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随笔】滇之行(47)—文 庙

老猪

以经营扎染服装、鹤庆银饰、大理石工艺品、缅玉、普洱茶、果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的复兴路,热闹喧嚣,从不打烊。而坐落于此的文庙却显得清净雅致,作为兼具府、县双重身份的先师庙,它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见证了大理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大理文庙,古城的文化地标与居民的心灵栖息地。始建于明代初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与心脏。文庙坐西朝东,设计独特,布局严谨。走进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泮池、棂星门,每一道门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大成门、祭台及大成殿更是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让人为之倾倒。而文庙的附属建筑,如长廊、石桌等,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谈古论今和休闲的去处。 (“万仞宫墙”的意思是对孔子学识渊博、道德文章水平极高的赞喻。用以形容孔子的学识高深,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座大门,因为古代皇帝祭祀天地时首先便要祭棂星,即象征祭奠孔子如同尊天。在棂星门之旁的泮池,又称砚池,是入学时举行入泮仪式的,在泮池之上有一座拱起的“状元桥”,寓意着平步青云。因泮池呈半月状则象征学无止境。) (大成门,因大成殿而得名。“大成”典出《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门又名“仪门”,进入此门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大门朱红色,每组扇门按照皇宫礼制共有一百零八颗门钉,以此表示孔庙建筑规制之高。) (文庙中的“庙”就是大成殿,大成殿是由来专门祭祀孔子以及其他儒学贤士。“大成殿”来源于孟子的《孟子·万章下》,在书中孟子说过“孔子之谓集大成”,高度赞扬孔子学时渊博与至高无上的成就。) 在大理古城也曾有这样的习俗,老百姓家里小孩出生后,要把小孩抱着,先到文庙抓一把土,揣在小孩的包里面,然后再走过吉利坡到武庙前,捧一把土放在小孩的怀里面,并默默地祈祷,表达内心的希冀和愿望,希望孩子将来长大文武双全。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更展现了文庙在古城居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