洞,觉饶有真趣,故建亭于此,作为难老泉临流揽胜之处。</p> <p class="ql-block">  亭为单檐歇山顶,平面呈长方形,四壁敞空,亭四面皆有匾额题字,分别为“迓旭”“挹爽”“真趣亭”“清潭泻翠”。登临亭中,凭栏听泉,尽显晋祠之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晋阳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水母楼</p><p class="ql-block"> 又名梳妆楼、水晶宫,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供奉水母娘娘,清代敇封为“敷化水母之神”。一层石洞三窟,内供水母娘娘坐瓮羽化铜像,梳妆未尽,神态自若,二层供水母神像和待女像共九尊。其中待女像前为美人,后似游鱼,故称东方“鱼美人”。南北山墙绘有明代壁画“水母出巡图”。</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水</p> <p class="ql-block">碑记</p> <p class="ql-block">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碑》,此碑系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丹的碑刻,创作于唐代贞观二十年(646年),书体为行书。此碑现收藏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唐叔祠山门之左侧的唐碑亭(又称贞观宝翰亭)内,亭内立有两通石碑,一座为唐太宗亲书原碑,另一座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依照旧拓片摹刻的复制碑。</p><p class="ql-block"> 《晋祠铭》碑高195厘米,宽122厘米,厚26厘米。碑额高108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用“飞白”笔法写成。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特点。《晋祠铭》全文总共1203字,28行,每行44至50字不等。碑的四面都刻有文字。碑阳面的文字记唐立国后的文治武功并歌颂唐初的治国方略。碑阴刻有长孙无忌等功臣的姓名。碑的左右两侧刻有宋朝人游览时书勒上石的文字。《晋祠铭》开创了行书上碑之先河,被后人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杰作。</p> <p class="ql-block">复制碑</p> <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p><p class="ql-block"> 初名晋溪园,明嘉靖十一年(1532)四朝重臣王琼创建,为其私人别墅、后改建为书院,称“晋溪书院”,为旧时晋阳士子进学及太原县试之所。1993年重建,为前后两进院落,后院辟为子乔祠,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是海内外王氏后裔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