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浙南丽水行(七)进入神仙居

六道河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4年4月26日,“四月浙南丽水行”的最后一天,行程是:一早在仙都拍完朱潭山“农夫与牛过桥”剪影后,前往台州市仙居县的神仙居景区,下午回到集合地温州散团,结束七天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晨景是仙都景区的经典拍摄内客:晨光中,一下田耕地的农夫,牵着耕田的牛,后面一个女人担着秧苗,再后面跟着一只狗。这幅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形象剪影,曾火遍了全世界,是每个到仙都的游人都要一睹才会离开的景象,我们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当然,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农夫,不一定真的会下田去,但它展现出的生活情景是真实的,其艺术的情致及韵味是迷人的。</p> <p class="ql-block">  远处苍翠的群山,耸立的鼎湖峰,中间的石板桥,近处的湖水,这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出现在多部电影或电视剧中,也留在无数游客的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  当画面中出现牵牛的农夫,挑担的农妇,黄褐色的耕牛,彩色的小狗,画面一时生机盎然,自然和文化,现实与历史,一时交织在一起,意味深长,蕴含深远。</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景点溪流上有两座石板桥,而位于两桥之间的长堤,叫做仙堤。仙堤两边杨柳婆娑,用卵石铺成的长堤既浪漫又多情。这桥和长堤是当地恋人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并且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邻近县市成千上万对新人纷纷沓至。</p> <p class="ql-block">  仙堤成为婚纱摄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欣赏鼎湖峰的位置最佳。让鼎湖峰和练溪成为婚照的背景,共同为他们的爱情作证。寓意相爱的人彼此如鼎湖峰在水中的倒影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看,岸上的鼎湖峰伟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峰婀娜多姿,随波摆动。当早晨的朝阳初照湖畔,或者夕阳的余辉洒上一片金色,岸上与溪中的鼎湖峰都更加美丽动人,宛如天上的琼楼玉宇。</p> <p class="ql-block">  这如诗如画的风光是仙都的精华,自古以来天下名人于此驻足,也是游人们留影的必到之处。这里也曾是《阿诗玛》、《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等数十部影视剧的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仙都时,跟着我们领队的镜头,再回顾一下最精彩的瞬间吧!</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前,我们来到了台州市仙居县神仙居景区。台(tāi)州市,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浙江省中部,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结构特征,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常住人口671.2万人,城镇化率64.8%。</p> <p class="ql-block">  台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沿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同时,台州市也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江南水乡型城市,还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p> <p class="ql-block">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1994年8月撤地设市。台州市拥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天台山景区、神仙居景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还有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  仙居县,隶属浙江省台州市,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是中国“ 国家公园 ”试点县,台州市母亲河(永安溪-灵江-椒江)的源头。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仙居县全县面积约2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3.3万人,城镇化率55.1%。</p> <p class="ql-block">  仙居历史文化悠久,历代人才辈出,是晚唐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人的故乡。仙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距今7000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国内八大奇文之一——蝌蚪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镇、宋大理学家朱熹曾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春秋古越文字等,文物古迹不胜枚举。仙居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逢人说项”等成语典故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  台州市神仙居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淡竹乡仙居国家公园内,距仙居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始建于1998年,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真不愧为神仙的居所,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平均达2.1万个/每立方厘米,最高处达8.8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景区植被则以针叶林为主,其森林植物群落处于前期演替阶段,植被退化程度较高。</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属括苍山系,主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其人文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至晚唐时期,现景区山上仍留有清朝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所题的“烟霞第一城”古迹。</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景区分布有西罨慈帆、结义峰、飞鹰道、九思亭、南天桥、蝌蚪崖、护惜湖、象鼻瀑、九天飞瀑、虎背崖、天马行空、观音洞、问天台等景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  整个神仙居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流纹岩地貌。神仙居景区地质构造上隶属华南古板块,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古老遗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景区供游人游览的面积并不大,如一个葫芦形状的中型盆景,从南北端上去,顺右侧一圈玩下来,五六个小时就完成了,我们游完大小葫芦用了五个多小时,跑快点四个小时也能完成,当然细细地品玩,一天也可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南海索道上,游玩一圈的路线图,大小圈的区别就是在过如意桥前是否游葫芦北小端那一部分。这一部分要用一个多小时完成,所见有不同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如果腿力不行、行走有困难的话,放弃景区最北端那一部分不游,只游景区葫芦形的大的一端部分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西南从如意桥到南海索道这一部分,如意桥上用时多一点,一共计划两个小时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东南从南海索道绕行到如意桥的这一段,中间坐两段扶梯直上南天顶,经过南天桥和鸿蒙桥,观看观音菩萨像用时多一点,其它边走边看,两个小时也差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从南门进入乘索道,再乘坐两段扶梯,就直上南天顶了。上山基本上没有拔高的艰辛了。</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就是收费玻璃观景台一一南天台,可凭高视下,一览无余地观赏整个南海的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  往前就是南天桥 。南天桥全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连接飞渡悬崖南北两侧。</p> <p class="ql-block">  游客可以站在南天桥中央欣赏周边诸多的山风景观。身后就是废弃不用的老南天桥。</p> <p class="ql-block">  过南天桥,所见就是观音峰了。观音山柱峰是景区单体最高最大的柱峰,因形态酷似观音菩萨而名“观音山”,是景区柱峰景观的典型代表。双手合十,与观音同框,超度人世间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  转过去,就到了问天台。一排石柱出现在前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问天台是景区开发区域的最南端,居厚流纹岩的垂直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巨大的柱状,一根根排列,形似整装待发的火箭,下面是葱葱郁郁的山林掩盖下的官坑峡谷,远望可见巍峨的公盂岩。</p> <p class="ql-block">  问天台前行一段就是鸿蒙桥。鸿蒙桥位于鸿蒙谷,取盘古开天地鸿蒙之意。以连续钢桁架结构形态,中间混凝土立柱,两端钢筋混凝土植锚连接。桥面采用钢板塑胶和两侧钢格栅,护栏用弧形钢管。桥体涂装尽量低调,与周边山体相协调。鸿蒙桥长75米,桥面积220平方米,设计满负荷容量800多人,实际运行控制约300人。</p> <p class="ql-block">  鸿蒙桥又叫五彩桥,因涂抹五彩而得名,这是景区连接沟谷悬崖峭壁的三座关键性桥梁中的第二座,行程至此已达五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  过鸿蒙桥前行不远,对岸山崖就是结义峰。结义峰是三个柱峰并立,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柱峰酷似人像,帽子、眼睛、鼻子形象逼真,似三足鼎立,又似三兄弟结义或三神圣聚会,下面沟谷曾经种过桃树,称为桃园。</p> <p class="ql-block">  再继续前行,对岸的山峰又变成一个个装满了粮食的粮仓,这就是天下粮仓。一路行来,移步换景,常看常新,既可意会,也可言传!</p> <p class="ql-block">  在北海,远处的山峰状若风帆,又像奔驰的骏马。天马行空为神仙居景区代表景点之一,是神仙居景区内最高的山峰,高703米。此峰从五个不同角度看有五个不同的形象,分别为金鸡报晓、一帆风顺、神笔画天、天马行空和仙翁祈福。这个角度看是介于一帆风顺和天马行空二者之间的。</p> <p class="ql-block">  北海向西行,如意桥下竟然藏有一佛祖像。头发、眼晴、鼻子一应俱全,不逼真也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由钢结构大师何云昌团队设计建造。位于如意谷悬崖上,以“玉如意”为主题的拱形钢结构玻璃桥,寓意如来如意。如意桥连接北海和南海两条下山索道,走过如意桥就该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形如一个如意,主体以主、副拱柔线造型,由钢索连接,呼应山峦起伏,中间形成天眼。</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梁基础依托两侧岩体,通过钢筋混凝土植锚连接,把桥与两边基岩形成整体。桥面铺装用钢格栅、木板、胶粘石和透明玻璃组成,护栏用不锈钢丝网,既保障所有游客通行,又提供丰富通透的游览体验。</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选址时特别注重自然保护,以北侧悬崖口古树为桥台圆心,两端圆盘树木为甜槠和银杏。</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长130米,面积1100平方米,设计满负荷容量4000多人,实际运行控制1500人。</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有上下两层,部分为玻璃桥面,胆小者行走其上,战战兢兢,不敢迈步,但仅此一条通道,不敢走也得从桥上走过去。我从桥顶上走过,又从下层穿行了一个“8”字,取其如意顺发之意!走过如意桥,从此人生便如意!</p> <p class="ql-block">  过了如意桥,前面通向南海索道站。抬头一看,一孤峰突兀地耸立在前路上,这应该是在南天顶一带所见到的观音山!观看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呈现出来的景像也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走近悬崖边,隔沟壑相望,一秃兀直立的巨大石柱,耸立在峰巅之上,直刺苍穹,威武雄壮,好不霸气!</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生命之源,这是大地之根,是至刚至强、至大至壮的国内自然生成的最大阳石了!</p> <p class="ql-block">  游完神仙居,再次对行程进行回顾,记住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七天的浙南丽水之行,三点感观作为总结。</p><p class="ql-block"> 一是浙南这片山林纵横的地方,气候及自然环境条件很好,过去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如今开发了,交通改善了,更适合人类居住了,太平洋西岸最适合人类生存地之一,这个定位是没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二是这一地区是中华民族存续的易守难攻的战略支撑地。这里山沟纵横交通不便,能源、粮食等战略物资不丰,难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坚壁清野,可使进攻方的所获降到最低,而当地坚守者可以以逸待劳,使对方疲于奔命,只能惨败而退。八年抗战时,日寇不能占领浙南一带就是最好的明证。</p><p class="ql-block"> 三是,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一地区的景点都属于盆景型,但有山有水有瀑布,孤峰悬崖深沟壑,森林竹海和梯田,一切景区所应该有的元素,这些景区都俱备,所需游玩的时间都不长。以我们这次所到之处为例:微型的如遂昌南尖岩景区,两个小时足够了;小型的如松阳双童山,半天时间佷充足;中型的如神仙居,大半天时间绰绰有余。像云和梯田、仙都等处,因为要拍日落或日出之景,才住在景区一晚,否则,就没有必要非住景区不可了。到浙南游玩,完全可根据自己的所需而安排。</p><p class="ql-block"> 浙南一带,未到之处,还要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