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一中:赓续红色血脉,挺起人生脊梁

逍遥舟子

<p class="ql-block">4月29日 星期一 阴 12~19ºC</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久违了!很高兴又能参加赞皇一中的升旗仪式。刚才焦书记介绍我曾是一中的“精神领袖”,我虽然有点惭愧,但也十分自豪。我是赞皇一中的老教师,曾经把一中看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不客气地说,在一中工作期间夙夜兴叹呕心沥血,的确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学校,特别是学校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升旗前,随便找了一个班——初一10班,带到文化墙前,我考问了校徽的涵义,没想到他们完全合格。文化墙的轮廓是一本展开的大书,也像一对展开的翅膀,有点像他们班主任张金鹏的名字。这个文化墙就是咱们校徽的主体,只是省去了那个绿色外环,被园林式校园代替了。看咱们校徽主要有这么几种颜色,后来大才子武江毅校长概括为:绿色环境、书香学境、红色心灵、幸福人生,我深以为得其精华。这个校徽是我本人于2006年设计、由美术老师冯宝强绘制的。它涵盖了我们一代师生对学校教育的全部思考和憧憬。</p> <p class="ql-block">  这支顶天立地的红色大笔,是我们每一个一中人,也是我们整个一中的形象化身。它是我们赓续革命老区的红色血脉,不负“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历史美誉,坚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因为我们的江山是红色的,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传来的江山,唯有保护它,建设它,使它更富、更强、更现代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p> <p class="ql-block">  日军侵华期间,在赞皇并没有驻扎在县衙即县政府所在地。在县衙他们豢养了伪政府,实施“以华制华”战略。他们没有驻扎县衙,却驻扎在县城东南角即现在五洲超市所在的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是乾隆十二年(1747)修筑的复初书院的所在地。所谓复初书院,就是要恢复当初唐朝赞皇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赞皇在唐朝出现了六大宰相,大批文人,堪称赞皇历史上的盛世,被誉为“文星聚集之地”。</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赞皇县奉令将复初书院改建为高级小学堂,是赞皇现代教育的最早开端。</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斯文所在,日本司令部就毫不犹豫地占领了它。它从另一个角度警示我们,对一个地方的占领,必须是军事做后盾,未必以政治为标志,更多的是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占领。日军在赞皇也照样办学,学习日语,推行对华奴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在日军司令部专门开一个小南门。日伪军抓捕的我抗日军民,经严刑拷打达不到目的,都是从这里推出去,拉到坛山岗处死。坛山岗当时属于荒郊野岭,在最高处有一处日军暗堡,暗堡附近有一处杀人坑。看地势,同学们不难看出就是我一中大门口附近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曹磊曾在赞皇一中任书记,他是位非常重视文化的领导。在他来一中之前,我更早与他的父亲熟识,他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民间历史学家、赞皇宰相故事最早的集中研究者曹焕平老先生。曹书记现在是赞皇县李华学校的创建校长。明天我将到他的学校联谊讲学。</p><p class="ql-block"> 曹书记讲,按家族安排,他父亲过继给他二爷爷,二爷爷是革命烈士没有后代。当年在特别讲究家庭出身的政治环境下,他父亲就是凭二爷爷的情况参军入党,而且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央警卫师战士。虽然没有见过二爷爷,他们一家都深刻受到二爷爷的影响。他二爷爷就是牺牲在坛山岗,而且非常残忍。</p><p class="ql-block"> 抗日烈士曹正阳,男,汉族,1922年生于许亭村,中共党员,小学文化,牺牲前任赞皇抗日县政府四区干部。1942年农历二月初八夜,一阵狗的狂叫、鬼子的乱叫夹杂着踹门声撕破了夜空。“不好,被敌人包围了!”曹正阳迅速用油灯火点着了所有的文件资料。破门而入的鬼子汉奸见此情景,对他进行了威逼和毒打。曹正阳宁死不屈,日本鬼子用刺刀挑破他的脖颈,用铁丝穿住他的锁骨,五花大绑,押至县城。敌人一轮又一轮的酷刑拷打,都不能从他身上得到一丝一毫秘密。最终,敌人气急败坏,遍体鳞伤的曹正阳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链迈向刑场,嘶哑地喊出“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消灭汉奸卖国贼!”在坛山岗被砍头示众,英勇就义,年仅21岁。建国后,县政府追授他抗日烈士,并立碑铭记。</p> <p class="ql-block">  这本《赞皇故事传说》是我和几个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编写的。上册都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红色故事,可以叫《赞皇故事》;下册就叫《赞皇传说》吧,比较神奇,但未必真实,都是民间传说。</p> <p class="ql-block">  上册其中有篇《从杀人坑死里逃生》,是初一6班李锦轩的老舅(爸爸的舅舅)整理的,讲的是一个在赞皇家户喻晓的真事,正像开头说的:在抗日战时期,赞皇县有一个人被日本鬼子砍头,头没掉,他自己搬着脑袋又死里逃生。 这是一个真实而极具传奇的故事,在赞几乎无人不知,但大部分人又不了解具体情况。他是王振清(又名王玉书),南清河乡武家村人,时属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第一独立团,被派遣在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任赞皇敌工站站长。</p><p class="ql-block"> 到底怎么回事?下面请初三3班刘思源同学给大家宣读一下,看看我们的八路军战士是多么勇敢、日寇是多么的残暴、社会主义江山是多么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所以,作为赞皇一中学生,更不能忘记日本侵华的耻辱,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流血。要全力以赴学习强我,建设强国,复兴中华,以实力来保卫祖国,捍卫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