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之痛

独往

<p class="ql-block">  写文章有时也担惊受怕,一不小心,可能就冒犯了谁。</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教师节,算起来已有20年之久了,我写了一篇怀念恩师的文章登在某报上,就惹了麻烦。</p><p class="ql-block"> 我的恩师是许钦文的学生,而许钦文是鲁迅的弟子,如果高攀一下排排辈份的话,恩师就是鲁迅的徒孙,而区区我竟有幸成了鲁迅的徒曾孙。</p><p class="ql-block"> 说来奇怪,我刚投到恩师门下,就被恩师所器重。开学典礼需要新生代表发言,作为班主任的恩师就推荐了我;他虽然是教历史的,却主动借给我鲁迅的书看;周末我有时不回家,他就叫我到他家里吃饭。他跟我聊他的经历,他的追求,似乎我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他的朋友。我师专毕业后竟跟他成了同事,冥冥之中仿佛安排好了似的。</p><p class="ql-block"> 但我视他为恩师还真不是因为这些,而是他一贯说真话的胆识和勇气。他的经历坎坷而复杂,当过“右派”,关过“牛棚”,本在城里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教书,出来后便到了乡村中学,而这一切,都缘于说了一些真话。和他成为同事后,我才真正领略到了恩师说真话的风采,无论讨论或者开会,总是直指要害,一针见血,毫不避讳,不留情面,语气中还往往夹带一些鲁迅式的幽默。一个曾因说真话而历经磨难的人,脾性竟一点没改,自然也不讨领导喜欢,有些同事还把他当笑话看。然而对于我,却深深地被恩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辞去教职,到别处谋生,跟恩师失去联系。直到10年后才在老同事处听说恩师几年前就已仙逝。想到与恩师的投缘,想到恩师的风骨,不仅悲从中来。痛定思痛之后,便写了一篇纪念文字,内容简单,就写了恩师说真话的几个片断。我认为这是恩师身上最高贵的品质,对我的影响也最大,恩师在天之灵一定会含笑点头的。还有比理解恩师更能让恩师欣慰的么?恰好教师节快到了,一时心血来潮,便将文字投给了某报社。</p><p class="ql-block"> 谁料想,恩师的儿子看到这篇文章非常生气,他从报社要到了我的电话,来电指责我,说把他父亲的经历写出来是严重侵犯他家的隐私。还质问我,把他父亲当年的笑话写得津津有味,这是在纪念恩师吗?当时我百口莫辩,解释了半天也等于是鸡同鸭讲。他口口声声说我伤害了他们,还说像我这样的人将会和他父亲是一样的结局。没办法,我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才终算了事。</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事后我也反思,小说都有人对号入座,这种真人真事的文字,如果投出去之前能征求一下恩师家人意见,或许就周全了。当然我更反思这个社会,在恩师儿子的眼里,甚至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真话是等同于笑话的。是他们的逻辑有问题呢?还是这个社会有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20年过去,此事一直是我心头之痛,连他的儿子对于他敢说真话都不以为荣、反以为羞,可见恩师有多寂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