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地处湖州市南浔区,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北濒太湖,东接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距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各约10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南浔于南宋淳祐年间(1252)建镇,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历史积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傍晚,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路,随着游人慢慢向南前行。</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不大,分南北区,以便民路分界,沿主干道由南向北主要景点有:小莲庄——藏书阁——刘氏梯号——张石铭故居——广惠宫——辑里湖丝博物馆——张静江故居——宜园——百间楼。</p><p class="ql-block"> 河水两岸,店铺林立,特产、小吃、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汉服,其他服装店,出售出租,供游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来南浔,如果不来“辑里湖丝博物馆”,那实属是一种遗憾。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得天独厚的水乡自然环境,人们很早懂得养蚕。“辑里湖丝博物馆”,一个个展厅里展着实物、雕塑、图片等等,让我们了解了辑里丝,从蚕宝宝到吐丝成茧,再到织成丝绸錦缎有诸多道工序和复杂过程。看到这一切我们感触很多,体会到这个过程繁复,蚕农劳作的艰辛,更惊叹于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尽显在这丝里。</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中叶,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一跃成为江浙雄镇。1851年,南浔“辑里丝”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脱颖而出,更是一举夺得金银大奖。</p> <p class="ql-block"> 由此,南浔牵起了中国与世博的第一根红线,并诞生了一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大贾巨富。在上世纪初,南浔巨富们更是采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建造了一座座集“大气、洋气、财气”于一体的豪门名宅、私家园林,留下了南浔古镇这道中西合璧、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奇葩。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p> <p class="ql-block"> 行至南浔镇西南万古桥,再往西走是小莲庄。小莲庄为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 </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内绿木深深,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内有御赐牌坊、匾额和碑廊、家庙、净香诗窟等经典建筑。小莲庄与嘉业藏书楼毗邻,园外为鹧鸪溪。这一片是南浔古镇景区的中心区域,来南浔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从小莲庄处坐着摇橹船,游览古镇,也是很不错的想法。夜色中,一家人坐在船上,随着船夫一下一下“哗、哗”浆与水面的击水声,小船摇摇晃晃漂浮在水面上。抬头仰望星空浩瀚,月亮弯弯挂在天际,前方小桥流水,岸上饭庄、酒吧,灯红酒绿。老公和小外孙子情不自禁的哼起了刘欢演唱的 《弯弯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夜空 </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月亮下面</p><p class="ql-block"> 是那弯弯的小桥 </p><p class="ql-block"> 小桥的旁边</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小船悠悠</p><p class="ql-block"> 是那童年的阿娇</p><p class="ql-block"> 阿娇摇着船</p><p class="ql-block">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歌声随风飘</p><p class="ql-block"> 飘到我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脸上淌着泪</p><p class="ql-block"> 像那条弯弯的河水</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河水流</p><p class="ql-block"> 流进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呜......</p><p class="ql-block"> 夜空、月亮、小船、流水、小桥,这一切如诗如画,让人沉浸在大自然静谧美好的意境之中,不忍归去。</p> <p class="ql-block"> 摇撸船到达广惠码头靠岸后,夜色中沿着河边路慢慢行走。过了十字丝绸码头那里的桥,又向前行,正好走累的时候,前方一个古色古香的饭店吸引着我们。我们进店坐下,首选远近闻名的南浔美食小吃:浔蹄和双交面。</p><p class="ql-block"> 浔蹄是新鲜上乘的蹄膀经过独特秘方卤炖以后,外观红润油亮,香味浓郁,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块,送入嘴里,肉质酥而不烂,入口肥而不腻,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店家不紧不慢,上菜上饭。一会儿,店家又端上一大碗双交面,仔细端详面的表面是干竹笋沫、肉沫等。挑动细细的面条,慢慢咀嚼,这面条是:韧、爽、滑,有一种我们家常手擀面的味道。用筷子再深入碗底翻动,露出了甜酥爆鱼和新鲜五花猪肉。那五花肉色泽自然肥中有瘦,香而不腻。爆鱼肉颜色乌亮,略带甜味,又香又酥,鲜而不腥。正当我们为两种浇头为什么藏在碗底的时候?老板一边端上其他菜肴,一边细细道来:双交面的两种浇头,在旧时之所以肉浇头藏在面下,是这里的有钱人怕显富、露富,所以才藏起来。吃到这里这才我们恍然大悟、面面相觑,原来这里人们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其他方面,也体现在这小吃上。</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南浔古镇的夜晚是迷人的,令人陶醉的,而清晨小镇给人是另外一种感觉,清晰、宁静的。</p> <p class="ql-block"> 赏美景吃美食,向来人生快事。</p><p class="ql-block"> 早晨一人一碗皮薄馅多,汤鲜味美的湖州大馄饨,外加几个煎饺,舒坦而惬意。踏着落着星星点点树叶的青石路,再一次游览小镇。</p> <p class="ql-block"> 在明媚的阳光中,我们踏入号称江南第一巨宅--“张石铭故居”。</p> <p class="ql-block"> 关于故居主人张均衡(1871-1927),字石铭,清光绪二十年举人。他和张静江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南浔张石铭故居建筑群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约5135平方米,共有240多个房间组成。整座宅院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由中式传统建筑、西洋式建筑和后花园组成。中式建筑位于宅院东部,按三条轴线分布;西式建筑位于中部,由3座巴洛克风格的红砖楼房组成;花园则位于西端,由碑廊及两座毗邻小楼组成。</p> <p class="ql-block"> 建筑群以清代建筑为主,兼有西式韵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民俗建筑和文物价值。尤其是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以法国进口的玻璃雕等,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从地砖、壁炉、玻璃刻花到克林斯铁柱头等,都体现了欧洲十八世纪巴洛克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特别到第四进的大厅:是一个设有乐池、化妆间、更衣室的豪华舞厅,地砖均从法国进口,墙面屋顶由红砖瓦砌筑。看着眼前的一切,想像到屋主当年,是过着何等时髦、浪漫、奢华富足有情趣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后进天井中有一块形似苍鹰之石,名曰“鹰石”,形态怪异,富有奇趣,乃罕见的名贵英德石。洋房前庭院中栽着两株广玉兰,现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此时玉兰花开的正好。</p><p class="ql-block"> 出了张氏故居转向北,从十字丝绸码头,乘坐水上巴士,再一次游览小镇,也是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 小镇沿途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p><p class="ql-block"> 水上巴士的码头终点在张静江故居附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静江故居:</p><p class="ql-block"> 故居位于南浔镇东大街,又名尊德堂,系其祖父张颂贤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建。张静江(1877—1950年)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先生与他初遇时即称他为奇人,曾经大量出资支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后来称他为革命圣人,曾题“丹心侠骨”相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故居整座建筑为典型的江南豪门大宅风格,高大幽深,尤其是那韵味独特的封火山墙,可称江南一绝。</p> <p class="ql-block"> 张静江故居往东就是百间楼民居建筑群:是至今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而建的居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顺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p> <p class="ql-block"> 各楼之间均有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时不时有船夫摇橹而过。唐朝张志和有诗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眼前一切连同隐约的渔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小镇里沿河两岸,不厌其烦行走,久久逗留在高大、已挂满绿色果实的枇杷树下;或坐在开满鲜花的小树下,凝望着河水,望着水上千年古桥、百年民居,豪门巨宅、经典园林想到:我曾经去过乌镇,也去过凤凰小镇,比起乌镇与凤凰,我更爱这个永久免费的古镇,比起乌镇凤凰商业化,南浔给我的感觉是更原始,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石板桥,还有沿河边洗菜做饭的人家,烟火气十足。驻足这里有一种不想归去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p>