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印山之旅(上集)参观学习中国印章(2024.4.23)

快老天使

<p class="ql-block"><b>说 明</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4月23日上午,老师将10:20的课提前到八点半开始上, 然后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组织下,前往常宁印山进行实践教学,交通工具由报名去印山的同学当中提供,一共报名人数17个,加班主任和欧阳老师共19人,五位同学带车,分别乘坐五辆小车前往。</b></p><p class="ql-block"><b> 本美篇分两部分介绍,第一部分:参观游学印山印章情况;第二部分:参观游览印山附近的一个财神洞和中田古民居。</b></p> <p class="ql-block"><b>上 集</b></p><p class="ql-block"><b>参观游学印山印章纪实</b></p><p class="ql-block"><b>印山之旅有感(两首)打油诗</b></p><p class="ql-block"><b> (一)</b></p><p class="ql-block"><b>书法篆刻已两年,同窗点头少语言。</b></p><p class="ql-block"><b>半天阅尽印山印,既获知识又结缘。</b></p><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b>面对先賢印章言,两眼抹黑无从回。</b></p><p class="ql-block"><b>欧阳师长细讲解,豁然开朗心亮骊。</b></p><p class="ql-block"><b> 2024.4.28</b></p> <p class="ql-block"><b>印山情况简介</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印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金龙村。</b></p><p class="ql-block"><b> 印山的由来:吴国威先生年轻时就爱好书法,绘画和雕刻,在担任常宁县(现为市)文联主席期间,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别人开发旅游项目时得到启示。联想到家乡现在的印山,石头非常坚硬,形状多样,他大胆设想,何不将此山开发创建一座印山?于是,2003年提议在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亲自构思、设计并指导雕刻,克服重重困难,经过5年的建设,于2008年完工。</b></p><p class="ql-block"><b> 如今的印山由:(1)、现有的印山、(2)、中田古民居、(3)、财神洞三大景区构成;而印山本身又由三大区(印山资料叫城,我认为叫区比较好)。(1)、中国书法区,(2)、中国名人名章区、(3)、中国纪念印章区构成。把几千年的中玺印图案,摩岩于山石上,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汇集了几千枚形态各异的印章图案,成为了中华一绝,并造福人类。</b></p> <p class="ql-block"><b>全体同学与老师在中国印山大门口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在未进入大门地板上用篆体写有"春、夏、秋、冬和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大门后地面上篆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b></p> <p class="ql-block"><b>天下第一印远观图</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天下第一印近观图</b></p><p class="ql-block"><b> 整个印章用青石雕刻建造,印高11.88米,长7.6米,宽7.6米,分别由印身,祥龙印纽,四方瑞兽,方鼎座组成。该印正面集入传国玉玺16枚、左边集入伟人章17枚、右边集入书画名家章28枚、背面集入名人闲章35枚,四面总计96枚印章。所以,该印章称为"天下第一印",当之无愧,实至名归。</b></p><p class="ql-block"><b> 印章正面由印山创始人吴国威先生亲手书写“天下第一印”五个大字。</b></p> <p class="ql-block"><b>正面</b></p><p class="ql-block"><b>集入了传国玉玺印16枚。</b></p> <p class="ql-block"><b>  书法篆刻班任课教师:欧阳亮丽(笔名马力)老师在为同学们介绍该印章内容。</b></p><p class="ql-block"><b>注:以下就不称名道姓了,直呼老师更为亲切。</b></p> <p class="ql-block"><b>左边</b></p><p class="ql-block"><b>集入了伟人章17枚。</b></p> <p class="ql-block"><b>  师生仰望印章,一个一个的识印、欣赏、品评,仰望久了脖子酸痛,大家不厌其烦沿着四周反复观看。遇到不认识和不懂的印章就地请教老师。</b></p> <p class="ql-block"><b>右边</b></p><p class="ql-block"><b>集入了书画名家章28枚。</b></p> <p class="ql-block"><b>背面</b></p><p class="ql-block"><b>集入了名人闲章35枚。</b></p><p class="ql-block"><b>四面总共96枚印章。</b></p> <p class="ql-block"><b>参观完第一印后,老师既当导游又当解说员,一路前行。</b></p> <p class="ql-block"><b>上山见到的第一印章</b></p><p class="ql-block"><b>这是中国文字发明之前的象形文字。</b></p> <p class="ql-block"><b>甲骨文</b></p> <p class="ql-block"><b>  在众多印章中,其中"亚禽氏、瞿甲、子亘囗囗"三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殷商三印,出土于安阳殷墟遗址,三枚印章均系铜质材料。(从这三枚铜质印章材质可以看到我国冶金技术的先进性)。</b></p><p class="ql-block"><b> "亚禽氏"是一个部落的图腾符号,后两枚是部落的首领私人印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殷商三印。子亘囗囗后两字考古学家至今仍没考证出来。还希望广大篆刻行家深入研究,早点揭示它的本意。</b></p><p class="ql-block"><b>注:这三枚印章如今均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内。</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完前面的象形文字印章后,后面印山印章的排序大致是按照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而排列。而且印章数量庞大,就笔者之水平也讲不清楚,只好查阅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各朝代的大致特点。分享下面印章由看官自行研读欣赏。</b></p> <p class="ql-block"><b>1、春秋战国时的印</b></p><p class="ql-block"><b> 那时的文字没有统一,印章字体很难排列整齐。所以,这个时期的印章特点是:宽能跑马,密不容针,有一种古朴自然之趣。比如:日庚都萃车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2、秦代印章</b></p><p class="ql-block"><b> 秦始皇的传国玺,是典型的鸟虫文字。比如: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就是用和氏璧制成,并代代相传,故称为传国玉玺。</b></p> <p class="ql-block"><b>3、汉代印章</b></p><p class="ql-block"><b> 汉高祖刘邦虽出身草莽,但他胸怀大志,豁达大度。比如:汉兼天下。就体现了他的大度。</b></p> <p class="ql-block"><b>4、唐宋印章</b></p><p class="ql-block"><b>特点:比先前印章尺寸增大,印章从传统的白文普及到朱文印,印文以标准小篆为主。</b></p><p class="ql-block"><b> 唐太宗带头把自己的"贞观连珠印"铃镒在宫廷书画藏品上,上行下效,从而引发了印章由实用到艺术的根本转型。</b></p><p class="ql-block"><b> 宋朝的宋徽宗书画都精妙绝伦,有人说他不应该当皇帝,他在位期间重点没有放在治理朝政,而是钻研书画印艺术,弄得民不聊生,导致宋江、方腊等众多农民起义。但他在书法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书体--"瘦金体"。</b></p> <p class="ql-block"><b>曌字的来历</b></p><p class="ql-block"><b> 武则天当了女皇以后,总想为自己取一个好的"字",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一个滿意的字,无奈只好张榜求天下有才之人献字。一天,少林寺明空和尚在长安街上闲逛,突然肚子疼痛,急着要上厕所,但身上又没有纸,抬头一看,墙上贴了一张纸,他迅速把它撕下来就跑。看榜的差人大吼一声,你往哪里跑,和尚要解释,差人根本不听。直接把他带到皇宫面见武则天,武则天见到有人揭榜,非常高兴,见到和尚后问他,你既然结了榜,肯定有一个好字要告诉我,这时和尚才知道他被抓的原因。事已至此,只有见机行事,他见皇上问他要一个"字",和尚说我这个"字"字典是查不到的。武则天说那你就给我写出来,和尚本来不识字,他只认识师傅为他取的法号明空两个字。当差人把纸笔拿上来以后,和尚硬着头皮歪歪扭扭在纸上竖着写了明空两字,由于挨的太紧,两个字变成了一个字"曌"。武则天看了以后确实不认识,就问和尚这个字怎么念,和尚还是很聪明,他想了想说:"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就念照吧”。武则天听后大喜,赏赐和尚十万两白银,让他重新修缮少林寺。后来,武则天还为这个字作了一首打油诗。诗曰:“日月当空照,则天长安笑。一朝做皇帝,世界我最傲"。这就是"曌"字的来历。</b></p> <p class="ql-block"><b>5、元明清印章</b></p><p class="ql-block"><b>特点:无论是材质,形状,字体和雕刻技术等方面,都呈现了多样性。元朝开始使用石头雕刻。元代赵孟頫的:"孙雪斋"就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他也是元朝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和诗人。</b></p> <p class="ql-block"><b>6、近代印章</b></p><p class="ql-block"><b>特点:与古印相比。1)、雕刻布局发生了变化(1)、周实中虚式,(2)、周虚中实式,(3)、留空法;</b></p><p class="ql-block"><b>2)、审美发生了变化,印章不光是实用,更多作者追求艺术性,故印章方寸之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为;</b></p><p class="ql-block"><b>3)、材料使用:除传统材料外,近代印章开发使用树脂、塑料、橡胶、亚克力等大批新型材料。</b></p> <p class="ql-block"><b>观印亭</b></p> <p class="ql-block"><b>  班主任帶领两位班长,三朵金花,义务为印山景区除杂草。</b></p> <p class="ql-block"><b>上集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印山建好后不久,与单位同事前去参观过一次。看完以后,只是感叹此山的特色与工程量的不易,对其印章的历史、内容和印章的美丑一概不知,如同盲人摸象。</b></p><p class="ql-block"><b> 两年前参加了老年大学书法篆刻班,通过学习对篆刻、印章有了一些基本认识和了解。本次班上组织同学前去印山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在马力老师的深入浅出分析和耐心细致对印章各阶段发展历史的解读。通过实践教学,使同学们茅塞顿开,对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当中迎刃而解,这也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值得发扬。</b></p><p class="ql-block"><b> 做这样的美篇很专业,本人毕竟刚踏入此行,也可以说还是一个门外汉。故在编排和文字解说中难免会有误,甚至谬误,如有不妥还请看官多多包涵和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随时改进。</b></p><p class="ql-block"><b> 参观以后,正如碑石所刻:"什么也不留下,只留下脚印,什么也不带走,只带走印象,而且是美好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鸣谢:本美篇用到其他同学的摄影照片,我也说不上名字,只能表示谢谢!</b></p><p class="ql-block"><b>而用到的印章照片大部分是宋湘衡老师拍摄的,对此表示衷心感谢!</b></p><p class="ql-block"><b> 编辑:快老天使(谢朝学)</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4月2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