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指导老师:彭东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级土木工程1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九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皓、王新熙、王尧亮、陈泽凯、段溢锐、官志诚、杨明洋 共创</span></p><p class="ql-block">摘要: 在逐步迈入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这一观点启示我们,环境问题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深入探究其物质根源,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寻求根本性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一、项目背景</p><p class="ql-block">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加剧,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为了追求利润,资本家往往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因此,解决当代环境问题,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还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二、项目调研方式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研究,再进行数据处理与结果统计,文献查阅与梳理。</p><ul><li>(1)针对当代环境问题的相关调查本次调研对象选取在读的大学生以及老师群体,以问卷调查为主,面谈记录、电话访问为辅。其中,问卷主要为线上问卷。</li><li>(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网络资料搜集 通过搜索具体案例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了解其现实意义,总结出观点并深入探讨。</li><li>(3)文献查询</li></ul> <p class="ql-block">三、项目成果</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以下项目成果展示了其实践意义:</p><p class="ql-block">1. 社区绿色行动计划: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念,我们组织了社区绿色行动计划,通过居民的共同努力,开展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活动,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质量。</p><p class="ql-block">2. 大学生绿色生活推广活动: 结合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绿色生活推广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实践等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校园绿色发展。</p><p class="ql-block">3.公有制与环境治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先进形式,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在环境治理方面,公有制可以保障资源的公平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p><p class="ql-block">4.阶级斗争与环境正义: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而环境问题往往也存在着阶级差异。因此,通过加强环境正义的实践,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环境权益的保障,可以缓解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推动环境治理向更加公平和民主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5.生产方式与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轨迹和资源利用方式。在当代环境问题面前,需要转变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方式向着清洁、低碳、循环利用的方向转变,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6.人的解放与自然和谐: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而这需要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协调,实现人的自由与环境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内容,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启示,涵盖了公有制、阶级斗争、生产方式、环境正义等方面,为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指导。</p> <p class="ql-block">四、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实例</p><p class="ql-block">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因此,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内部物质变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物质变换,减少物质资源消耗;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外物质循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环境与能源之间的物质变换。</p><p class="ql-block">1、对于废物的循环再利用,马克思还结合产业部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既可以在同一部门内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部门间得以实现:如“在制造机车时,每天都有成车皮的铁屑剩下。把铁屑收集起来,再卖给(或赊给)那个向机车制造厂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铁厂主。制铁厂主把这些铁屑重新制成块状,在它们上面加进新的劳动。他以这种形式把铁屑送回机车制造厂主手里,这些铁屑便成为产品价值中补偿原料的部分。就这样这些铁屑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这当然不会是同一些铁屑,但总是一定量的铁屑。”这是物质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的变换和循环。再如,“进入直接消费的产品,在离开消费本身时重新成为生产的原料,如自然过程中的肥料等,用废布造纸等等。”“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在前一种情况下,一个生产部门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就可以直接同另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变资本相交换,例如棉花同用作肥料的飞花相交换。”这是物质在不同部门间实现变换和循环。显然,物质变换有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物质变换无处不在。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对物质变换进行了重点阐释,但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p> <p class="ql-block">2、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案例。2021年10月14日下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遴选而出,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p> <p class="ql-block">五、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具体结论如下</p><p class="ql-block">1. 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大部分参与者表示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显示出一定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2.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多数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代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分析问题的根源时。</p><p class="ql-block">3.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解释环境问题的根源时,多数受访者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显示了对于社会经济结构对环境影响的认识。</p><p class="ql-block">4. 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多数受访者强调了其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强调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p><p class="ql-block">5. 人民群众的角色:大多数受访者认同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观点,即人民群众是环保的主体力量,这表明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6. 环保政策与措施:尽管有些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或措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表明在这一领域仍有改进的空间。</p><p class="ql-block">7. 具体的环保行动策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等被认为是能够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环保行动或策略。</p><p class="ql-block">8. 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措施:受访者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建议,如加强环境教育、改革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等。</p><p class="ql-block">9. 参与意愿: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环保活动或组织,显示了公众对这一理念的积极态度。</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本次问卷调查显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理解和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何将这些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特别是在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启示的访谈报告</p><p class="ql-block">1.采访背景</p><p class="ql-block">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变得愈发紧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路。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老师和个别同学们进行了访谈。</p><p class="ql-block">2.采访方式</p><p class="ql-block">网络在线聊天、面谈</p><p class="ql-block">3.采访内容</p><p class="ql-block">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他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为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为我们批判和改变现状提供了理论武器。</p><p class="ql-block">②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环境问题解决策略:</p><ul><li>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这包括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及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方式。</li><li>其次,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通过研发环保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形成企业内部的环保文化。</li><li>此外,公众应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环保组织、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方式,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环保合力。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社会的公平分配。这包括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li></ul><p class="ql-block">4.访谈总结</p><ul><li>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些原理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li><li>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这一观点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生产关系及其变革,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从而引发环境问题。</li><li>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启示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社会的公平分配。</li><li>此外,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它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而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li><li>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中汲取教训,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这包括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同时,我们还需要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